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曼春;方世平;王智勇;吴建元;袁娴芬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阳起石的温肾功效.方法 以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小鼠造成阳虚动物模型,选用以透闪石为基源的阳起石商品药材进行试验.结果 阳起石可明显改善阳虚小鼠外观、增加活动频数、延长低温游泳时间、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结论 以透闪石为基源的阳起石药材具有温肾作用.且基本上呈量效关系.
作者:杨明辉;王久源;张蜀武;杨苏文;戴德银;李泽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促进临床药师下临床工作的开展.方法 分析1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部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讨论临床药师在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采用临床药师提供的治疗方案后,患者体内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得以清除.结论 临床药师下临床,应找准切入点,真正参与到临床治疗小组中去,与临床医师协作,共同服务于患者.
作者:姚高琼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2006年至2008年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购药金额、用药频度、每日药费以及年均增长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注射剂用药金额大于口服制剂,总体用药情况较合理,临床应用中应更多关注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药品.
作者:冯洁;徐艳萍;Xu Yanping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测定瑞舒伐他汀钙片含量和溶出度的方法.方法 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Shim Pack CLC-ODS不锈钢柱(1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为242 nm,流动相为0.03%枸橼酸溶液(三乙胺调pH至4.0)-乙腈(60:40).溶出度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水作为溶出介质,检测波长为241 nm.结果 含量测定中,瑞舒伐他汀钙进样量在0.4~4.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1.08%(n=9);溶出度试验中,瑞舒伐他汀钙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01~20.12 μg/mL,溶出均一性良好.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简易,可作为瑞舒伐他汀钙片的含量和溶出度测定方法.
作者:孙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介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法 检索1997年以来国内外有关刊物对雷贝拉唑的研究报道.结果 与结论雷贝拉唑作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能更强、更快地抑制胃酸分泌,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疾病的维持治疗及治疗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幽门螺杆菌感染,且应用方便,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盛金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该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含量测定、制剂开发等方面对香附挥发油多年来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开发前景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将香附挥发油开发成现代中药制剂提供依据.
作者:田友清;丁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番茄红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高脂饲料诱导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再给予番茄红素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血清或组织中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胆碱酯酶(CHE)的活性或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 与自然恢复组比较,番茄红素给药组血清AST及ALT的活性显著降低;肝组织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血清中TG,CHO,LDL-C及FFA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血清及肝组织中的CHE活性降低;肝脏脂肪沉积减少,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显著.结论 番茄红素能够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变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其所具有的调血脂及抗氧化等作用有关.
作者:魏来;赵春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平衡的调控作用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40例常规吸入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5 mg/d,1次/d,睡前口服,连用3月.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外周血IL-4和IgE水平明显下降,IFN-γ水平明显上升(P<0.05或P<0.01),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改善程度更高(P<0.05).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纠正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使免疫反应由Th2型向Th1型逆转,抑制嗜酸性细胞聚集,减少IgE分泌.
作者:汤卫红;茹锦岩;管敏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治疗湿疹、皮炎的3种给药方案,以寻找湿疹、皮炎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96例湿疹、皮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依匹斯汀(A组)、氯雷他定(B组)、左西替利嗪(C组)治疗,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小成本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A组、B组、C组所需药品成本分别为130.76元、67.76元、50.40元,有效率分别是72.41%,74.29%,75.00%.结论 根据药物经济学小成本分析,左西替利嗪是治疗湿疹、皮炎的佳药物.
作者:陈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浆异丙酚浓度,研究异丙酚在不同年龄组全麻手术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将20例AsA评级为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按年龄分成两组,青壮年组10例,平均年龄(40±9)岁,老年组10例,平均年龄(68±7)岁,均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后不同时间取血,以HPLC法测定血浆异丙酚浓度,应用3P87软件包计算药动学参数,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异丙酚的药动学特征均符合三室开放模型,老年组与青壮年组比较,Vc明显减少(P<0.05),Cl显著下降(P<0.05),k31明显变小(P<0.05),t1/2β也较长(P<0.05).结论 HPLC法测定血浆异丙酚浓度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临床异丙酚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动学研究.与青壮年比较,老年人由于中央分布容积减少和清除率下降,同等剂量应用时血药浓度明显偏高,提示异丙酚在老年人麻醉用药时需减量.
作者:赵丽;张勤功;邓丽云;贾志勇;刘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苦参素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治疗组,予一般基础治疗并加用苦参素300 mg口服,3次/d,疗程3个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和CD8+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另选择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明显减少,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治疗后,外周血CD4+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CD4+/CD8+比值明显增加,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苦参素通过调节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提高细胞免疫反应,有效抑制HBV-DNA的复制,降低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进而达到清除细胞内病毒、防治肝纤维化的目的 .
作者:钱文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50例门诊RGH患者作为治疗组,予BCG-PSN 1 mg肌肉注射,隔日1次,连用3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另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平均复发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皮损平均愈合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且治疗后6个月上述3项指标变化更显著.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较对照组明显减少,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3个月、6个月,外周血CD4+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CD4+/CD8+比值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且治疗后6个月上述3项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 RGH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BCG-PSN治疗RGH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复发频率和缩短皮损愈合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外周血CD4+及CD4+/CD8+比值来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林虹;汪官富;韩子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综合分析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失败类型包括断钉3例(主钉断裂2例,主钉合并远端锁钉断裂1例),远端锁钉退出7例,近端锁钉退出3例,膝关节纤维性强直3例,迟发感染2例.手术技术、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康复锻炼的规范性、髓内钉的强度及合适与否是导致失败的内在原因.结论 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应掌握好适应证,强调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操作规范,术后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负重.
作者:邓玉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患者,男,53岁,因反复活动时心累、气促3年余,加重1月入院,经心内科静脉滴注头孢呋辛治疗12 d后好转,转入心外科拟行择期主动脉瓣置换术.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作者:李彩华;郑高峰;刘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测定羟丙甲纤维素中甲氧基和羟丙氧基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 将羟丙甲纤维素和氢碘酸共同加热反应,产生挥发性的碘甲烷和2-碘丙烷,注入气相色谱仪进样,采用Agilent DB-624柱(30 m×0.53 mm,1.0 μm),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通过测得碘甲烷和2-碘丙烷的量折算得到甲氧基和羟丙氧基的含量.结果 所建立的气相色谱法有良好的分离度,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各溶剂的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气相色谱法较药典方法更灵敏、更准确,可用于羟丙甲纤维素中甲氧基和羟丙氧基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赐恩;叶芳;张敏怡;梁凤坤;岑剑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患儿36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静脉滴注0.5 mg/(kg·d),1次/d,疗程7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并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咳嗽、咳痰、喘息、肺部罗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对照组缓解快、持续时间短(P<0.05),总有效率(83.06%)与对照组(66.67%)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疗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肺炎疗效满意,近期不良反应小.
作者:周跃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制备消斑膏并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确定消斑膏的制备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消斑膏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对85例使用消斑膏治疗黄褐斑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以65例口服维生素C和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的黄褐斑患者作对照.结果 所制备的消斑膏中丹参酮ⅡA的质量浓度在0.027~0.27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0.38%(n=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0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消斑膏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寿妙;陈福军;许少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治疗药物的疗效和成本,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26例,在一般内科治疗相同的条件下分为依达拉奉组和胞磷胆碱组,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统计分析.结果 分别以总有效率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率为效果指标时,胞磷胆碱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709.05和129.81.结论 以总有效率为效果指标时,胞磷胆碱组更经济;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率为效果指标时,依达拉奉组较合理.
作者:张天栋;范俊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节育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绝经后取节育器妇女180例,均无应用前列腺素制剂的禁忌证,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观察组于取节育器术前0.5~1 h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取节育器.结果 观察组宫颈均软化、宫口松,不良反应多数为轻度,取节育器均成功;对照组有18例取节育器失败.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有助于取节育器成功,减轻了患者痛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程会英;郑冰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医院近年用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HIS系统<药品综合查询>对医院2007-2008年药品消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年间药品消费金额年增长率为15.85%;抗微生物类药物消费金额均排名第一,其中以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为主;注射剂消费金额占全院药品消费总金额的69.22%;中药注射剂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结论 用药品种构成比相对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使用监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廖靖萍;于西全;袁欣;宋洪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