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健;王芳;陈琳;张恩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BV-DNA和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4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治疗组,予阿德福韦酯10 mg口服,每日1次,连续服用12周,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患者外周血HBV-DNA和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变化,并根据HBV-DNA复制指标及HBeAg/HBeAb转换情况将治疗组分为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另选择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外周血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IL-4水平明显上升,而IFN-γ水平明显下降(P均小于0.01).治疗12周后患者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和HBV-DNA含量明显下降,而IFN-γ水平明显上升(P<0.05或P<0.01).治疗有效组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组,IL-4水平和HBV-DNA含量则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P均小于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Th1/Th2平衡失调.阿德福韦既能抑制HBV-DNA复制又能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平衡,使免疫反应由Th2型向Th1型逆转.
作者:黄遵仁;罗利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制备消斑膏并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确定消斑膏的制备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消斑膏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对85例使用消斑膏治疗黄褐斑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以65例口服维生素C和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的黄褐斑患者作对照.结果 所制备的消斑膏中丹参酮ⅡA的质量浓度在0.027~0.27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0.38%(n=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0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消斑膏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寿妙;陈福军;许少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紫杉醇每周疗法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选择经病理学诊断的晚期NSCLC患者59例,紫杉醇60 mg/m2,第1,8,15天用药,每次静脉滴注3 h;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2 h,第2,3,4天用药.28 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 59例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24例,进展7例,近期总有效率为47.46%;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脱发、神经毒性及恶心、呕吐等,患者均可耐受.结论 紫杉醇每周疗法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是一个疗效较高、毒副反应可耐受的好方案.
作者:阳永珍;曹玉英;刘菊华;毛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柴胡安心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白芍、茯苓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时照无干扰.结论 薄层色谱法简单、易行,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对柴胡安心胶囊进行定性鉴别.
作者:王淑红;杨继章;张振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复方艾叶油乳膏中按油精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以聚乙二醇(PEG)-20M和硅酮(OV-17)为固定相,涂布浓度分别为10%和15%,涂布后的载体以7:3的比例(质量比)装入同一柱内(PEG在进样口端),柱温100℃,理论塔板数按桉油精计算应不低于2 500.结果 加样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为97.55%,RSD为2.40%(n=6),按油精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9~5.4μg.结论 气相色谱法可用于复方艾叶油乳膏中桉油精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复方三拗止咳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陈皮、前胡、黄芩;采用薄层扫描色谱法测定炙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较好;炙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点样量在0.5~3.5μg范围内与吸收度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为2.03%(n=6).结论 薄层扫描色谱法简便、准确、专属,可作为复方三拗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孙蕾;杨竞;林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阳起石的温肾功效.方法 以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小鼠造成阳虚动物模型,选用以透闪石为基源的阳起石商品药材进行试验.结果 阳起石可明显改善阳虚小鼠外观、增加活动频数、延长低温游泳时间、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结论 以透闪石为基源的阳起石药材具有温肾作用.且基本上呈量效关系.
作者:杨明辉;王久源;张蜀武;杨苏文;戴德银;李泽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治疗湿疹、皮炎的3种给药方案,以寻找湿疹、皮炎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96例湿疹、皮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依匹斯汀(A组)、氯雷他定(B组)、左西替利嗪(C组)治疗,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小成本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A组、B组、C组所需药品成本分别为130.76元、67.76元、50.40元,有效率分别是72.41%,74.29%,75.00%.结论 根据药物经济学小成本分析,左西替利嗪是治疗湿疹、皮炎的佳药物.
作者:陈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剂量阿奇霉素长期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对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予阿奇霉素250 mg,口服,1次/d,连续服用6个月.结果 治疗3月后痊愈14例,好转20例,无效46例,总有效率为42.50%;治疗6月后痊愈36例,好转24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75.00%.6例患者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及腹部不适,其中4例经改餐后服药症状缓解,2例加用奥美拉唑后不适症状消失;用药期间及治疗结束后肝功能未受影响.结论 低剂量阿奇霉素长期治疗鼻窦炎临床效果较好,但需注意不良反应.
作者:苏益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浆异丙酚浓度,研究异丙酚在不同年龄组全麻手术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将20例AsA评级为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按年龄分成两组,青壮年组10例,平均年龄(40±9)岁,老年组10例,平均年龄(68±7)岁,均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后不同时间取血,以HPLC法测定血浆异丙酚浓度,应用3P87软件包计算药动学参数,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异丙酚的药动学特征均符合三室开放模型,老年组与青壮年组比较,Vc明显减少(P<0.05),Cl显著下降(P<0.05),k31明显变小(P<0.05),t1/2β也较长(P<0.05).结论 HPLC法测定血浆异丙酚浓度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临床异丙酚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动学研究.与青壮年比较,老年人由于中央分布容积减少和清除率下降,同等剂量应用时血药浓度明显偏高,提示异丙酚在老年人麻醉用药时需减量.
作者:赵丽;张勤功;邓丽云;贾志勇;刘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抗精神病药的应用状况及趋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6-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DDDs均逐年增加,第2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增长尤为明显.结论 临床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基本合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成为临床首选.
作者:莫文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减少体外循环用鱼精蛋白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通过分析2例使用鱼精蛋白引起不良反应而抢救后仍然死亡的病例,讨论预防措施.结果 与结论掌握鱼精蛋白合适的用量、滴注速度及肝素/鱼精蛋白水平的评估方法等均是减少不良反应致死率的关键.
作者:吴觅;王永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富马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影响.方法 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富马酸左旋氨氯地平或氨氯地平1,2,4mg/kg,观察给药前和给药后大鼠的血压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大鼠的血压显著降低(P<0.01),且呈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富马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有明显降低的作用.
作者:吕水利;邱财荣;邱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该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含量测定、制剂开发等方面对香附挥发油多年来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开发前景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将香附挥发油开发成现代中药制剂提供依据.
作者:田友清;丁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应用碳酸利多卡因球后麻醉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255例白内障患者采用单一碳酸利多卡因球后阻滞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手术感觉好者188例(73.73%),较好者65例(25.49%),差者2例(0.78%),手术麻醉效果满意率达99.22%.结论 碳酸利多卡因球后麻醉是一种理想、安全的麻醉方式.
作者:陈卫东;王红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医院近年用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HIS系统<药品综合查询>对医院2007-2008年药品消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年间药品消费金额年增长率为15.85%;抗微生物类药物消费金额均排名第一,其中以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为主;注射剂消费金额占全院药品消费总金额的69.22%;中药注射剂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结论 用药品种构成比相对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使用监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廖靖萍;于西全;袁欣;宋洪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均单剂量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2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24 h内不同时点的血药浓度,采用DAS 1.0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健康人体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吸收相半衰期t1/2kα为(0.233±0.060)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9.628±5.213)h、表观分布容积Vd为(1.795±0.918)L、分布相半衰期t1/2kα为(1.188±0.726)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为(24.385±3.222)mg/(L·h)、药时曲线下总面积AUC0→∞(29.866±3.892)mg/(L·h).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
作者:孙曼春;方世平;王智勇;吴建元;袁娴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伪麻美沙芬滴剂(艾畅)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按月龄口服艾畅0.4~1.6 mL/次,对照组60例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0.5~1袋/次,均为3次/d,连续3 d,于治疗前后观察患儿症状,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 d后,两组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均有所缓解,艾畅疗效优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结论 艾畅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患儿耐受性好.
作者:冉亚林;文静;高西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联合硫酸镁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及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5~7 d后评价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硫酸镁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曹京芬;韩树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苦参素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治疗组,予一般基础治疗并加用苦参素300 mg口服,3次/d,疗程3个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和CD8+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另选择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明显减少,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治疗后,外周血CD4+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CD4+/CD8+比值明显增加,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苦参素通过调节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提高细胞免疫反应,有效抑制HBV-DNA的复制,降低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进而达到清除细胞内病毒、防治肝纤维化的目的 .
作者:钱文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