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诗荣;白洁;杨悦
目的 评价两种磷酸苯丙哌林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将18名志愿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单剂量交叉口服两种制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磷酸苯丙哌林的药物质量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等效性分析.结果 两种制剂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28±0.96)h和(4.66±1.28)h,峰浓度(Cmax)分别为(92.85±26.03)ng/mL和(96.93±28.43)ng/mL,0~48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48)分别为(2 403.06±690.47)ng/mL·h和(2 445.50±591.03)ng/mL·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9±26.8)%.结论 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磷酸苯丙哌林缓释胶囊与湖北中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磷酸苯丙哌林缓释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陈梅;郑永;魏来;邹品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该文对医院非标制剂的研发、生产配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探讨医院非标制刑风险管理的措施与方法,以促进医院非标制剂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实现医院非标制剂风险的小化.
作者:石嫱;庆格乐;刘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固功丹胶囊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丹参、何首乌、甘草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TLC图谱中检出了丹参、何首乌、甘草等药材的特征斑点.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该制剂质量的参数.
作者:金善玉;金长雪;蔡玲玲;刘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微生物在整个生命科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人类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如何让植物资源能有效地被利用也是广泛关注的问题.该文从多个方面就微生物对植物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作者:张祺玲;谢丙炎;谭周进;申可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心摆药是单剂量配药制度的一种工作模式,既有利于患者按时服药,又可减少药品浪费,但摆药过程中药品污染问题有待解决.该文分析了造成药品污染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作者:郦尧旺;陈亚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颈康颗粒中的丹参、当归、红花、葛根.方法 丹参鉴别以苯-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当归鉴别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红花鉴别以乙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3:0.4)为展开剂,葛根鉴别以苯-乙醇(2:1)和苯-乙醇(4:1)为展开剂,进行2次展开.结果 各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对照品溶液无干扰.结论 该鉴别方法简便、可靠、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颈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忠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门诊呼吸科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调查医院2008年4月1日到6月30日全部门诊呼吸科处方,从抗菌药物临床分线使用情况、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方面调查分析,利用用药频度(DDDs)和销售金额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64%,一线、二线、三线药物的使用患者分别为1 457例、2 350例、256例,可统计的给药途径中口服占76.21%,肌肉注射占1.72%,静脉滴注22.08%.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还存在选用起点高等问题,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管,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高锦娟;纪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该文分析了药品监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作者:孙中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规范>)对提升我国医疗器械质量体系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历史,提出实施<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果与结论 <规范>的实施,对于提高监管效率、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日前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工作小组2009年度第二次联席会议上指出:近年来,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与密切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切实加强了对麻精药品的监管.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呼吸遭疾病治疗药物盐酸氨溴索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盐酸氨溴索的制剂研究进展,为其研发工作提供信息和思路.盐酸氨溴索剂型发展全面,除传统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剂外,还有固体分散体、气雾剂、树脂复合物、微丸等新剂型.盐酸氨溴索的市场发展前景将持续看好,开发新的应用剂型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何杰;高永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制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特殊性与途径.方法 分析制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性,对我国制药企业提出若干建议.结果与结论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制药企业树立企业形象的良机,企业可以从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保证药品质量、加强自律、参与公益活动等方面来履行社会责任.
作者:蒋蓉;邵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针对医院门诊药房特点,从硬件建设、人员培养、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药学服务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医院门诊药房的市场竞争力,在提升医院美誉度的同时,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住院药房面向患者和医护人员开展用药咨询,可帮助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了解其不良反应;帮助医护人员完善给药方案,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金雪;寿张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贞芪扶正颗粒治疗婴幼儿感染相关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将132例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各66例,治疗组除对症治疗外加用贞芪扶正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 对于急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贞芪扶正颗粒具有改善粒细胞减少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免疫力.
作者:郑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接骨康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青皮、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大黄素进样量在0.010 23~0.204 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为2.01%(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接骨康合剂的质量.
作者:夏德豪;胡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对一清滴丸与一清颗粒及一清胶囊中主要有效成分大黄素、大黄酚、黄芩苷的溶出曲线、溶出度进行比较,找出三者在胃肠道中溶出吸收的差异.方法 应用溶出度测定法,以水200 mL为溶剂,转速为55 r/min,依法操作,测定一清滴丸与一清颗粒、一清胶囊的溶出度并绘制曲线.结果 三者中,一清滴丸体外溶出速率较快,且能达到的大溶出百分率.结论 3种制剂中一清滴丸在体内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临床疗效更加突出.
作者:李莉;刘玉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医院的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对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处方调配工作中存在的常见差错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 通过加强药剂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建立规范的处方调配操作规程等措施,可以减少处方调配差错,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罗宁;陈文贵;张斯汉;张华翔;赵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关系重大.该文就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国内外现状进行了分析.
作者:董国俊;张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该文根据暖通空调的相关规范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要求,介绍了制药车间对除尘系统的要求.
作者:龙岳川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