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
目的探索利用护技实验课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方法将116名学生分为2组.对照组58名采用传统的先示教、再分组练习的方法,实验组58名采用先分组练习、再示教的方法.课程结束后2组互记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课程结束后护技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验组所采用的护技实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明显效果.
作者:缪萍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多媒体创作系统是多媒体电脑技术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它介于多媒体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之间,是支持应用开发人员进行多媒体应用软件创作的工具,故又称之为多媒体创作工具.
作者:吴艳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医学教育档案记载着学校所有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育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过程,是集教学、科研、医疗于一体的直接记录.医学教育档案具有专业性、多样性、成套性、同步性、广泛性等特点,为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借鉴和参考.
作者:王定美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发作特点,以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法选择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SMI210例,≥60岁为老年组,<60岁为非老年组,进行动态心电图(DCG)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组SMI发作阵次、平均阵次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ST段平均降低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SMI发作频率均在6:00~12:00高,0.00~6:00低,有时间分布规律.结论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应常规行DCG监测,以期对SMI早发现、早治疗,预防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杜永贵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门诊开展整体护理模式,可由一个四层的四面金字塔表示.四面表示一个人的身体、心理、社会交往和精神4个方面;四层表示门诊部4种不同程度的服务,即一般病人得到基本服务,有特殊需要的病人可获得进一步的服务,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关怀.
作者:王颖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教材是搞好教学的3个要素之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2001年,卫生部颁发了医药卫生11个专业的新的教学计划和数学大纲,课程设置也进行了调整.在护理等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了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并根据正常人体学基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了包括组织胚胎学、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相关内容的配套教材.我们从2001年开始在贯彻执行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连续3年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使用了正常人体学基础教材.不断地对该教材的使用进行探讨和总结,广泛收集学生在教材使用中所遇到的问题.认为,该教材与人才培养及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在此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看法与同仁共同探讨.
作者:陈国红 刊期: 2004年第18期
从1994年2月至今,我科开展高压氧(HBO)辅助治疗急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对185例伤者分组行常规治疗和辅助HBO治疗,观察不同部位脑伤对HBO的不同反应,并总结HBO的适应证选择.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椿;刘庆多;杨英番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本文从考试成绩、试卷的有效性、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和试题质量等几方面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分析.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对考试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王忠福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高等医学教育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中医学生应进行怎样的改变去适应医学人才的需要,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新世纪网络学习中医学生如何树立新形象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作者:陈罡;曾思恩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在临床工作中,有些医生一看到心电图报告ST段或T波改变,往往会认为是心肌缺血或者心脏疾患,这是错误和极其有害的.所以,临床医生必须正确认识ST段和T波,才能正确理解ST段和T波改变与心肌缺血或心脏疾患的关系.
作者:蒲陶菊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运用自然科学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在多个层次上,研究各种生物体尤其是人体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它生命现象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可广泛应用于对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监护、治疗、保健、康复、生殖健康以及有关的生物医学基本问题.其发展与进步,对促进生物医学的进步、人类的健康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生物医学工程有关领域的新发展和有关动向.
作者:李云胜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采用Excel2000软件进行教学管理,使教学中的成绩管理、教学安排等工作更加科学,也更加轻松.
作者:李湘苏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索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推进成人高校的素质教育.方法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后,再用SCL-90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第二次测量,作为后测数据.结果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后,实验组SCL-90得分发生变化不大,除焦虑、偏执2项外,其他各项得分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使实验组成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
作者:张露红;葛荣霞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美国的医学教育是西方医学教育的典型代表,是一种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报考医学院的考生一般要完成4年理工科大学本科的学习,获得相应的理学、工学(生物、物理、化学、数学、工程)学士学位,从美国的医学生生源来看,学生普遍具有完整高水平和系统的理科素质;而我国的医学生普遍理科素质较低,知识面窄,无法适应21世纪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也很难跻身国际医学人才的竞争.从两方面论述了医学生理科素质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我国医学生理科素质进行了探讨.
作者:匡宝平;李玉生;王秀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医学与心理学都是研究人类自身的2门主要学科.医学是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心理学则是探索人类心理、行为的奥秘,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对象--人.
作者:王小健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我科对98例椎骨骨折伴截瘫病人有计划、有系统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常立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近年来,很多医院花巨资引进了大批先进的诊疗设备及高精尖人才,对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和知名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高技术的专科化服务却越来越机械化、失人性化.医疗服务与患者需求之间的尖锐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医疗质量和职业道德的滑坡.
作者:李昌茂 刊期: 2004年第18期
临床研究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药物疗效关系密切.传统的药理学教学过多地突出药物的基础知识,而忽视药物对患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及患者心理特征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整体用药观念.结合用药心理在药理学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深受学生好评.
作者:符秀华;苏克霞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随着医疗卫生行业的体制改革与开放,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入世后,国有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压力、挑战越来越大.作为医疗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行业,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医院的竞争能力,影响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护理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提高素质,转变护理观念,迎接挑战.现就我院护理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求得生存与发展,谈以下几点对策.
作者:彭生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从学生自己、院方两方面阐述医学生完成内科临床实习的方法.
作者:李颖 刊期: 200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