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偲翔;刘布鸣;何开家;陈明生;林霄
目的 探讨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早孕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术前1 h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片200 μg后平卧1 h,对照组术前未给予任何药物,两组均应用异丙酚行无痛人流术,手术方法相同.结果 试验组宫颈松弛扩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宫缩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异丙酚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可软化宫颈,使宫口易于扩张,且可增强子宫收缩、减少术中阴道流血量.
作者:屠雪芬;钮矫翀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技术与硬脊膜外穿刺测定颅内压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对85例神经外科患者同时运用FVEP技术和硬脊膜外穿刺测定颅内压.结果 FVEP技术与硬脊膜外穿刺测定的颅内压值没有显著性差异(t=0.324,P=0.746),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93,P<0.01);当脑脊液蛋白含量高于1 000 mg/L时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2.309,P=0.033);当脑脊液总细胞数高于1 000×106/L或蛋白含量高于1 000 mg/L时两者无相关关系(r=0.375,P=0.094;r=0.208,P=0.393).结论 FVEP技术可用于颅内压的无创监测,但应注意其影响因素.
作者:代垠;田小波;任光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的不同用法在终止疤痕子宫妊娠中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孕10周内自愿终止妊娠的疤痕子宫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于术前3 h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B组于术前3 h在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 μg,观察宫颈扩张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宫颈扩张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负压吸宫前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200 μg,扩张宫颈效果好、胃肠道反应少,对有早孕反应的妇女更适合.
作者:沈丽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优选颈痛康胶囊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葛根素含量及干膏量为指标,综合评分以优选药材的提取工艺,并考察成型颗粒的流动性、堆密度、吸湿性及临界相对湿度.结果 药材较优的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10倍量水煎3 h,第2次加8倍量水煎2 h;成型颗粒的流动性好,堆密度为0.408 g/cm3,不容易吸湿,临界相对湿度约为56%.结论 优选的工艺操作简便,各活性部位提取率高,适用于生产;制得的颗粒间摩擦力小,流动性好,不容易吸湿,可以满足生产、贮存等需求.
作者:叶玉华;刘灿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耐受性和起效时间.方法 选择住院及门诊中重度抑郁症患者130例,进行为期8周的艾司西酞普兰(10~20 mg/d,n=65)和文拉法辛缓释剂(75~150 mg/d,n=65)治疗,采用蒙格马利-阿斯伯格抑郁评定量表(MADR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第8周时,应用MADRS评分,两组疗效相似;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获得持续缓解的速度明显快于文拉法辛组;文拉法辛组出现恶心、便秘和多汗较多(P<0.05),停药患者较多(P<0.01).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患者疗效相似,而艾司西酞普兰耐受性和起效速度更佳.
作者:孙赓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灯盏花素注射液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的因果关系标准,对1999-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卫生期刊数据库中灯盏花素注射液所致ADR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灯盏花素注射液所致ADR可发生在整个用药过程中,主要造成皮肤器官、心血管系统损害;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结论 应改进灯盏花素注射液的生产工艺、提高药物纯度并加强用药过程监测,以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朱婉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不同厂家的头孢氨苄胶囊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对18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给予不同生产厂家的头孢氨苄颗粒,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经时过程.结果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中头孢氨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56.67±18.23)min和(61.67±24.62)min,峰浓度(Cmax)分别为(31.08±6.41) μg/mL和(29.95±6.56)μg/mL,0~300 min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300)分别为(3 074.56±516.01)μg/(mL·min)和(3 069.21±469.81)μg/(mL·min).结论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魏来;郑永;赵春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长柱十大功劳叶和阔叶十大功劳叶中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比较两者的生物碱成分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同时测定.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Sino Chrom ODS-BP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23:77),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上述色谱条件下,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可以较好地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0.001 444~0.070 76 μg(r=0.999 9),0.000 515 2~0.025 24 μg(r=0.999 6),0.000 924 0~0.045 28 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4%,99.37%,99.89%,RSD分别为2.16%,1.62%,2.14%(n=9).结论 该测定方法 简单,快速,专属性、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刘偲翔;刘布鸣;何开家;陈明生;林霄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另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另予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均1次/d,连用14 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1.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涌琪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清中苯巴比妥(PB)、苯妥英(PT)和卡马西平(CBZ)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 mm,5 μm),柱温30℃,检测波长243 n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27.5:27.5:45),流速为0.8 mL/min,内标物为艾司唑仑.结果 PB,PT,CBZ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50~80.00 μg/mL,1.12~59.96 μg/mL,0.50~26.60 μg/mL,低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1.0,0.5,0.2μg/mL,萃取回收率和方法 回收率分别为97.9%,96.3%,98.2%和97.8%,97.8%,98.9%,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满足临床快速检测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的需要.
作者:王晓娟;袁君;陈艳;岳一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80例恢复期脑卒中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酞普兰20 mg,每日早饭后口服,疗程1 2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P物质(SP)、神经肽Y(NPY)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艘素(CRH)的含量.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HAMD及NIHSS评分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提高(P<0.05或P<0.01);血浆SP和CRH含量明显降低,NPY含量明显升高(P均小于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所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西酞普兰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血浆NPY含量增加、SP和CRH含量降低可能是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押郁症的另一种作用机制.
作者:王宇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地芬诺酯片中盐酸地芬诺酯和硫酸阿托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岛津VP-ODS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用70%磷酸调节pH至2.7)-乙腈(35:65),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结果 盐酸地芬诺酯和硫酸阿托品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0.12~505.6 μg/mL(r=0.999 9)和2.36~118.0 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7%(RSD=1.22%)和99.43%(RSD=0.84%).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结果 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复方制剂中两组分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何建锋;郭瑞锋;郄冰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测定暖宫七味散中丁香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Shim-pack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8:4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丁香酚进样量在0.406 4~8.12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8.18%,RSD=1.27%(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暖宫七味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军侠;赵红侠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盐酸非索非那丁片联合中药五味子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均分为盐酸非索非那丁片联合中药组(治疗组)与单用盐酸非索非那丁片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52例基本治愈率为48.08%,总有效率为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基本治愈率26.92%和总有效率80.77%;治疗组复发率为16.00%.远低于对照组的50.00%;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盐酸非索非那丁联合中药五味子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作者:陈红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脑血栓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方法 采用微血栓经颈内动脉栓塞兔大脑中动脉的方法 ,建立微血栓栓塞中风模型并观察应用巴曲酶的效果.结果 微栓子量达到(0.63±0.57)mg时可使一半动物出现中风症状,模型科学、可靠.巴曲酶0.5 Bu/kg治疗后6 h能明显提高致半数卒中微栓子量(ES50),1.0 BU/kg作用更明显,治疗后6 h及24 h ES50分别提高了2.2倍、1.8倍;巴曲酶1.0 BU/kg给药后1 h可使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含量明显增加,较模型对照组增加了23.25%;巴曲酶0.5 BU/kg及1.0 BU/kg给药后可使纤维蛋白原(Fbg)含量明显降低,以给药后6 h明显;巴曲酶0.5 BU/kg及1.0 BU/kg给药后对脑出血类型及出血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采用微血栓经颈内动脉栓塞大脑中动脉形成微血栓栓塞中风模型,方法成功,药物评价结果可靠.
作者:王维亭;于冰;赵专友;汤立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促进丙戊酸钠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546例年龄为3个月~87岁的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的797例次稳态血药浓度,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412例次(51.69%)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有效治疗范围(50~100 μg/mL)内,64例次(8.03%)高于100 μg/mL,321例次(40.28%)低于50 μg/mL;不同年龄段的血药浓度有效治疗范围无明显差异;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后有63.37%的血药浓度在有效治疗范围内,明显高于普通片(50.29%);合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时,可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且三者联合服用时更明显,而合用妥泰、R-氨酪酸、氯硝安定时,血药浓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且受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服药期间应适时监测血药浓度并及时调整剂量,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尹玉琴;荆海霞;赵益斌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硒多糖是一种有机硒化合物,兼有硒与多糖二者的活性.硒多糖具有拮抗重金属、体外抗氧化、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等多种作用.该文主要综述了硒多糖的药理活性及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
作者:刘洪娜;文礼湘;谭琥;成壮;谭周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并在72 h内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根据入院时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及一般情况进行配对,共选择有效病例43对,分别应用法舒地尔60 mg,2次/d或银杏叶提取物20 mL,1次/d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14 d.所有患者于确诊后进行S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在治疗结束时复查SSS评分和血清hsCRP含量,1月后评估患者mRS评分.结果 法舒地尔及银杏叶提取物治疗2周后SSS评分均有显著增高(P均小于0.01),法舒地尔组比银杏叶提取物组更显著(P<0.01);法舒地尔组神经功能及临床结局改善显著高于银杏叶提取物组(P均小于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法舒地尔组比银杏叶提取物组更显著(P<0.01).两组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部分与抑制缺血脑组织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邓志宽;吴静;王若丹;陈晓燕;程赛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肩周胶囊中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检测波长250 nm.结果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进样量在0.05~0.5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76%,RSD为0.49%.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准确,可用于肩周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凌希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替硝唑螺内酯乳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平平加O、十六醇、十八醇为混合乳化剂,替硝唑、螺内酯为主药制备乳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其主药替硝唑、螺内酯的含量,并考察制剂稳定性及刺激性.结果 制备的乳膏质地均匀、细腻、黏稠度适宜;替硝唑、螺内酯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0.69~245.52 μg/mL(r=0.999 4,n=6)和2.55~20.40 μg/mL(r=0.999 6,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6%(RSD=1.19%,n=9)和99.47%(RSD=1.27%,n=9);离心试验和耐热、耐寒试验及留样观察中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对皮肤刺激性小.结论 替硝唑螺内酯乳膏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彭贤东;唐志立;龙凤;曾友志;李勇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