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桂英;王建英;陈培继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应用甲砜霉素.方法 收集门诊甲砜霉素处方共560张,按<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和要求,从处方书写、药物联用情况和临床各科室使用情况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甲砜霉素的处方书写存在不规范现象,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情况.结论 甲砜霉素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故临床应用需慎重.
作者:徐道英;赵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清解合剂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75∶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45 ℃.结果 大黄素与大黄酚进样量分别在21.12~105.6 ng和29.28~146.4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3%和98.43%,RSD分别为0.87%和0.71%(n=6).结论 RP-HPLC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干扰小、结果 可靠,可用于清解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焦志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临床观察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4.44%,对照组为60.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向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盆炎宁对苯酚胶浆致大鼠输卵管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双侧输卵管内注射苯酚胶浆造成大鼠输卵管炎症模型,7 d后灌胃给予盆炎宁治疗28 d.结果 模型组大鼠有病理组织学异常病变,子宫卵巢脏体比值显著增加,输卵管通畅率显著减小;盆炎宁治疗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子宫病理改变,子宫卵巢脏体比值显著减小,榆卵管通畅率显著增加.结论 采用苯酚胶浆注入双侧输卵管内造成大鼠输卵管炎症模型是成功而可行的;盆炎宁对苯酚胶浆致大鼠输卵管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张小丽;张静云;范引科;陈瑞明;王德华;谢人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基层医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浙江省缙云县人民医院应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病历,对处方诊断、给药途径、单次用量和给药频率等进行采集,与药品说明书相关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调查病历400份,中药注射剂功能主治符合率为76.6%;临床用药过程中无过量使用现象,但高限剂量使用占44.39%;医嘱单次用药的规范率为79.7%,给药频率规范率为79.8%,稀释剂合理性规范率为50.5%.结论 基层医院住院患者的中药注射剂应用存在与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用法用量不符的现象,应该严格按说明书的规定使用药品.
作者:卢美娇;梅泽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3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 ,将120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治疗第1周,3组均给予HP根除三联方案;第2~6周,A组口服国产雷贝拉唑(瑞波特,每次10 mg,每天1次),B组口服瑞巴派特纽予瑞巴派特(膜固思达,每次100 mg,每天3次),C组口服雷贝拉唑(每次10 mg,每天1次)联合瑞巴派特(100 mg/次,每天3次).结果 疗程结束后3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性改善,A组、C组比B组显著(P<0.05);第6周末复查胃镜,镜下黏膜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C组组织学炎症消退均比A组明显.结论 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比两药单用能更好地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炎症消退,溃疡愈合质量更高.
作者:朱雅碧;汪望月;陈光兰;黎红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血浆中奥扎格雷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用于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采用Diamonsil-C18柱(200 mm×4.6 mm,5 μm),以甲醇-1%冰醋酸(8∶92)为流动相,测定6只Wistar大鼠单剂量灌胃给予奥扎格雷后不同时刻血浆中奥扎格雷的质量浓度,并由此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大鼠灌胃给予奥扎格雷后,血浆中的达峰时间(tmax)为(42.5±6.1)min,峰浓度(Cmax)为(6.02±0.97)μg/mL,半衰期(t1/2)为(42.9±11.5)min,0~t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473.8±88.5)μg· min/mL,0~∞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495.1±96.3)μg· min/mL.结论 HPLC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奥扎格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颜琳琦;金瓯;郭兴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妇科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对患者用自控镇痛泵后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腹胀等情况.结果 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观察组为24 h,对照组为48 h(P<0.01);观察组腹胀、恶心、呕吐5例,对照组腹胀12例(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很大影响,可使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显著减少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何翔;舒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通过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文献的检索与查阅,全面综述了半夏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方面的药学研究现状.
作者:葛秀允;吴皓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以降脂中草药为主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制作SD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于给药第7天及第14天时分别测定血糖,第14天时测定血清胰岛素及C-肽含量.结果 自制降脂方高、中剂量降血糖效果显著,高剂量还能明显升高血清胰岛素和C-肽含量.结论 自制降脂方对STZ致大鼠糖尿病模型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和胰岛保护作用.
作者:吴碧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促进门诊医疗水平提高,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法 在做好调剂工作的基础上,向门诊医、护、患提供药学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结果 门诊处方合格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患者用药依从性等明显提高,药师的临床药学服务能力显著加强.结论 门诊药房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需求引导的药学服务,可有效促进医疗质量提高.
作者:由志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控制医院制剂三痹消痛酒的质量,确保临床疗效.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白芍和三七,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TLC法能明显检出白芍和三七;芍药苷进样量在0.325~0.97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 285 667.905 X+5 122.262 1,r=0.999 99(n=5),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0.47%(n=6).结论 所用定性定量方法 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较好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陈巧谋;刘传统;祁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祛痹舒肩丸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pH至4.0)-乙腈(80∶20),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 延胡索乙素进样量在0.080 0~0.800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4%,RSD为1.94%(n=6).结论 HPLC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祛痹舒肩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申强;陈燕忠;吕竹芬;庄义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苯环喹溴铵喷鼻剂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作用.方法 通过鼻黏膜给药,以Bliss法求出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以LD50的1/100,1/200;1/400作为大(3.00 mg/kg)、中(1.50 mg/kg)、小(0.75mg/kg)剂量,另设溶刺对照组,观察药物对大鼠的慢性毒性作用.结果 大鼠鼻黏膜给药的LD50为300.38 mg/kg,95%可信限为263.58~342.31 mg/kg;各剂量组大鼠连续经鼻给药6个月,其一般体征、精神状态、毛发、体重、脏器系数、肾功能、肝功能、血液生化、血液学、大体解剖、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毒性发生.用药期间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某些观察指标有些异常,但停药2周后均恢复.结论 苯环喹溴铵喷鼻剂连续给药6个月,在设定剂量下,大、中剂量有一定的毒性反应出现,小剂量则无明显改变.
作者:李正;陈小平;李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清利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当归、赤芍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TLC法能检出当归、赤芍;黄芩苷进样量在0.816 0~4.08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n=5),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0.24%(n=6).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 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清利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秦丽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小儿外伤性肝破裂的急诊手术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小儿外伤性肝破裂的急诊手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配合要点.结果 16例患儿除1例因合并颅脑外伤死亡外,其余15例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 小儿外伤性肝破裂一旦有手术指征,在抗休克的同时应及早手术,缩短肝脏受损至肝脏有效止血的时间,要求手术室护士要有非常娴熟的手术配合技能,并且有在手术中应对大出血等紧急情况的配合能力,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提供保障.
作者:胡珍芬;陶海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谷维素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激惹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 将61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200 mg谷维素50 mg(3次/d),对照组30例口服氟西汀20 mg(3次/d),乌灵胶囊0.66 g(3次/d),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64.52%和26.67%,90.33%和53.3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谷维素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疗效肯定.
作者:陈益友;项方羽;胡金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治疗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52例儿童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应用齐拉西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症状量表(TESS)及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总有效率达88.46%,治疗后PANSS总分显著下降;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静坐不能、焦虑兴奋、头痛、失眠,对体重和泌乳素水平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谭素仙;邵翠萍;王建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术后尿崩症及电解质紊乱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50例颅咽管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尿崩症及电解质紊乱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在术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各种并发症,经补液、应用垂体后叶素等个体化治疗和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临床痊愈出院49例,死亡1例.结论 手术操作是减少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对并发症的处理应进行个体化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尿量、中心静脉压、血钠、尿钠及血、尿渗透压的变化.
作者:杨贵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利托君治疗早产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利托君治疗早产,并以硫酸铁联合口服特布他林片为对照.结果 利托君控制子宫收缩和延长妊娠天数的效果优于硫酸镁联合特布他林,且显效时间短,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者依从性较差.结论 利托君是治疗早产的有效药物,临床上可以合理应用.
作者:王雪君;苗彩云;谢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