学术投稿

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郭准

关键词: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质量体系, 实施, 监督管理
摘要:目的 分析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规范>)对提升我国医疗器械质量体系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历史,提出实施<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果与结论 <规范>的实施,对于提高监管效率、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7420张门诊处方,分别对抗菌药物的溶剂、用量用法、药理拮抗、重复用药等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共2 082张,不合理用药处方281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3.50%,占处方总量的3.79%.结论 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临床医师与药师应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余佳;李应霞;黎莉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分离及鉴定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离的27株铜绿假单胞菌,测定5种喹诺酮类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及碳酰氰基-对-氯苯腙(CCCP)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RT-PCR方法扩增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基因oprM,PCR方法扩增外排蛋白阻遏基因mexR、质粒qnr基因.结果 5种喹诺酮类药物中没有一种对27株铜绿假单胞菌完全敏感,均出现了比较高的耐药水平,且具有交叉耐药性.CCCP能使部分耐药细菌的MIC逆转.耐药菌株oprM基因在RNA水平上表达增加,mexR经DNA测序表明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耐药株基因在编码66位氨基酸处发生了碱基突变.qnr基因经PCR扩增后电泳无条带显示,表明没有质粒介导的耐药产生.结论 成都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5种喹诺酮类药物呈现交叉耐药,主动外排是导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重要因素.

    作者:叶晓林;王沼丹;杨晓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γ-亚麻酸甲酯包合物的制备及热稳定性研究

    目的 制备γ-亚麻酸甲酯包合物并考察其热稳定性.方法 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γ-亚麻酸甲酯β-环糊精的固体包合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包合物的主-客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及晶相结构,用热重分析技术考察包合物的热性质.结果 γ-亚麻酸甲酯与β-环糊精可以形成摩尔比为1:3的包合物,实现了γ-亚麻酸甲酯粉末化,提高了γ-亚麻酸甲酯的热稳定性.结论 包合物可以提高γ-亚麻酸甲酯的热稳定性.

    作者:郭义明;周兵;刘艳华;王子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接骨康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接骨康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青皮、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大黄素进样量在0.010 23~0.204 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为2.01%(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接骨康合剂的质量.

    作者:夏德豪;胡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的处方和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目的 查找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的处方和工艺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为生产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L8(27)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处方因素抗氧剂用量和工艺因素灭菌温度、药液pH、空气中O2、生产时间、滤器材质对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质量的影响.结果 灭菌温度和空气中O2对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的质量有显著影响,生产时间有一定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较小.结论 生产过程中应对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质量有显著影响的灭菌温度和空气中O2进行严格控制,对生产时间也应进行控制.

    作者:李印秋;张丽宝;李冰;黄桂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院门诊药房如何适应市场竞争

    针对医院门诊药房特点,从硬件建设、人员培养、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药学服务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医院门诊药房的市场竞争力,在提升医院美誉度的同时,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门诊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呼吸科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调查医院2008年4月1日到6月30日全部门诊呼吸科处方,从抗菌药物临床分线使用情况、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方面调查分析,利用用药频度(DDDs)和销售金额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64%,一线、二线、三线药物的使用患者分别为1 457例、2 350例、256例,可统计的给药途径中口服占76.21%,肌肉注射占1.72%,静脉滴注22.08%.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还存在选用起点高等问题,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管,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高锦娟;纪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贞芪扶正颗粒治疗婴幼儿感染相关性粒细胞减少症66例

    目的 探讨贞芪扶正颗粒治疗婴幼儿感染相关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将132例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各66例,治疗组除对症治疗外加用贞芪扶正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 对于急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贞芪扶正颗粒具有改善粒细胞减少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免疫力.

    作者:郑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药物吸收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目的 介绍毛细管电泳(CE)技术在经皮吸收系统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将CE法的类型、基本原理以及在透皮吸收测定中的应用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势.结果 CE具有高效、价廉等优点,适于普及.结论 CE法以其经济、微型、高效的优势将在今后有更大的发展,逐渐成为常规检测技术.

    作者:苏湲淇;刘晓颖;甘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药品监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该文分析了药品监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作者:孙中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微生物对植物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进展

    微生物在整个生命科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人类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如何让植物资源能有效地被利用也是广泛关注的问题.该文从多个方面就微生物对植物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作者:张祺玲;谢丙炎;谭周进;申可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院制剂的发展思考

    该文分析了当前医院制剂发展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发展思路.

    作者:王和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Excel在消毒液配制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实现消毒液配制原料、成品进出库数据处理计算机化.方法 使用Excel设计消毒液配制数据统计管理系统.结果 系统运行稳定,数据统计效率高,结果准确可信.结论 在市场缺乏商业数据库管理软件的情况下,使用Excel编制消毒液配制管理系统是可行、有效的.

    作者:富胜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制药车间的除尘处理

    该文根据暖通空调的相关规范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要求,介绍了制药车间对除尘系统的要求.

    作者:龙岳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lltima C18柱(250 mm×4.6 mm,5μm),磷酸盐缓冲溶液(用磷酸调pH至8.0)-乙腈(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盐酸利多卡因质量浓度在0.991~2.973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0(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0.57%(n=6).结论 该法准确、简便,可用于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的含量测定.

    作者:董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灵仙跌打片鉴别方法的改进

    目的 改进灵仙跌打片的鉴别方法,提高其鉴别的专属性.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威灵仙.结果 灵仙跌打片中可检出威灵仙,其色谱斑点清晰.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丁宏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制备环境对N-乙酰半胱氨酸木糖醇注射液有关物质的影响

    目的 考察N-乙酰半胱氨酸木糖醇注射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为配方工艺提供依据,提高产品质量.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N-乙酰半胱氨酸木糖醇注射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 pH、充氮、对产品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温度、光照等对产品的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结论 合适的工艺能克服不稳定因素,产品质量容易控制,能符合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作者:方红英;王福根;庄让笑;席建军;邵益丹;缪樑斌;吴锡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注射用血栓通在4种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考察

    目的 考察注射用血栓通溶于不同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微粒检测仪测定注射用血栓通在4种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 4种配伍输液中,粒径不低于25,10,5.2μm的微粒均有增加,各配伍液间微粒增加数目有差异.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粒径不低于25,10μm的微粒超出中国药典规定.结论 临床上使用注射用血栓通时,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剂为宜.

    作者:诸林俏;黄晨;王增寿;池迎迎;戚双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实施《处方管理办法》对医院门诊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影响

    目的 分析<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对门诊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影响.方法 对<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前后的麻醉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内容进行比较,并比较前后一年内门诊麻醉药品使用量.结果 缓控释剂型麻醉药品使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麻醉药品注射剂中布桂嗪注射液使用量幅度增长较大,哌替啶注射液使用量略有增长,其他剂型的麻醉药品使用量变化不大.结论 <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对麻醉药品的管理更加人性化、合理化,既对麻醉药品实行了严格管理,也满足了门诊患者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需求.

    作者:林文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病区小药柜的管理

    目的 促进对病区小药柜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 调查、分析临床各科室小药柜的管理情况,提出有效管理的建议.结果 对病区药品采取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是有效的.结论 病区小药柜的管理质量与医疗安全和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王敏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