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俊;张萃
目的 分析<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对门诊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影响.方法 对<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前后的麻醉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内容进行比较,并比较前后一年内门诊麻醉药品使用量.结果 缓控释剂型麻醉药品使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麻醉药品注射剂中布桂嗪注射液使用量幅度增长较大,哌替啶注射液使用量略有增长,其他剂型的麻醉药品使用量变化不大.结论 <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对麻醉药品的管理更加人性化、合理化,既对麻醉药品实行了严格管理,也满足了门诊患者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需求.
作者:林文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查找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的处方和工艺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为生产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L8(27)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处方因素抗氧剂用量和工艺因素灭菌温度、药液pH、空气中O2、生产时间、滤器材质对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质量的影响.结果 灭菌温度和空气中O2对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的质量有显著影响,生产时间有一定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较小.结论 生产过程中应对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质量有显著影响的灭菌温度和空气中O2进行严格控制,对生产时间也应进行控制.
作者:李印秋;张丽宝;李冰;黄桂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汇总硝苯地平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分析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至2008年关于硝苯地平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文献,对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硝苯地平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呈多样化.结论 临床医生及药师应对硝苯地平的不良反应有足够的重视,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秦冬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喘舒片中盐酸克仑特罗的含量均匀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含量均匀度,并提取参数进行相关的方差分析.结果 不同厂家生产的喘舒片中盐酸克仑特罗的含量均匀度参数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建议该制刑质量标准中增加盐酸克仑特罗的含量均匀度检查项目.
作者:王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介绍毛细管电泳(CE)技术在经皮吸收系统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将CE法的类型、基本原理以及在透皮吸收测定中的应用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势.结果 CE具有高效、价廉等优点,适于普及.结论 CE法以其经济、微型、高效的优势将在今后有更大的发展,逐渐成为常规检测技术.
作者:苏湲淇;刘晓颖;甘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固功丹胶囊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丹参、何首乌、甘草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TLC图谱中检出了丹参、何首乌、甘草等药材的特征斑点.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该制剂质量的参数.
作者:金善玉;金长雪;蔡玲玲;刘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血栓通溶于不同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微粒检测仪测定注射用血栓通在4种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 4种配伍输液中,粒径不低于25,10,5.2μm的微粒均有增加,各配伍液间微粒增加数目有差异.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粒径不低于25,10μm的微粒超出中国药典规定.结论 临床上使用注射用血栓通时,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剂为宜.
作者:诸林俏;黄晨;王增寿;池迎迎;戚双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颈康颗粒中的丹参、当归、红花、葛根.方法 丹参鉴别以苯-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当归鉴别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红花鉴别以乙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3:0.4)为展开剂,葛根鉴别以苯-乙醇(2:1)和苯-乙醇(4:1)为展开剂,进行2次展开.结果 各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对照品溶液无干扰.结论 该鉴别方法简便、可靠、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颈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忠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该文结合质量管理思想和GMP管理思想,分析当前制药企业在实施ERP过程中质量管理子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施基于GMP的ERP质量管理子系统的4个关键要素,即严密完整与灵活的业务处理流程、高度的集成性、高素质的人、管理的动态性与功能的可扩展性.
作者:王高玲;汤少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N-乙酰半胱氨酸木糖醇注射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为配方工艺提供依据,提高产品质量.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N-乙酰半胱氨酸木糖醇注射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 pH、充氮、对产品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温度、光照等对产品的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结论 合适的工艺能克服不稳定因素,产品质量容易控制,能符合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作者:方红英;王福根;庄让笑;席建军;邵益丹;缪樑斌;吴锡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该文分析了药品监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作者:孙中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7420张门诊处方,分别对抗菌药物的溶剂、用量用法、药理拮抗、重复用药等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共2 082张,不合理用药处方281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3.50%,占处方总量的3.79%.结论 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临床医师与药师应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余佳;李应霞;黎莉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微生物在整个生命科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人类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如何让植物资源能有效地被利用也是广泛关注的问题.该文从多个方面就微生物对植物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作者:张祺玲;谢丙炎;谭周进;申可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针对医院门诊药房特点,从硬件建设、人员培养、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药学服务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医院门诊药房的市场竞争力,在提升医院美誉度的同时,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心摆药是单剂量配药制度的一种工作模式,既有利于患者按时服药,又可减少药品浪费,但摆药过程中药品污染问题有待解决.该文分析了造成药品污染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作者:郦尧旺;陈亚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门诊呼吸科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调查医院2008年4月1日到6月30日全部门诊呼吸科处方,从抗菌药物临床分线使用情况、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方面调查分析,利用用药频度(DDDs)和销售金额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64%,一线、二线、三线药物的使用患者分别为1 457例、2 350例、256例,可统计的给药途径中口服占76.21%,肌肉注射占1.72%,静脉滴注22.08%.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还存在选用起点高等问题,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管,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高锦娟;纪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接骨康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青皮、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大黄素进样量在0.010 23~0.204 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为2.01%(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接骨康合剂的质量.
作者:夏德豪;胡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该文分析了当前医院制剂发展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发展思路.
作者:王和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住院药房面向患者和医护人员开展用药咨询,可帮助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了解其不良反应;帮助医护人员完善给药方案,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金雪;寿张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利血平片中盐酸异丙嗪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TC 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0.3%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磷酸(60:40:0.02,用三乙胺调pH至3.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盐酸异丙嗪进样量在0.504~1.17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8.71%,RSD=0.80%(n=9).结论 该法适用于复方利血平片中盐酸异丙嗪的含量测定.
作者:辛俊衡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