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福
目的 综述肠胃清口服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方法 查阅近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分析总结.结果 肠胃清口服液在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辅助治疗胃肠道肿瘤方面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基础,在临床研究中这些作用得到了初步验证.结论 肠胃清口服液疗效确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还需进一步制订其质量标准.
作者:陈海云;沈淳;王为祥;袁易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缓解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方法 .方法 选取159例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患儿,比较山莨菪碱(654-2)、思密达、维生素B6 3种药物对抗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结果 3种药物均有效且疗效无差异,但适用范围有所不同.结论 可应用这3种药物缓解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但要注意不同药物有不同的适应范围,以及注意药物自身的不良反应.
作者:黄小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蕲蛇酶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来198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蕲蛇酶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组100例)总有效率为93.00%,比单用蕲蛇酶(对照组98例)的81.63%明显较好(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优于单用蕲蛇酶组(P<0.01).结论 两药联用疗效明显提高.在治疗过程中结合心理护理,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加强患者肢体锻炼,注重饮食、生活护理,效果会更好.
作者:李凌晖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为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规范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秩序,保障保健食品质量安全和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印发通知,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的检查内容和检查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CCP)强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其中监督审查是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强药物临床试验监督管理,对于提高临床试验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该文介绍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监督审查工作开展情况.
作者:陈亮;胡大强;宋宏字;向明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医药研发外包的收益和风险,为医药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文献查阅法和对比法.结果与结论 医药研发外包的收益为调整企业结构、提高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风险为易依赖外包商、失去创新能力、流失和泄漏核心技术等.
作者:郭莹;钱姗姗;刘皓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呋苄西林钠中有关物质进行分析,用浊度法测定效价,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考察.方法 HPLC法采用C18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3.5)-乙腈(80:20)为流动相A,磷酸盐缓冲液(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3.5)-乙腈(75:25)为流动相B,含量测定以流动相B等度洗脱,有关物质采用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 g/L.检测波长为225 nm;浊度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茵为试验茵,加茵量为1.5%~3%(V/V),(37±1)℃下培养4~6 h后测定.结果 不同厂家样品的有关物质存在较大差异,微生物测定结果 显示,呈单个主色谱峰的生物活性较高,呈2个较大色谱峰的生物活性较低.结论 浊度法灵敏、快速,可作为呋苄西林钠效价的测定方法 .
作者:张菁;姜建国;高燕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对山慈菇及其易混淆品进行鉴别.方法 将山慈菇正品与其混淆品在来源、性状、粉末显微特征方面分别进行鉴别.结果与结论 山慈菇与其易混淆品必须在临床调配中严格区分使用.
作者:梁颖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考察毛脉酸模果实不同部位中大黄素及白藜芦醇的含量,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大黄素及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 毛脉酸模一等种子的大黄素及白藜芦醇含量均高于二、三等种子,大黄素在花被片中含量较高,白藜芦醇在一等种子中含量较高.结论 在生产中,选择果实入药较种子更经济、简便.
作者:金桂花;韩映晨;徐莲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的关系.方法 分析我国滞后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合理用药的影响,并提出促进合理用药的建议.结果与结论 建立并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合理用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张晓磊;孟锐;张跃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促进蛇毒的有效、综合利用.方法 在分离纯化白眉蝮蛇蛇毒中降纤酶的试验过程中,同时分离纤溶酶.结果 主要成分降纤酶的回收率为55.80%,纤溶酶的回收率为20.40%.结论 该方法 实现了对蛇毒宝贵资源的综合利用,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金星光;黄寓;王珏;关书博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确定丁基胶塞的佳免硅化清洗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调整清洗水温度、混洗时间、漂洗时间,检查上机率、不溶性微粒及可见异物.结果 清洗水温为45~55℃、混洗时间为3 min、漂洗时间为5 min时.丁基胶塞的上机率好.结论 采用优选的工艺条件清洗丁基胶塞,可保证其上机率,并能保证不溶性微粒、可见异物检查合格.
作者:宋亚波;李文红;淳于兴华;马长庆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肾愈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愈颗粒,对照组90例予常规治疗,均为3个疗程,每个疗程15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8.89%,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愈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王文森;孙洁;刘顺良;王书杰;尹晓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规范我国互联网药品信息发布,改善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方法 介绍了我国网上药品信息发布的现状,从互联网的特殊性出发,介绍美国相关法规及执行情况,提出监管互联网药品信息发布的建议.结果与结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机构,应在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实现跨部门合作,加大监管力度,提升对互联网监管的软硬件技术水平,营造一个规范的互联网信息发布环境.
作者:陈虹;陈玉文;刘小元;王雷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浙江省宁波慈溪地区近期启动了药品使用超常预警机制.该文对其现状、成效、不足及完善措施进行介绍,为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参考.
作者:吴立峰;张维;褚旭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对桔梗及其伪品丝石竹、瓦草进行真伪鉴别.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等方法 .结果 三者在性状、显微及理化方面有明显不同.结论 桔梗及伪品丝石竹、瓦草可通过简便方法 鉴别真伪,临床用药时应注意区别,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陈优芬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塞通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收集到的由血塞通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例药品不良反应中.由血塞通注射液引起的43例(95.56%);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35.19%),其次是全身性损害(31.48%);大都由静脉给药途径所致(95.56%);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多(44.44%).结论 临床应重视血塞通所致药品不良反应,尽量减少合并用药,注意用药剂量以及稀释用液的选择,建议完善药品说明书.
作者:邹薇;徐月萍;吴海雯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测定银杏叶片中砷盐的方法 .方法 采用氢氧化钙法对样品中的有机物进行破坏,再用古蔡氏法测定砷盐含量.结果 氯氧化钙法能够准确地测出银杏叶片中的砷盐.结论 该方法 准确,重现性好,空白试剂无干扰,可用于银杏叶片中砷盐的测定.
作者:张志虎;高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海南广藿香青枯病病原茵的分布情况.方法 从地域、植株方面,按随机采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与结论 在海南省万宁市,广藿香青枯病的平均发病率为16.68%,病原菌的分布没有地域选择性和植物器官选择性.
作者:杨春雨;张争;魏建和;冯锦东;甘炳春;杨新全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