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区小药柜的管理

王敏华

关键词:病区小药柜, 药品, 管理
摘要:目的 促进对病区小药柜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 调查、分析临床各科室小药柜的管理情况,提出有效管理的建议.结果 对病区药品采取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是有效的.结论 病区小药柜的管理质量与医疗安全和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薄层色谱法鉴别固功丹胶囊

    目的 建立固功丹胶囊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丹参、何首乌、甘草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TLC图谱中检出了丹参、何首乌、甘草等药材的特征斑点.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该制剂质量的参数.

    作者:金善玉;金长雪;蔡玲玲;刘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广西习用中药材番石榴叶不同季节采集对槲皮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 考察广西产不同季节番石榴叶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槲皮素的含量.结果 不同时间采集的番石榴叶药材的质量有差异,槲皮素含量相差较大.结论 应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选用番石榴叶药材.

    作者:董俊萍;王国振;支文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疗机构非标制剂的风险管理措施

    该文对医院非标制剂的研发、生产配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探讨医院非标制刑风险管理的措施与方法,以促进医院非标制剂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实现医院非标制剂风险的小化.

    作者:石嫱;庆格乐;刘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苯丙哌林缓释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 评价两种磷酸苯丙哌林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将18名志愿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单剂量交叉口服两种制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磷酸苯丙哌林的药物质量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等效性分析.结果 两种制剂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28±0.96)h和(4.66±1.28)h,峰浓度(Cmax)分别为(92.85±26.03)ng/mL和(96.93±28.43)ng/mL,0~48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48)分别为(2 403.06±690.47)ng/mL·h和(2 445.50±591.03)ng/mL·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9±26.8)%.结论 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磷酸苯丙哌林缓释胶囊与湖北中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磷酸苯丙哌林缓释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陈梅;郑永;魏来;邹品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基于GMP的ERP质量管理子系统分析

    该文结合质量管理思想和GMP管理思想,分析当前制药企业在实施ERP过程中质量管理子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施基于GMP的ERP质量管理子系统的4个关键要素,即严密完整与灵活的业务处理流程、高度的集成性、高素质的人、管理的动态性与功能的可扩展性.

    作者:王高玲;汤少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的 分析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规范>)对提升我国医疗器械质量体系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历史,提出实施<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果与结论 <规范>的实施,对于提高监管效率、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英国医疗器械现场安全纠正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介绍英国医疗器械现场安全纠正措施及我国的医疗器械召回制度,比较英国和我国医疗器械召回制度的不同,为完善我国医疗器械召回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彭诗荣;白洁;杨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院制剂的发展思考

    该文分析了当前医院制剂发展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发展思路.

    作者:王和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院门诊药房如何适应市场竞争

    针对医院门诊药房特点,从硬件建设、人员培养、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药学服务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医院门诊药房的市场竞争力,在提升医院美誉度的同时,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一清滴丸与一清颗粒及一清胶囊的体外溶出度比较研究

    目的 对一清滴丸与一清颗粒及一清胶囊中主要有效成分大黄素、大黄酚、黄芩苷的溶出曲线、溶出度进行比较,找出三者在胃肠道中溶出吸收的差异.方法 应用溶出度测定法,以水200 mL为溶剂,转速为55 r/min,依法操作,测定一清滴丸与一清颗粒、一清胶囊的溶出度并绘制曲线.结果 三者中,一清滴丸体外溶出速率较快,且能达到的大溶出百分率.结论 3种制剂中一清滴丸在体内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临床疗效更加突出.

    作者:李莉;刘玉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门诊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呼吸科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调查医院2008年4月1日到6月30日全部门诊呼吸科处方,从抗菌药物临床分线使用情况、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方面调查分析,利用用药频度(DDDs)和销售金额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64%,一线、二线、三线药物的使用患者分别为1 457例、2 350例、256例,可统计的给药途径中口服占76.21%,肌肉注射占1.72%,静脉滴注22.08%.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还存在选用起点高等问题,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管,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高锦娟;纪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病区小药柜的管理

    目的 促进对病区小药柜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 调查、分析临床各科室小药柜的管理情况,提出有效管理的建议.结果 对病区药品采取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是有效的.结论 病区小药柜的管理质量与医疗安全和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王敏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喘舒片中盐酸克仑特罗的含量均匀度考察

    目的 考察喘舒片中盐酸克仑特罗的含量均匀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含量均匀度,并提取参数进行相关的方差分析.结果 不同厂家生产的喘舒片中盐酸克仑特罗的含量均匀度参数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建议该制刑质量标准中增加盐酸克仑特罗的含量均匀度检查项目.

    作者:王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分离及鉴定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离的27株铜绿假单胞菌,测定5种喹诺酮类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及碳酰氰基-对-氯苯腙(CCCP)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RT-PCR方法扩增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基因oprM,PCR方法扩增外排蛋白阻遏基因mexR、质粒qnr基因.结果 5种喹诺酮类药物中没有一种对27株铜绿假单胞菌完全敏感,均出现了比较高的耐药水平,且具有交叉耐药性.CCCP能使部分耐药细菌的MIC逆转.耐药菌株oprM基因在RNA水平上表达增加,mexR经DNA测序表明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耐药株基因在编码66位氨基酸处发生了碱基突变.qnr基因经PCR扩增后电泳无条带显示,表明没有质粒介导的耐药产生.结论 成都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5种喹诺酮类药物呈现交叉耐药,主动外排是导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重要因素.

    作者:叶晓林;王沼丹;杨晓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复方利血平片中盐酸异丙嗪的含量测定及含量均匀度考察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利血平片中盐酸异丙嗪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TC 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0.3%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磷酸(60:40:0.02,用三乙胺调pH至3.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盐酸异丙嗪进样量在0.504~1.17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8.71%,RSD=0.80%(n=9).结论 该法适用于复方利血平片中盐酸异丙嗪的含量测定.

    作者:辛俊衡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吴浈:齐抓共管,切实加强对麻精药品的监管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日前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工作小组2009年度第二次联席会议上指出:近年来,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与密切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切实加强了对麻精药品的监管.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关系重大.该文就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国内外现状进行了分析.

    作者:董国俊;张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7420张门诊处方,分别对抗菌药物的溶剂、用量用法、药理拮抗、重复用药等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共2 082张,不合理用药处方281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3.50%,占处方总量的3.79%.结论 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临床医师与药师应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余佳;李应霞;黎莉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实施《处方管理办法》对医院门诊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影响

    目的 分析<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对门诊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影响.方法 对<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前后的麻醉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内容进行比较,并比较前后一年内门诊麻醉药品使用量.结果 缓控释剂型麻醉药品使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麻醉药品注射剂中布桂嗪注射液使用量幅度增长较大,哌替啶注射液使用量略有增长,其他剂型的麻醉药品使用量变化不大.结论 <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对麻醉药品的管理更加人性化、合理化,既对麻醉药品实行了严格管理,也满足了门诊患者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需求.

    作者:林文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处方调配工作中的常见差错及对策

    目的 提高医院的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对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处方调配工作中存在的常见差错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 通过加强药剂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建立规范的处方调配操作规程等措施,可以减少处方调配差错,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罗宁;陈文贵;张斯汉;张华翔;赵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