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宏宇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为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规范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秩序,保障保健食品质量安全和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印发通知,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的检查内容和检查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确定丁基胶塞的佳免硅化清洗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调整清洗水温度、混洗时间、漂洗时间,检查上机率、不溶性微粒及可见异物.结果 清洗水温为45~55℃、混洗时间为3 min、漂洗时间为5 min时.丁基胶塞的上机率好.结论 采用优选的工艺条件清洗丁基胶塞,可保证其上机率,并能保证不溶性微粒、可见异物检查合格.
作者:宋亚波;李文红;淳于兴华;马长庆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促进冬虫夏草的质量管理.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等有关药品标准规定、药籍文献记载和近几年的专业杂志报道等资料,再结合药品市场现状和笔者实际工作经验进行综述.结果 市售冬虫夏草的伪劣掺杂等质量问题很严重.结论 根据质量现状和技术要求提出健全质量标准之建议.
作者:李水福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丹七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对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丹七片中丹参酚酸B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Hypersil C18柱(250 mm×4.0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5%甲酸溶液(35:65),检测波长286 nm.结果 TLC法检出了三七特征斑点;丹参酚酸B进样量在0.114~5.6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98.38%,RSD=1.69%(n=6).结论 该方法 简便、稳定、可靠,可作为丹七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
作者:廖名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该文从浙贝母和土贝母的来源、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鉴别,说明两者在临床调剂中不可混用.
作者:邬科;卢立琼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长寿长乐口服液的薄层鉴别方法 .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长寿长乐口服液中枸杞子、菟丝子、桑椹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层析色谱中均能检出枸杞子、菟丝子、桑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建立的TLC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分离度重现性好,可用于长寿长乐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锦红;吴朦俊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解决盐酸小檗胺糖衣片的裂片现象,提高药品质量.方法 分析盐酸小檗胺糖衣片出现裂片现象的原因.结果 认为造成盐酸小檗胺糖衣片出厂贮存3个月后出现裂片的主要原因有黏合荆的种类与用量、湿粒的干燥程度、隔离层的隔离效果和药品包装的严密性.结论 只要注意规避造成开裂的因素,规范生产行为,就能大大提高盐酸小檗胺糖衣片的生产质量,避免裂片的发生.
作者:王昭洪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综述肠胃清口服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方法 查阅近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分析总结.结果 肠胃清口服液在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辅助治疗胃肠道肿瘤方面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基础,在临床研究中这些作用得到了初步验证.结论 肠胃清口服液疗效确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还需进一步制订其质量标准.
作者:陈海云;沈淳;王为祥;袁易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炎琥宁和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比.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63例病毒性肺炎患者,分为炎琥宁治疗组(A组)和阿昔洛韦对照组(B组),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进行评价.结果 A组临床总效率为90.62%,B组为74.19%;A组成本-效果比为(14.6±6.2),B组为(16.9±6.5).结论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疗效优于阿昔洛韦,是一种成本-效果较好的药物.
作者:周建;陈荣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医药研发外包的收益和风险,为医药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文献查阅法和对比法.结果与结论 医药研发外包的收益为调整企业结构、提高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风险为易依赖外包商、失去创新能力、流失和泄漏核心技术等.
作者:郭莹;钱姗姗;刘皓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海南广藿香青枯病病原茵的分布情况.方法 从地域、植株方面,按随机采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与结论 在海南省万宁市,广藿香青枯病的平均发病率为16.68%,病原菌的分布没有地域选择性和植物器官选择性.
作者:杨春雨;张争;魏建和;冯锦东;甘炳春;杨新全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测定银杏叶片中砷盐的方法 .方法 采用氢氧化钙法对样品中的有机物进行破坏,再用古蔡氏法测定砷盐含量.结果 氯氧化钙法能够准确地测出银杏叶片中的砷盐.结论 该方法 准确,重现性好,空白试剂无干扰,可用于银杏叶片中砷盐的测定.
作者:张志虎;高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介绍门诊药房药品效期管理的经验.结果与结论 应加强药剂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以强化药房药品管理,杜绝使用过期药品,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作者:刘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止痒酊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白鲜皮、土荆皮;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痒酊的有效成分土荆皮乙酸含量.结果 薄层鉴别分离度高,斑点清晰,专属性好;土荆皮乙酸进样量在9.6~2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为1.06%(n=6).结论 所用方法 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止痒酊的质量控制.
作者:谢诗明;王燕青;赵蕊;臧恒昌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共6个月住院患者口服药物治疗记录单2 850份,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药品说明书、国内外文献资料及临床药理学知识,对处方问题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格口服药物治疗记录单占72.95%,其中不合理用药占抽查总数的6.35%,处方问题书写占70.81%.结论 住院患者口服药物治疗存在一些问题,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毛长智;庾志斌;银玉宇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零售药店药品不良反应(ADR)填报情况,为ADR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市零售药店2008年上报的72份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涉及的药品有10个大类共53个品种.抗生素、中成药品种数及其所致ADR例数居前.ADR主要由口服药引起.新的、严重的ADR上报较少.报告分布不均衡,城区药店上报比例为31.17%,乡镇药店上报比例为14.91%.报表首次提交即可上报的占73.61%.结论 应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零售药店药学人员的ADR报告意识与能力.
作者:姜建军;余江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问题.方法 对医院2007年7月至12月间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占中药用药金额的72.04%;祛瘀剂的中药注射剂用药频度(DDDs)占所有中药注射剂总DDDs的63.18%,销售金额占所有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的50.75%.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该院临床治疗中应用较多.中药注射剂存在安全隐患,临床医生应谨慎选择、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王继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煎煮方法 制备的玉屏风煎剂中5种主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板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苷、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结果 玉屏风方饮片粉碎成粗粉、延长提取时间的煎煮方法 较传统煎煮法中主要成分的提取率有明显提高,且不同厚薄、质地的饮片提取率增加亦有明显差异.结论 该研究为玉屏风煎剂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作者:曾彩芳;蔡庆群;黄月纯;黄樱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缓解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方法 .方法 选取159例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患儿,比较山莨菪碱(654-2)、思密达、维生素B6 3种药物对抗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结果 3种药物均有效且疗效无差异,但适用范围有所不同.结论 可应用这3种药物缓解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但要注意不同药物有不同的适应范围,以及注意药物自身的不良反应.
作者:黄小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退药原因,总结经验,为减少和规范退药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门诊西药房2009年1月至10月间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退药共398例,原因涉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患者拒绝用药及医生处方因素等6个方面.结论 应建立严格的退药制度,以减少退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赵赟;宗黎琼;郭澄;陶敏芳;李福根;张亚东;李维维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