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黎星;王惠卿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术后尿崩症及电解质紊乱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50例颅咽管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尿崩症及电解质紊乱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在术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各种并发症,经补液、应用垂体后叶素等个体化治疗和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临床痊愈出院49例,死亡1例.结论 手术操作是减少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对并发症的处理应进行个体化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尿量、中心静脉压、血钠、尿钠及血、尿渗透压的变化.
作者:杨贵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应用甲砜霉素.方法 收集门诊甲砜霉素处方共560张,按<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和要求,从处方书写、药物联用情况和临床各科室使用情况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甲砜霉素的处方书写存在不规范现象,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情况.结论 甲砜霉素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故临床应用需慎重.
作者:徐道英;赵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针治疗癌症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癌症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针静脉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有效率为82.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静脉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针是治疗癌症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措施.
作者:葛家华;张玉莲;何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祛痹舒肩丸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pH至4.0)-乙腈(80∶20),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 延胡索乙素进样量在0.080 0~0.800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4%,RSD为1.94%(n=6).结论 HPLC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祛痹舒肩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申强;陈燕忠;吕竹芬;庄义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3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 ,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方法 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茶碱的谷浓度.结果 30例中,血药浓度小于5 μg/mL 4例,5~10 μg/mL 14例;10~20 μg/mL 6例;20~30 μg/mL 5例:大于35 μg/mL 1例.结论 老年COPD患者选用氨茶碱治疗个体差异大,临床使用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联合患者生理、病理、用药等影响因素合理选择给药方式.
作者:蔡林;吴雪;龚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清利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当归、赤芍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TLC法能检出当归、赤芍;黄芩苷进样量在0.816 0~4.08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n=5),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0.24%(n=6).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 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清利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秦丽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通过聚酰胺柱层析分离划段得到美洲大蠊醇提物的不同部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对所得部位进行体外肿瘤细胞毒性测试.结果 多个部位样品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小于10 μg/mL.结论 美洲大蠊提取物中确实存在具有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物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何正春;王晓雨;杨雷香;赵昱;刘光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控制医院制剂三痹消痛酒的质量,确保临床疗效.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白芍和三七,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TLC法能明显检出白芍和三七;芍药苷进样量在0.325~0.97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 285 667.905 X+5 122.262 1,r=0.999 99(n=5),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0.47%(n=6).结论 所用定性定量方法 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较好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陈巧谋;刘传统;祁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9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96例)在应用甘利欣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疗程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6周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指标恢复等方面明显好转(P<0.05).结论 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特别是对肝细胞实质损伤的修复,降低黄疸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提高血清白蛋白,还原型谷胱甘肽作用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袁柳明;吴炜;包雪芬;周益峰;赵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重庆地区医院用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6-2007年重庆18家医院药品消耗数据(包括药品类别、名称、金额、生产厂家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药品销售总金额较2006年增长了68.66%;14大类药品销售金额排序没有明显变化,抗菌药物稳居首位;销售金额前15位药品中抗感染药物增长了35.21%;进口药品逐渐被国产药品替代.结论 应加强用药的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刁幼华;孙传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肠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术后有残留病灶或复发转移有可测量病灶的晚期胃肠癌患者33例,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 mg/m2;口服卡培他滨2 500 mg/m2,分早晚2次服用,第1~14天,3周为一疗程.结果 33例患者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0例,疾病稳定10例,疾病进展8例,近期有效率为45.45%,中位生存期(MST)13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8.1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多为Ⅰ~Ⅱ度.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柳淑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异位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4年9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8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胺碘酮,时照组根据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分别使用维拉帕米、利多卡因、西地兰,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72%,对照组为69.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胺碘酮适用范围宽,疗效确切,副作用轻,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太子参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00 mg/kg制作糖尿病模型,观察太子参多糖不同剂量(1.2,0.6,0.3 g/kg)时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太子参多糖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一般状况,延缓体重下降,降低空腹血糖,降低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但不影响胰岛素水平.结论 太子参多糖对糖尿病大鼠有显著治疗作用.
作者:夏伦祝;徐先祥;张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分析骨科病房3年来临床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骨科病房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CNS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间骨科病房共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细菌850株,其中CNS 275株,分离率高,占到细菌分离总数的32.35%;CNS对a-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苷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四环素类、糖肽类对其仍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其中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保持着高的敏感率.结论 CNS耐药率日渐增高,且多重耐药菌较普遍,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非常重要.
作者:陈海滨;单文治;周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良姜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HPLC-FP)分离的优化条件.方法 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考察高良姜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提取物在不同梯度洗脱条件下的分离情况.结果 优选出的高良姜HPLC-FPs分离条件,可使高良姜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提取物中各组分达到较好分离,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好.结论 该色谱分离条件可用于高良姜药材HPLC-FPs的分离.
作者:刘晓东;闫明;张兰兰;霍仕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尿毒清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ODS-2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柱温为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量2.8 L/min.结果 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627 6~3.922 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7.45%,RSD为3.44%(n=6).结论 HPLC-ELSD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尿毒清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
作者:邹剑成;周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患者,女,88岁,因呼吸困难2 d于2008年6月2日入住心内科.患者入院前1 d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伴头晕、恶心、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无发热、心悸、胸痛、胸闷,无腹痛、腹泻,当地医院胸部X线摄片提示肺部感染.后至我院急诊,予注射用阿奇霉素0.5 g静脉滴注,1次/d,症状无明显缓解.
作者:杨曦;朱曼;孙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清解合剂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75∶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45 ℃.结果 大黄素与大黄酚进样量分别在21.12~105.6 ng和29.28~146.4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3%和98.43%,RSD分别为0.87%和0.71%(n=6).结论 RP-HPLC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干扰小、结果 可靠,可用于清解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焦志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酮康唑尿素乳膏中酮康唑和倍他米松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2 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至7.4)-甲醇-乙腈(30∶65∶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9 nm.结果 酮康唑和倍他米松分离良好,不受辅料干扰;酮康唑与倍他米松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是163.1~1 631 mg/L(r=1.000 0,n=7)和3.942~38.82 mg/L(r=0.999 9,n=7),方法 的精密度日内RSD分别为0.83%和0.51%,日间RSD分别为1.22%和0.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8%和100.58%,RSD分别为0.94%和0.75%(n=9).结论 用HPLC法测定复方酮康唑尿素乳膏中酮康唑和倍他米松的含量,方法 简便,结果 准确可靠.
作者:郑金琪;郑国钢;王峰;谭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以降脂中草药为主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制作SD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于给药第7天及第14天时分别测定血糖,第14天时测定血清胰岛素及C-肽含量.结果 自制降脂方高、中剂量降血糖效果显著,高剂量还能明显升高血清胰岛素和C-肽含量.结论 自制降脂方对STZ致大鼠糖尿病模型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和胰岛保护作用.
作者:吴碧兰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