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倪仪
教师在人们受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然而其教育教学职责履行得怎样,主要是由教师的积极性决定的.笔者认为调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作者:刘向红;田利;朱文惠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就社会转型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的影响、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个转变的观点.
作者:陈淑英 刊期: 2004年第14期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既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也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很大差异,有其自己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办学上应掌握这些规律,定位准确,办出特色.目标是人才层次的高级性,重点是人才类型的技术性.要加强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做好价值取向的社会性,同时要注意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
作者:朱梅初 刊期: 2004年第14期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时,必须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开展教学设计开发,在教学中坚持整体性、主体性原则,坚持视听与思考相结合以及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准确作出反馈,做到媒体选择与组合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这样才能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作者:熊敏娟 刊期: 2004年第14期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只重视教师,而忽视学生的弊端;有利于克服用一种模式、一种教法培养人才的倾向;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教育与管理的认同感和接受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作者:任亚刚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成才是每一个中专生的渴望,而选择一个理想的职业,则是每一个毕业生的愿望与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然而有许多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被社会时尚、从众心理、经济待遇等因素干扰,难以找到理想的职业.而中专生经过在校3年的学习,就是为了在找到一个理想职业的同时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这就要求每个毕业生必须转变观念,认真做好求职的心理准备,努力提高择业的心理素质水平,克服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增强择业过程中的心理承受力,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适应新形势的需求,迎接人才市场的挑战.
作者:廖立红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其他部位,多发生在盆腔脏器,也可发生在会阴、阴道和腹部的手术切口,但并不常见.我院7年收治6例会阴、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峻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专生性观念及性行为现状,为学校及社会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00名在校三年级医学中专生的性观念及两性交往中拥抱、接吻、性交、发生性行为年龄、非意愿妊娠等进行匿名调查.结果45.50%的男生与43.00%的女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婚外性行为持肯定态度的男生占31.50%,女生占22.00%,性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两性交往中男生发生接吻的百分率(44.00%)高于女生(30.50%),P<0.01,而在拥抱、婚前性行为(男7.50%,女4.50%)、致女方非意愿妊娠各项男女生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生性行为平均年龄男生为18.87岁、女生为17.40岁,性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代青少年性观念在日益开放,性行为及非意愿妊娠也在逐渐增加,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全社会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以减少性失误发生.
作者:王芳;朱佩国;勾丽军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通过非传统的解剖直接观察新生儿标本的骨骼.方法处理好的新生儿标本,先用茜素红将硬骨及骨化中心染色,再用氢氧化钾和丙三醇使软组织透明.结果硬骨及骨化中心染成紫红色,而软骨部、膜部及其它软组织无色透明.结论可以不通过传统的解剖直接观察到新生儿标本的骨骼.
作者:刘万胜;黄明辉;刘力华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0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即以西医补液、抗病毒为主,辅以健脾助运、消食导滞、利湿止泻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75%,2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简单,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淑慧;李得荣 刊期: 2004年第14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但随之也带来了招生难、就业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弱化等诸多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工作之本,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和保证.高职院校要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对教育内容、教育队伍、教育理念及方式方法进行再认识,在工作中解决好实效性、整体性和前瞻性3个方面的问题.
作者:高恒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表现有以下3种,即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Q波心梗、Q波心梗.其病理生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伴随血小板粘附聚集及血栓形成.目前临床上对UAP、非Q波心梗,主张早期开始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1].我们近2年采用低分子肝素及常规方法治疗UAP71例、非Q波心梗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陈世伟;杨涛 刊期: 2004年第14期
通过检测乙肝患者不同病期血清中抗核抗体(ANA)水平,与对照比较,经过统计学的分析,探讨在乙肝人群中抗核抗体的阳性率与病情进展之间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乙肝人群中抗核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乙肝人群,且在活动期时,抗核抗体的阳性率高于其他病期.
作者:周迎春;庞伟鸿;刘晖晖;黄辉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师资队伍建设决定教育的成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将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教研文化的形成、发展时教师队伍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队伍的成长和发展,又推动教研文化的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建设学校教研文化,创建师资建设新路子,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作者:梁彩群;韦浩明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就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护理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复合型护理人才问题,提出:加强实验室基础建设是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力度是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是确保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者:马翠萍;姚英;朱玲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作者:刘福昌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实验室的管理应从人员素质、管理体制、实验教学质量、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发挥实验室在医学院校中应有的作用.
作者:廖朝东 刊期: 2004年第14期
阐述了培养学生情商的方法:(1)教师教学理念要转变;(2)让学生从情感上接纳教师;(3)创建轻松、平等、愉快的课堂气氛;(4)把EQ的培养应用到班主任工作中去.
作者:沈婕 刊期: 2004年第14期
为了探讨中专病理学教学合适的教学方法,我们对中专生采用了传统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在试用过程中分析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安丽;张海燕;马志祥;刘家恒;吴红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对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术前焦虑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将61例接受心脏介入性治疗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心理疏导,观察组接受依据Kohn认知行为疗法[1]准确制定一整套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措施.测定并比较2组病人术前焦虑值、心率、血压和心肌缺血发生情况.结果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后观察组术前各阶段心率、血压、焦虑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待手术期观察组心肌缺血发生情况亦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可缓解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术前焦虑和减少心肌缺血情况的发生.
作者:沈思媚;黄晓丹 刊期: 200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