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兰;谭丽萍
目的 改进硫糖铝片含量测定中指示剂的使用与方法 .方法 滤除辅料,利用指示荆控制酸度.结果 改进方法 的含量测定结果 稳定,操作过程严谨,滴定终点明显,准确性高.结论 改进方法 方便、准确,可作为替代方法 .
作者:鉏瑛;堵伟锋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共6个月住院患者口服药物治疗记录单2 850份,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药品说明书、国内外文献资料及临床药理学知识,对处方问题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格口服药物治疗记录单占72.95%,其中不合理用药占抽查总数的6.35%,处方问题书写占70.81%.结论 住院患者口服药物治疗存在一些问题,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毛长智;庾志斌;银玉宇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炎琥宁和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比.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63例病毒性肺炎患者,分为炎琥宁治疗组(A组)和阿昔洛韦对照组(B组),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进行评价.结果 A组临床总效率为90.62%,B组为74.19%;A组成本-效果比为(14.6±6.2),B组为(16.9±6.5).结论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疗效优于阿昔洛韦,是一种成本-效果较好的药物.
作者:周建;陈荣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塞通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收集到的由血塞通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例药品不良反应中.由血塞通注射液引起的43例(95.56%);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35.19%),其次是全身性损害(31.48%);大都由静脉给药途径所致(95.56%);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多(44.44%).结论 临床应重视血塞通所致药品不良反应,尽量减少合并用药,注意用药剂量以及稀释用液的选择,建议完善药品说明书.
作者:邹薇;徐月萍;吴海雯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止痒酊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白鲜皮、土荆皮;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痒酊的有效成分土荆皮乙酸含量.结果 薄层鉴别分离度高,斑点清晰,专属性好;土荆皮乙酸进样量在9.6~2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为1.06%(n=6).结论 所用方法 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止痒酊的质量控制.
作者:谢诗明;王燕青;赵蕊;臧恒昌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物使用现状,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运用selectsample应用程序,对医院2002-2005年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免疫调节剂的销售金额排第一,且均采用国产药品,其中香菇多糖占有极大的比重,这是因为其临床应用广,单价也比较高.抗肿瘤抗生素排在第2位,其中表阿霉素、柔红霉素和丝裂霉素都以进口为主.植物来源抗肿瘤药排第三,其进口药所占比例为43%.结论 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相对合理.
作者:吕宏宇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解决盐酸小檗胺糖衣片的裂片现象,提高药品质量.方法 分析盐酸小檗胺糖衣片出现裂片现象的原因.结果 认为造成盐酸小檗胺糖衣片出厂贮存3个月后出现裂片的主要原因有黏合荆的种类与用量、湿粒的干燥程度、隔离层的隔离效果和药品包装的严密性.结论 只要注意规避造成开裂的因素,规范生产行为,就能大大提高盐酸小檗胺糖衣片的生产质量,避免裂片的发生.
作者:王昭洪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枳实消痞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枳实、白术、厚朴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枳实、白术、厚朴.结论 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简便可行,可用于枳实消痞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振华;何丽果;徐艳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促进蛇毒的有效、综合利用.方法 在分离纯化白眉蝮蛇蛇毒中降纤酶的试验过程中,同时分离纤溶酶.结果 主要成分降纤酶的回收率为55.80%,纤溶酶的回收率为20.40%.结论 该方法 实现了对蛇毒宝贵资源的综合利用,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金星光;黄寓;王珏;关书博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醋酸氟轻松冰片乳膏的冰片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以乙醇为溶剂,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采用DM-5石英毛细柱、FID检测嚣,程序升温,100℃维持10 min,再以20℃/min升至280℃,维持7 min.结果 冰片进样量在0.050 02~1.000 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6).平均回收率为99.74%(n=9).结论 该方法 准确、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付萍萍;董秋香;张寒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款冬花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结果 不同产地款冬花微量元素的含量有显著差异,以陇西栽培品含量高.结论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量微量元素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可行,可用款冬花的质量研究.
作者:吕培霖;李硕;李成义;郑明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对山慈菇及其易混淆品进行鉴别.方法 将山慈菇正品与其混淆品在来源、性状、粉末显微特征方面分别进行鉴别.结果与结论 山慈菇与其易混淆品必须在临床调配中严格区分使用.
作者:梁颖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零售药店药品不良反应(ADR)填报情况,为ADR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市零售药店2008年上报的72份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涉及的药品有10个大类共53个品种.抗生素、中成药品种数及其所致ADR例数居前.ADR主要由口服药引起.新的、严重的ADR上报较少.报告分布不均衡,城区药店上报比例为31.17%,乡镇药店上报比例为14.91%.报表首次提交即可上报的占73.61%.结论 应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零售药店药学人员的ADR报告意识与能力.
作者:姜建军;余江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医药研发外包的收益和风险,为医药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文献查阅法和对比法.结果与结论 医药研发外包的收益为调整企业结构、提高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风险为易依赖外包商、失去创新能力、流失和泄漏核心技术等.
作者:郭莹;钱姗姗;刘皓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早期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应用自拟散结祛瘀利水方结合灌洗疗法治疗早期PVNS,疗程10周.以Hss膝关节评分判断疗效.结果 6例(8膝)患者治疗后效果优4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为83.33%.结论 散结祛瘀利水方结合灌洗疗法是治疗早期PVNS的有效方法 .
作者:韩旭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输液不良反应,降低医疗费用.方法 检索国内文献并分析头孢硫脒与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结果 国内文献共报道了头孢硫脒与10种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其中头孢硫脒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2 h后紫外吸收曲线会发生变化.结论 头孢硫脒不宜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与其他已报道药物可配伍,但建议配伍液临用现配,减少放置时间.
作者:刘瑞琴;杨继章;杨树民;宣晓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结石康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用三乙胺调pH:6.0,35:65),检测波长283 nm.结果 该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0%,RSD为0.43%(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结石康胶囊质量控制方法 .
作者:陈琼;石国明;孔泉;梁利香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葛根素质量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以pH=3.0的磷酸盐缓冲液-乙腈(82:18)为流动相,以绿原酸为内标,血浆样品经过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萃取后,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葛根素的质量浓度.结果 葛根素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10~4.00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4%,平均相对回收率为87.81%~105.83%,葛根素的检测限为50 ng/mL.结论 所建立的HPLC法灵敏、准确、快速.可用于葛根素的体内检测.
作者:李建华;龙恩武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考辨冬葵子和苘麻子混用的原因.方法 利用古今医藉对冬葵子和苘麻子的来源、性味、功能进行考证.结果 两者为不同药物,其混用现象系考证不周、人为因素所致.结论 冬葵予和苘麻子为两种不同药物,性味、功效明显不同,不能混用.
作者:阮肖平;陆维承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介绍门诊药房药品效期管理的经验.结果与结论 应加强药剂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以强化药房药品管理,杜绝使用过期药品,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作者:刘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