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磊;孟锐;张跃
该文阐述了临床药学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该校从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手段、改变考核方式、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
作者:何丹;李勤耕;范琦;赵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HPLC-ESI-MS)法分析盐酸地芬尼多中的相关物质.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0.5 moi/L三乙胺(用冰醋酸调pH至4.0)-甲醇(40:60),流速为1 mL/min;ZMD Micromass电喷雾质谱仪,离子源为ESI,检出模式为正离子检测,电源电压为3.0 kV,电喷雾接口干燥气(N2)流速为320L/h,离子源温度为250 ℃.结果 得到了样品总离子流以及选择离子流相应色谱峰的ESI-MS质谱图,初步鉴定出盐酸地芬尼多中的主要相关物质1,1-二苯基-4-哌啶-1-丁烯盐酸盐.结论 检测结果 为研究盐酸地芬尼多中相关物质的来源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张西如;曹风习;姜建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改进硫糖铝片含量测定中指示剂的使用与方法 .方法 滤除辅料,利用指示荆控制酸度.结果 改进方法 的含量测定结果 稳定,操作过程严谨,滴定终点明显,准确性高.结论 改进方法 方便、准确,可作为替代方法 .
作者:鉏瑛;堵伟锋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2007年至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69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9例ADR中以60岁及以上年龄段发生率高(34.4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引发ADR多(59.48%),口服药次之(32.71%);ADR涉及药品155种,以抗感染药物为主(48.75%);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多为皮肤及附件137例(37.13%),其次为消化系统56例(15.18%):新的或严重的ADR 28例(10.41%).结论 应重视和加强ADR的监测,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郭小兰;谭丽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考辨冬葵子和苘麻子混用的原因.方法 利用古今医藉对冬葵子和苘麻子的来源、性味、功能进行考证.结果 两者为不同药物,其混用现象系考证不周、人为因素所致.结论 冬葵予和苘麻子为两种不同药物,性味、功效明显不同,不能混用.
作者:阮肖平;陆维承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款冬花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结果 不同产地款冬花微量元素的含量有显著差异,以陇西栽培品含量高.结论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量微量元素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可行,可用款冬花的质量研究.
作者:吕培霖;李硕;李成义;郑明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长寿长乐口服液的薄层鉴别方法 .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长寿长乐口服液中枸杞子、菟丝子、桑椹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层析色谱中均能检出枸杞子、菟丝子、桑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建立的TLC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分离度重现性好,可用于长寿长乐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锦红;吴朦俊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促进中药材炮制辅料米泔水的合理使用.方法 介绍米泔水炮制药材的历史、方法 及应用.结果 米泔水主要用于浸泡含挥发油较多的药材,可以增强药材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提高药材煎出效果.结论 应尽快制定中药材炮制辅料米泔水的国家标准,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鄢连和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生发胶囊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次,同时口服自制生发胶囊1.5 g/次,均3次/d,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仅口服生发胶囊.两组局部均同时行梅花针叩刺.结果 治疗组痊愈16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痊愈10例,总有效率7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中药可作为斑秃治疗的有效药物选择.
作者:董玲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为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规范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秩序,保障保健食品质量安全和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印发通知,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的检查内容和检查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丹七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对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丹七片中丹参酚酸B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Hypersil C18柱(250 mm×4.0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5%甲酸溶液(35:65),检测波长286 nm.结果 TLC法检出了三七特征斑点;丹参酚酸B进样量在0.114~5.6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98.38%,RSD=1.69%(n=6).结论 该方法 简便、稳定、可靠,可作为丹七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
作者:廖名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该文从浙贝母和土贝母的来源、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鉴别,说明两者在临床调剂中不可混用.
作者:邬科;卢立琼 刊期: 2010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浙江省宁波慈溪地区近期启动了药品使用超常预警机制.该文对其现状、成效、不足及完善措施进行介绍,为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参考.
作者:吴立峰;张维;褚旭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该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中药出口的现状,并针对出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中药出口的建议.
作者:窦昊;高志成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参考Mofisky-Green(MG)测评表进行药物治疗遵医行为评判,对依从性影响因素作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00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好者占31.67%(190/600),依从性差占68.33%(4lO/600).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1个因素影响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高血压知识认知程度、年龄、医疗费支付方式、药物不良反应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取决于诸多因素.可通过健康教育,强调中青年患者简单化、个体化给药,并加强家庭支持与监督,加强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信息沟通,结合经济情况制订治疗方案等措施提高药物治疗遵医行为.
作者:周继旺;季乃军;童丽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医药研发外包的收益和风险,为医药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文献查阅法和对比法.结果与结论 医药研发外包的收益为调整企业结构、提高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风险为易依赖外包商、失去创新能力、流失和泄漏核心技术等.
作者:郭莹;钱姗姗;刘皓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考察毛脉酸模果实不同部位中大黄素及白藜芦醇的含量,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大黄素及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 毛脉酸模一等种子的大黄素及白藜芦醇含量均高于二、三等种子,大黄素在花被片中含量较高,白藜芦醇在一等种子中含量较高.结论 在生产中,选择果实入药较种子更经济、简便.
作者:金桂花;韩映晨;徐莲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肾愈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愈颗粒,对照组90例予常规治疗,均为3个疗程,每个疗程15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8.89%,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愈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王文森;孙洁;刘顺良;王书杰;尹晓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塞通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收集到的由血塞通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例药品不良反应中.由血塞通注射液引起的43例(95.56%);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35.19%),其次是全身性损害(31.48%);大都由静脉给药途径所致(95.56%);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多(44.44%).结论 临床应重视血塞通所致药品不良反应,尽量减少合并用药,注意用药剂量以及稀释用液的选择,建议完善药品说明书.
作者:邹薇;徐月萍;吴海雯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