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推进成人高校的素质教育.方法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后,再用SCL-90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第二次测量,作为后测数据.结果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后,实验组SCL-90得分发生变化不大,除焦虑、偏执2项外,其他各项得分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使实验组成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
作者:张露红;葛荣霞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网络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信息技术领域划时代的里程碑,它给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我校药专06班王某(男),因终日沉迷于网吧,旷课甚至旷考,多门功课不及格而被学校开除;药剂87班熊某(女)因交网友旷课长达1周被学校开除.为了解学生上网的情况,笔者对在校不同专业层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问.
作者:袁青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深入了解和掌握中专卫校学生体育兴趣及相关情况,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体育教学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笔者在2003年曾对我校2001级(四年制)、2002级、2003级,不同专业随机抽取5个班320名学生进行体育兴趣及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回收调查表310份,其中男生62名,女生248名,回收率为96.8%,均为有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如下.
作者:李静波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对高职药学、检验等专业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存在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陈旧,操作技能性实验不足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高职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如何体现学科特点与高职教育目标要求,打破原有实验课程体系,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将技能与知识融为一体,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实验课程体系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作者:白斌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高等医学教育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中医学生应进行怎样的改变去适应医学人才的需要,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新世纪网络学习中医学生如何树立新形象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作者:陈罡;曾思恩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美国的医学教育是西方医学教育的典型代表,是一种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报考医学院的考生一般要完成4年理工科大学本科的学习,获得相应的理学、工学(生物、物理、化学、数学、工程)学士学位,从美国的医学生生源来看,学生普遍具有完整高水平和系统的理科素质;而我国的医学生普遍理科素质较低,知识面窄,无法适应21世纪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也很难跻身国际医学人才的竞争.从两方面论述了医学生理科素质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我国医学生理科素质进行了探讨.
作者:匡宝平;李玉生;王秀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双语教学是现在高校中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模式,许多院校已陆续开展,我校对医学专业生理学的个别章节也开展了分层式双语教学,从中得出一些经验、方法和教学反馈,并对其进行了总结.
作者:王俊亚;李海涛;王新芳;崔艳秋 刊期: 2004年第18期
从现代教育观念谈谈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马晓晔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本文认为全科医学社区教育与培训的质量与水平主要取决于其采用的教育目标及培训模式,全科医生所掌握的知识是有选择性的,他们应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性地掌握完成他们的职责所必须的知识.
作者:仪修成 刊期: 2004年第18期
临床研究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药物疗效关系密切.传统的药理学教学过多地突出药物的基础知识,而忽视药物对患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及患者心理特征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整体用药观念.结合用药心理在药理学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深受学生好评.
作者:符秀华;苏克霞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改变,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儿科护理教师必须优化教学.首先是对教学目标的优化,其次是对教学方法的优化,包括课堂教学方法优化和临床实习带教方法优化,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作者:郑秀坤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结合电子阅览室的建设,讨论了图书馆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服务功能的变化与发展对策.
作者:刘春;楚存坤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要保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必须具备观念、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创新.
作者:高芹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贡献.开展对学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对社会主义前途的信念,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扩大发展空间.
作者:陶萍 刊期: 2004年第18期
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滞后,中职教育由于政策、社会观念及学校办学的一些问题,束缚了自身的发展.根据近几年中职卫生教育的办学情况,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全社会都能关注西部中职教育的发展.
作者:张欣欣 刊期: 2004年第18期
从学生自己、院方两方面阐述医学生完成内科临床实习的方法.
作者:李颖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随着医疗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群死亡率的下降,病理教学材料的来源受到限制,要求我们应用有限的病理材料制作多、佳的教学切片,因此,如何制作优质教学切片是我们医科院校病理技术人员的责任与义务.详细总结了我系病理教学切片的取材、制作方法、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和经验,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作者:袁永辉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随着医疗卫生行业的体制改革与开放,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入世后,国有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压力、挑战越来越大.作为医疗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行业,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医院的竞争能力,影响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护理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提高素质,转变护理观念,迎接挑战.现就我院护理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求得生存与发展,谈以下几点对策.
作者:彭生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提高外科医生对乳腺叶状囊肉瘸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83~2004年收治的乳腺叶状囊内瘤8例.按Azzpoprai分类:良性6例,临界1例,恶性1例.术式选择:局部肿瘤切除3例,广泛局部切除3例,单纯乳腺切除1例,改良根治1例.结果术前诊断为乳腺叶状囊肉瘤4例,误诊为为纤维瘸复发1例、乳腺癌2例,误诊率为37%.术后无并发症.全组随访4个月~21年,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本组发病率低,临床应注意鉴别,减少误诊.对于年轻病人特别是未婚者,首选局部肿瘤切除或广泛局部切除术.
作者:苏鸣;张绪鹏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我科对98例椎骨骨折伴截瘫病人有计划、有系统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常立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应用于利凡诺中孕引产的效果.方法126例中孕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63例.研究组在常规行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术前后空腹2小时,加服米非司酮75mg;对照组常规行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术.对2组引产效果及引产时间、副作用等进行对比.结果2组引产成功率均为100%,产后1小时出血量研究组为(76.3±58.0)ml,对照组为(107.2±82.8)ml.清官率研究组为47.6%,对照组为87.4%.研究组的引产时间为35.4小时,对照组为50.2小时.结论米非司酮应用于利凡诺中孕引产,此法简便、有效、安全、痛苦小,缺点在于费用相对高一些,极少数孕妇服用米非司酮后有轻微恶心、呕吐.
作者:黄慧;邓晓燕 刊期: 2004年第18期
自然杀伤细胞属于第三群淋巴细胞,存在血液和淋巴组织中.骨髓是自然杀伤细胞分化的主要场所.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淋巴干细胞,在白细胞介素-15的作用下定向发育为自然杀伤细胞.其表面没有抗原识别受体,杀伤靶细胞不需要预先受抗原刺激,也不受MHC的限制,故称自然杀伤细胞,在机体早期抗肿瘤和免疫监视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丽君 刊期: 2004年第18期
介绍癫痫的一般知识及校园内的急救处理措施,提高广大师生对癫痫的认识水平及应急处理能力,减少校园内癫痫事故的发生.
作者:邓玲珑;曾亮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癌组织中nm23-H1基因表达,探讨nm23-Ht对胃肠道癌浸润、转移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2例胃肠道癌术后标本nm23-H1基因的蛋白表达,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m23-H1在胃肠道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9%(39/62),Ⅰ+Ⅱ与Ⅲ+Ⅳ患者之间nm23-H1的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nm23-H1的表达与局部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在高分化组nm23-H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癌栓的形成无关(P>0.05).结论癌组织中nm23-H1基因的蛋白表达增强或减弱可能与胃肠道肿瘤转移有内在联系;可通过调控癌细胞的转移潜能,影响胃肠道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可作为胃肠道肿瘤判断预后的指标,指导临床正确综合治疗.
作者:何科基;白兆琴 刊期: 2004年第18期
近年来,很多医院花巨资引进了大批先进的诊疗设备及高精尖人才,对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和知名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高技术的专科化服务却越来越机械化、失人性化.医疗服务与患者需求之间的尖锐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医疗质量和职业道德的滑坡.
作者:李昌茂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在临床工作中,有些医生一看到心电图报告ST段或T波改变,往往会认为是心肌缺血或者心脏疾患,这是错误和极其有害的.所以,临床医生必须正确认识ST段和T波,才能正确理解ST段和T波改变与心肌缺血或心脏疾患的关系.
作者:蒲陶菊 刊期: 2004年第18期
从1994年2月至今,我科开展高压氧(HBO)辅助治疗急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对185例伤者分组行常规治疗和辅助HBO治疗,观察不同部位脑伤对HBO的不同反应,并总结HBO的适应证选择.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椿;刘庆多;杨英番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发作特点,以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法选择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SMI210例,≥60岁为老年组,<60岁为非老年组,进行动态心电图(DCG)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组SMI发作阵次、平均阵次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ST段平均降低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SMI发作频率均在6:00~12:00高,0.00~6:00低,有时间分布规律.结论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应常规行DCG监测,以期对SMI早发现、早治疗,预防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杜永贵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控制结核病的传染及流行,关键是彻底切断传染源,治疗涂阳病人.但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大多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一定比例的传染源,产生大量的复治涂阳病人.本文对民勤县1993~2001年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期间的182例复治涂阳病例成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以指导我县结核病控制工作.
作者:孙中元;运建平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病历不仅是患者诊治过程的客观准确记录,同时又是临床第一手宝贵资料,显现出经治医师、治疗组、护理组、科室(有时全医院)对患者疾病诊断、治疗、护理、康复各阶段的思维、探索、决策过程,乃至医院的整体医护水平.有时,在特定条件下还可能负有举证功能.所以,每个医院都为不断提高和监控病历书写质量做了不懈的努力.以下就我们在临床病历书写中点滴体会,谈谈肿瘤专科病历书写常见错误及纠正.
作者:王宇;赵勤 刊期: 2004年第18期
补药一般是人们对营养药物如维生素、人参、葡萄糖、峰王浆、补血药等一些药物的通称.近几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某些人对此类药物药理作用的认识不足,再加上某些广告的虚假宣传,致使此类药物的用量不断增加.这样不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引起了一系列药源性疾病.鉴于以上情况,此类药物的应用应引起重视.
作者:余利军;李炜;高俊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着重指出了影响戴牙的适应性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护理,以求达到医疗技术所预期的修复效果.
作者:张萍;王宇;鲁喆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为学生提供操作技能的主干课程,其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自2001年以来,我们针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重点加大了对护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并对护理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宝燕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门诊开展整体护理模式,可由一个四层的四面金字塔表示.四面表示一个人的身体、心理、社会交往和精神4个方面;四层表示门诊部4种不同程度的服务,即一般病人得到基本服务,有特殊需要的病人可获得进一步的服务,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关怀.
作者:王颖 刊期: 2004年第18期
近年来,随着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研究的日益深入,一种以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正在展开,它使传统的仅凭经验和直觉进行护理的模式转变为依据科学研究的新护理理念.循证护理实践充分展示了高层次护理的价值,使护理工作更加专业化、科学化,为护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然而,统计显示,在我国只有7.7%的临床护理人员应用循证护理为病人提供方案,84.3%的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了解不深,并缺乏开展循证护理所必需的专业能力[1],如文献检索、医学统计、临床流行病学等,这就给护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长远来看,加强护理专业循证护理能力的培养将是高层次护理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教学中,尽量要求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进而突破书本知识范畴,能按照发展的需要有目的地利用文献资料库,使其具有主动吸收新知识、探索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作者:周标;章晓幸 刊期: 2004年第18期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明显受到影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生的综合素质同样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护生动手能力差、怕苦、怕脏,学习缺乏耐心,自律性较差的现象较为普遍.针对目前护生的状况,我校护理教研组积极探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使护生的实践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使护生进入临床实习能较快适应实习工作,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
作者:葛高莲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发展,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儿科的整体护理在各医院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其主要原因是儿科整体护理人才较为匮乏,加之患儿多为独生子女,在护理上不配合、在语言交流上较困难.因此,结合儿科整体护理的特点,为儿科临床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整体护理人才,是儿科整体护理教学的当务之急.怎样完成好儿科整体护理教学,是临床儿科护理教学教师必须研究的新课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将儿科护理学中的整体护理教学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侯建炜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索利用护技实验课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方法将116名学生分为2组.对照组58名采用传统的先示教、再分组练习的方法,实验组58名采用先分组练习、再示教的方法.课程结束后2组互记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课程结束后护技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验组所采用的护技实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明显效果.
作者:缪萍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通过对我院2002级学生期末考试的218份试卷分析,发现成绩为(78.13±12.53)分,考试信度系数为0.746,难度值0.78,部分题型区分度较低,难题比例不大;考试比例及重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应适当增加难题比例,增加实验课的量化考核成绩,同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陈洁;王黎;杨红梅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思想工作的深层化,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建立班委会,使班级工作进入良性循环;营造高雅的班级文化氛围,培养当代复合型人材.
作者:魏良铜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古今中外,考试都作为测量教育产品的一种尺度,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1].既然是尺度,那么就要求准确.这样,作出的评价才会是客观的、公正的、可信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从收集的资料看,来源于不同院校的相同专业,同年级、同科目的学生成绩,有的十分悬殊.如果不同院校成绩缺乏可比性的话,那么同一学校的情况又怎样呢?据笔者了解,在不少学校都存在同专业同年级同科目,只因班不同、授课教师不同(不少是任课教师自己命题考试),其成绩也很悬殊,一个班与另一个班平均成绩可相差20分以上,补考人数也可有几倍之差.
作者:王利平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医学教育档案记载着学校所有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育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过程,是集教学、科研、医疗于一体的直接记录.医学教育档案具有专业性、多样性、成套性、同步性、广泛性等特点,为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借鉴和参考.
作者:王定美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教师工作评价是以教师的工作数量和质量为评价对象,其主要目的是用客观的标准、科学的方法技术,按照合理的规范化程序对教师的工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激励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文化业务理论水平,自觉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为职评、晋级、提升、评优、奖惩以及发放效益工资提供依据,以促进教师队伍管理科学化.本文试就如何运用评价杠杆,以促进教师管理科学化问题作探讨.
作者:郭可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本文从考试成绩、试卷的有效性、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和试题质量等几方面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分析.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对考试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王忠福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采用Excel2000软件进行教学管理,使教学中的成绩管理、教学安排等工作更加科学,也更加轻松.
作者:李湘苏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大专层次口腔医学专业是我校近3年来与广东医学院联合办学设置的一个新专业,口腔专业已成为我校临床医学发展的重点方向.口腔医学的重要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是口腔解剖生理学,其以研究人体口腔、领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由于口、颌、颈等器官范围局限,内容丰富,结构细小深藏,沟、管、孔、裂、腔交通纵横,毗邻关系复杂,生理功能抽象,大量的知识点与口腔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等特点,给长期任教系统解剖学的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我校解剖生理学实验条件目前还有限,口腔专业局解挂图、模型和标本尚未配置,如缺乏各种牙外形、牙髓腔形态、颌位、口腔颌面深层的局解标本等,这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
作者:张楚;钟萍;王一飞;舒娥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和广泛,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形式.我校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引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
作者:周赣秀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多媒体创作系统是多媒体电脑技术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它介于多媒体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之间,是支持应用开发人员进行多媒体应用软件创作的工具,故又称之为多媒体创作工具.
作者:吴艳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运用自然科学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在多个层次上,研究各种生物体尤其是人体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它生命现象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可广泛应用于对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监护、治疗、保健、康复、生殖健康以及有关的生物医学基本问题.其发展与进步,对促进生物医学的进步、人类的健康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生物医学工程有关领域的新发展和有关动向.
作者:李云胜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我国古代医家不但在医德理论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们高尚的医德实践也世世代代被人民群众所传颂,成为优秀医德传统的楷模.
作者:赵志昌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性质所决定的.近年来,教育界对如何加强德育进行过认真探索,各学校也积累了可以借鉴的好经验.但是德育的效果还是不尽人意.为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影响德育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采取相应的对策.
作者:伍志良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新时期我国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浅谈如下.
作者:戴小鹏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医学与心理学都是研究人类自身的2门主要学科.医学是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心理学则是探索人类心理、行为的奥秘,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对象--人.
作者:王小健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关注.随着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日益增加,人们开始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5方面开展.
作者:赖晓杰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教材是搞好教学的3个要素之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2001年,卫生部颁发了医药卫生11个专业的新的教学计划和数学大纲,课程设置也进行了调整.在护理等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了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并根据正常人体学基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了包括组织胚胎学、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相关内容的配套教材.我们从2001年开始在贯彻执行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连续3年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使用了正常人体学基础教材.不断地对该教材的使用进行探讨和总结,广泛收集学生在教材使用中所遇到的问题.认为,该教材与人才培养及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在此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看法与同仁共同探讨.
作者:陈国红 刊期: 2004年第18期
1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现状当前的高职基础医学教育,从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材的选用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基本上是延用高专或中专基础医学教育的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作者:李跃进;常宾 刊期: 2004年第18期
为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必须加快<社区护理>教材的建设,课程内容要适合我国国情,准确定位,操作性强.同时,要加强社区护理教育、教法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崔晓萍 刊期: 200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