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刘玉国
目的 建立固功丹胶囊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丹参、何首乌、甘草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TLC图谱中检出了丹参、何首乌、甘草等药材的特征斑点.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该制剂质量的参数.
作者:金善玉;金长雪;蔡玲玲;刘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该文根据暖通空调的相关规范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要求,介绍了制药车间对除尘系统的要求.
作者:龙岳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解决盐酸头孢他美酯片易变色降解的问题.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处方工艺,制备样品并进行质量考察.结果 经加速稳定性试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要求.结论 粉末直接压片可避免湿颗粒在干燥过程中因高温及水分造成的盐酸头孢他美酯降解,且工艺简单,质量稳定,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胡泽富;厉守权;奚剑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广西产不同季节番石榴叶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槲皮素的含量.结果 不同时间采集的番石榴叶药材的质量有差异,槲皮素含量相差较大.结论 应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选用番石榴叶药材.
作者:董俊萍;王国振;支文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贞芪扶正颗粒治疗婴幼儿感染相关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将132例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各66例,治疗组除对症治疗外加用贞芪扶正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 对于急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贞芪扶正颗粒具有改善粒细胞减少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免疫力.
作者:郑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查找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的处方和工艺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为生产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L8(27)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处方因素抗氧剂用量和工艺因素灭菌温度、药液pH、空气中O2、生产时间、滤器材质对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质量的影响.结果 灭菌温度和空气中O2对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的质量有显著影响,生产时间有一定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较小.结论 生产过程中应对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质量有显著影响的灭菌温度和空气中O2进行严格控制,对生产时间也应进行控制.
作者:李印秋;张丽宝;李冰;黄桂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住院药房面向患者和医护人员开展用药咨询,可帮助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了解其不良反应;帮助医护人员完善给药方案,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金雪;寿张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规范>)对提升我国医疗器械质量体系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历史,提出实施<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果与结论 <规范>的实施,对于提高监管效率、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接骨康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青皮、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大黄素进样量在0.010 23~0.204 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为2.01%(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接骨康合剂的质量.
作者:夏德豪;胡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介绍毛细管电泳(CE)技术在经皮吸收系统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将CE法的类型、基本原理以及在透皮吸收测定中的应用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势.结果 CE具有高效、价廉等优点,适于普及.结论 CE法以其经济、微型、高效的优势将在今后有更大的发展,逐渐成为常规检测技术.
作者:苏湲淇;刘晓颖;甘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确定舒胃宁中陈皮挥发油的佳大生产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陈皮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挥发油得率和乳化比值为评价指标.结果 陈皮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成粗粉、加6倍量水、浸泡1 h、提取6 h.结论 佳提取工艺可行且节约成本.
作者:陈占立;孙爱平;李知遥;石润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N-乙酰半胱氨酸木糖醇注射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为配方工艺提供依据,提高产品质量.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N-乙酰半胱氨酸木糖醇注射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 pH、充氮、对产品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温度、光照等对产品的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结论 合适的工艺能克服不稳定因素,产品质量容易控制,能符合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作者:方红英;王福根;庄让笑;席建军;邵益丹;缪樑斌;吴锡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通过介绍英国医疗器械现场安全纠正措施及我国的医疗器械召回制度,比较英国和我国医疗器械召回制度的不同,为完善我国医疗器械召回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彭诗荣;白洁;杨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关系重大.该文就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国内外现状进行了分析.
作者:董国俊;张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利血平片中盐酸异丙嗪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TC 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0.3%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磷酸(60:40:0.02,用三乙胺调pH至3.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盐酸异丙嗪进样量在0.504~1.17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8.71%,RSD=0.80%(n=9).结论 该法适用于复方利血平片中盐酸异丙嗪的含量测定.
作者:辛俊衡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血栓通溶于不同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微粒检测仪测定注射用血栓通在4种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 4种配伍输液中,粒径不低于25,10,5.2μm的微粒均有增加,各配伍液间微粒增加数目有差异.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粒径不低于25,10μm的微粒超出中国药典规定.结论 临床上使用注射用血栓通时,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剂为宜.
作者:诸林俏;黄晨;王增寿;池迎迎;戚双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颈康颗粒中的丹参、当归、红花、葛根.方法 丹参鉴别以苯-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当归鉴别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红花鉴别以乙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3:0.4)为展开剂,葛根鉴别以苯-乙醇(2:1)和苯-乙醇(4:1)为展开剂,进行2次展开.结果 各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对照品溶液无干扰.结论 该鉴别方法简便、可靠、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颈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忠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金甲排石胶囊的排石效果,寻找尿路结石的有效治疗药物.方法 102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均经X线、B超确诊,结石直径不大于0.8 cm.口服金甲排石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疗程30 d.结石变小、下移、排出评定为有效,否则为无效.结果 102例患者中,有效52例,无效50例,有效率为50.98%;服药达到有效的时间长为28 d,短为2 d,平均10.4d;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金甲排石胶囊具有消炎、解痉、止痛、利尿、排石等作用,安全有效,是一种对泌尿系统结石比较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曾祥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分离及鉴定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离的27株铜绿假单胞菌,测定5种喹诺酮类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及碳酰氰基-对-氯苯腙(CCCP)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RT-PCR方法扩增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基因oprM,PCR方法扩增外排蛋白阻遏基因mexR、质粒qnr基因.结果 5种喹诺酮类药物中没有一种对27株铜绿假单胞菌完全敏感,均出现了比较高的耐药水平,且具有交叉耐药性.CCCP能使部分耐药细菌的MIC逆转.耐药菌株oprM基因在RNA水平上表达增加,mexR经DNA测序表明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耐药株基因在编码66位氨基酸处发生了碱基突变.qnr基因经PCR扩增后电泳无条带显示,表明没有质粒介导的耐药产生.结论 成都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5种喹诺酮类药物呈现交叉耐药,主动外排是导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重要因素.
作者:叶晓林;王沼丹;杨晓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lltima C18柱(250 mm×4.6 mm,5μm),磷酸盐缓冲溶液(用磷酸调pH至8.0)-乙腈(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盐酸利多卡因质量浓度在0.991~2.973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0(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0.57%(n=6).结论 该法准确、简便,可用于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的含量测定.
作者:董煜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