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燕
药源性尖端扭转性室速(TdP)是主要的获得性TdP之一,临床发病率较低,但致死性高.药物阻断I<,kr>引起QT间期延长是药源性TdP的重要机制;女性、电解质平衡紊乱、心脏及脑损伤等基础疾病、同时应用可延长QT间期的多种药物、代谢竞争引起药物蓄积是TdP的易感因素;引起TdP的常见药物有Ⅰa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组胺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西沙必利、三氧化二砷、美沙酮等药物;药源性TdP治疗措施包括停用可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静脉给予硫酸镁治疗,血钾应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给予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作者:蒋桔泉;丁世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盆炎宁对苯酚胶浆致大鼠输卵管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双侧输卵管内注射苯酚胶浆造成大鼠输卵管炎症模型,7 d后灌胃给予盆炎宁治疗28 d.结果 模型组大鼠有病理组织学异常病变,子宫卵巢脏体比值显著增加,输卵管通畅率显著减小;盆炎宁治疗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子宫病理改变,子宫卵巢脏体比值显著减小,榆卵管通畅率显著增加.结论 采用苯酚胶浆注入双侧输卵管内造成大鼠输卵管炎症模型是成功而可行的;盆炎宁对苯酚胶浆致大鼠输卵管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张小丽;张静云;范引科;陈瑞明;王德华;谢人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该文介绍了厄他培南的合成路线.可用不同的路线合成含有不同保护基的厄他培南侧链,再由培南母核MAP和厄他培南侧链反应得到厄他培南.
作者:宋伟国;夏艳;方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医院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 对收集到的299例ADR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99例ADR报告中涉及抗微生物药物的有137例(45.82%),涉及中药制剂的有74例(24.75%);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发生ADR多,高达64.21%;ADR累及人体多个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28.76%).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ADR监测,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
作者:张利平;吴海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腹部创伤患者的全程一体化诊治经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130例腹部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结论 整体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创伤急救模式,早期准确的伤情评估及液体复苏,尽快地明确诊断和确定性手术,合理运用损伤控制学,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晓萍;何盛琴;屈纪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应用排队系统合理安排门诊药房的领药窗口数量,均匀分配取药患者,可实现有序取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作者:王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9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96例)在应用甘利欣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疗程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6周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指标恢复等方面明显好转(P<0.05).结论 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特别是对肝细胞实质损伤的修复,降低黄疸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提高血清白蛋白,还原型谷胱甘肽作用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袁柳明;吴炜;包雪芬;周益峰;赵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探讨其赔偿机制.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发生的29例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于各年龄层,21例患者经及时治疗后好转,7例病情加重,1例有后遗症,导致的医疗费用支出平均达8 491.95元,支付类别近一半为自费.结论 药物不良反应难以避免,在加强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同时,亟待建立相应的赔偿机制,以维护患者的利益.
作者:许建平;王明丽;钱春艳;刘莺;薛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分化程度的胃腺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的敏感性.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分别处理低分化和中分化胃腺癌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药物对胃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分别对2种胃腺癌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中分化的胃腺癌细胞对2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均明显高于低分化的胃腺癌细胞.结论 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对胃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同,不同分化程度的胃腺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的敏感性也有不同.
作者:华彬;魏润新;钱南萍;尤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医院制剂治偏痛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川芎和香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刺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样品的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川芎和香附;芍药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50~5.00 m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7%,RSD=1.50%(n=6).结论 所用方法 简便可行、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很好地控制治偏痛胶囊的内在质量.
作者:陈丽贞;何作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祛痹舒肩丸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pH至4.0)-乙腈(80∶20),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 延胡索乙素进样量在0.080 0~0.800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4%,RSD为1.94%(n=6).结论 HPLC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祛痹舒肩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申强;陈燕忠;吕竹芬;庄义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3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 ,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方法 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茶碱的谷浓度.结果 30例中,血药浓度小于5 μg/mL 4例,5~10 μg/mL 14例;10~20 μg/mL 6例;20~30 μg/mL 5例:大于35 μg/mL 1例.结论 老年COPD患者选用氨茶碱治疗个体差异大,临床使用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联合患者生理、病理、用药等影响因素合理选择给药方式.
作者:蔡林;吴雪;龚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国产伊曲康唑(易启康)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寻求有效而经济的治疗手段.方法 120例甲真菌病患者每天口服易启康2次,每次200 mg,连用7 d,停药21 d为1个疗程.指甲真菌病患者用药2个疗程,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真菌病伴皮肤感染真菌病患者用药3个疗程,分别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52例指甲真菌病患者临床痊愈率为90.38%,68例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真菌病伴皮肤感染真菌病患者临床痊愈率为83.82%,伴皮肤真菌感染者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6%和9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结论 易启康短期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疗程短、疗效高、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而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天王补心丸中丹参与桔梗两味药共同煎煮时所产生的化学成分变化情况.方法 分别制备桔梗单煎液、丹参单煎液、丹参和桔梗混煎液、丹参和桔梗单煎后混合液4个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别建立色谱图并比较其差异,测定样品中丹参素钠的含量.结果 丹参和桔梗混煎液的色谱峰数目明显多于丹参和桔梗单煎后混合液,丹参素钠的含量前者为0.20%,后者为0.11%.结论 丹参与桔梗配伍后,共同煎煮过程中化学成分发生了一些变化,不等同于单味药材煎煮后化学成分的简单相加.
作者:李外;耿中玉;刘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提升基层医院药剂科的服务水平.方法 通过对该院药学服务工作现状和潜力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基层医院药学服务的设想.结果 与结论 通过组建临床药学服务机构、专职药师下临床、尝试开展临床药理学工作等措施,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水平定能提高.
作者:姜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异位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4年9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8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胺碘酮,时照组根据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分别使用维拉帕米、利多卡因、西地兰,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72%,对照组为69.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胺碘酮适用范围宽,疗效确切,副作用轻,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应用甲砜霉素.方法 收集门诊甲砜霉素处方共560张,按<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和要求,从处方书写、药物联用情况和临床各科室使用情况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甲砜霉素的处方书写存在不规范现象,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情况.结论 甲砜霉素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故临床应用需慎重.
作者:徐道英;赵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治疗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52例儿童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应用齐拉西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症状量表(TESS)及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总有效率达88.46%,治疗后PANSS总分显著下降;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静坐不能、焦虑兴奋、头痛、失眠,对体重和泌乳素水平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谭素仙;邵翠萍;王建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康妇炎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香附、当归、川芎、苍术、延胡索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定性鉴别专属性强;定量分析分离度好,且阴性无干扰,芍药苷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687 5~4.125 0 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0.52%(n=6).结论 所用方法 简便易行,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康妇炎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静波;郭力;曾冬;邹一可;陈佳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肝速康胶囊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0∶20),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35℃.结果 齐墩果酸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323 2~1.939 2 μg(r=0.999 6,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4%,RSD为0.70%(n=6).结论 HPLC法简单可行、结果 可靠,可用于控制肝速康胶囊的内在质量.
作者:林瑞群;姚五湖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