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及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袁超

关键词:瑞芬太尼, 麻醉, 临床应用
摘要:瑞芬太尼是新一代速效、超短效麻醉性镇痛药,为阿片μ受体激动剂.它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体内非特异性酯酶代谢、无蓄积等药理学特性,且有不良反应少、可控性强、术后恢复快、无迟发的呼吸抑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尿毒清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尿毒清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ODS-2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柱温为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量2.8 L/min.结果 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627 6~3.922 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7.45%,RSD为3.44%(n=6).结论 HPLC-ELSD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尿毒清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

    作者:邹剑成;周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银尔舒治疗细菌性阴道病30例

    目的 观察银尔舒(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Ⅰ型)治疗细菌性阴道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细菌性阴道病门诊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银尔舒、甲硝唑片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银尔舒组为100%,甲硝唑片组为90.0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银尔舒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明显,使用方便,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阙瑜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速康胶囊中齐墩果酸含量

    目的 建立肝速康胶囊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0∶20),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35℃.结果 齐墩果酸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323 2~1.939 2 μg(r=0.999 6,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4%,RSD为0.70%(n=6).结论 HPLC法简单可行、结果 可靠,可用于控制肝速康胶囊的内在质量.

    作者:林瑞群;姚五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奥扎格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建立测定血浆中奥扎格雷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用于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采用Diamonsil-C18柱(200 mm×4.6 mm,5 μm),以甲醇-1%冰醋酸(8∶92)为流动相,测定6只Wistar大鼠单剂量灌胃给予奥扎格雷后不同时刻血浆中奥扎格雷的质量浓度,并由此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大鼠灌胃给予奥扎格雷后,血浆中的达峰时间(tmax)为(42.5±6.1)min,峰浓度(Cmax)为(6.02±0.97)μg/mL,半衰期(t1/2)为(42.9±11.5)min,0~t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473.8±88.5)μg· min/mL,0~∞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495.1±96.3)μg· min/mL.结论 HPLC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奥扎格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颜琳琦;金瓯;郭兴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及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是新一代速效、超短效麻醉性镇痛药,为阿片μ受体激动剂.它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体内非特异性酯酶代谢、无蓄积等药理学特性,且有不良反应少、可控性强、术后恢复快、无迟发的呼吸抑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

    作者:袁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的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伴肝转移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求达到切缘阴性(RO切除)且保证足够的术后残余肝脏体积,可同期切除.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患者生存率,FOLFOX方案是一线化疗方案,联合分子靶向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姚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青藤碱脂质体缓释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盐酸青藤碱脂质体缓释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Spherisorb ODS C18柱(1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钾(55∶45),检测波长为263 nm.结果 盐酸青藤碱溶液质量浓度在6.520~65.2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n=6),平均回收率为99.34%,RSD=0.18%(n=6).结论 所建立的HPLC法无内源性物质干扰,方法 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朱兰寸;马廷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针治疗癌症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针治疗癌症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癌症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针静脉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有效率为82.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静脉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针是治疗癌症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措施.

    作者:葛家华;张玉莲;何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良姜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目的 探讨高良姜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HPLC-FP)分离的优化条件.方法 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考察高良姜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提取物在不同梯度洗脱条件下的分离情况.结果 优选出的高良姜HPLC-FPs分离条件,可使高良姜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提取物中各组分达到较好分离,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好.结论 该色谱分离条件可用于高良姜药材HPLC-FPs的分离.

    作者:刘晓东;闫明;张兰兰;霍仕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方法

    通过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文献的检索与查阅,全面综述了半夏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方面的药学研究现状.

    作者:葛秀允;吴皓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康妇炎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康妇炎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香附、当归、川芎、苍术、延胡索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定性鉴别专属性强;定量分析分离度好,且阴性无干扰,芍药苷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687 5~4.125 0 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0.52%(n=6).结论 所用方法 简便易行,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康妇炎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静波;郭力;曾冬;邹一可;陈佳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天王补心丸中丹参与桔梗配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天王补心丸中丹参与桔梗两味药共同煎煮时所产生的化学成分变化情况.方法 分别制备桔梗单煎液、丹参单煎液、丹参和桔梗混煎液、丹参和桔梗单煎后混合液4个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别建立色谱图并比较其差异,测定样品中丹参素钠的含量.结果 丹参和桔梗混煎液的色谱峰数目明显多于丹参和桔梗单煎后混合液,丹参素钠的含量前者为0.20%,后者为0.11%.结论 丹参与桔梗配伍后,共同煎煮过程中化学成分发生了一些变化,不等同于单味药材煎煮后化学成分的简单相加.

    作者:李外;耿中玉;刘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我院29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 对收集到的299例ADR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99例ADR报告中涉及抗微生物药物的有137例(45.82%),涉及中药制剂的有74例(24.75%);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发生ADR多,高达64.21%;ADR累及人体多个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28.76%).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ADR监测,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

    作者:张利平;吴海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清利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清利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当归、赤芍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TLC法能检出当归、赤芍;黄芩苷进样量在0.816 0~4.08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n=5),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0.24%(n=6).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 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清利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秦丽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伊曲康唑间隙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120例

    目的 观察国产伊曲康唑(易启康)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寻求有效而经济的治疗手段.方法 120例甲真菌病患者每天口服易启康2次,每次200 mg,连用7 d,停药21 d为1个疗程.指甲真菌病患者用药2个疗程,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真菌病伴皮肤感染真菌病患者用药3个疗程,分别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52例指甲真菌病患者临床痊愈率为90.38%,68例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真菌病伴皮肤感染真菌病患者临床痊愈率为83.82%,伴皮肤真菌感染者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6%和9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结论 易启康短期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疗程短、疗效高、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而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慢性肾脏病妊娠患者先兆子痫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妊娠先兆子痫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妊娠风险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妊娠前已患慢性肾脏病的孕妇资料,按是否发生先兆子痫分为先兆子痫组(30例)和对照组(45例),比较各项临床指标,用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间在妊娠年龄、原发病类型、妊娠前及妊娠20周后血压及蛋白尿水平、妊娠20周后血尿酸水平上有明显差别.结论 非适龄妊娠、妊娠前慢性肾脏病控制欠佳以及免疫性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或狼疮性肾炎)是发生先兆子痫的危险因素,这类孕妇若在妊娠20周后发生2级以上的高血压和蛋白尿翻倍,且伴有血尿酸水平增加,则高度提示发生先兆子痫的可能.

    作者:李宁;余荣杰;吴雄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治偏痛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医院制剂治偏痛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川芎和香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刺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样品的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川芎和香附;芍药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50~5.00 m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7%,RSD=1.50%(n=6).结论 所用方法 简便可行、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很好地控制治偏痛胶囊的内在质量.

    作者:陈丽贞;何作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3株消化系统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研究

    目的 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通过聚酰胺柱层析分离划段得到美洲大蠊醇提物的不同部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对所得部位进行体外肿瘤细胞毒性测试.结果 多个部位样品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小于10 μg/mL.结论 美洲大蠊提取物中确实存在具有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物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何正春;王晓雨;杨雷香;赵昱;刘光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吡罗昔康涂膜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吡罗昔康涂膜剂,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选用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成膜材料制备吡罗昔康涂膜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吡罗昔康含量.结果 吡罗昔康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0.0~90.0 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为0.56%(n=6).结论 该制剂性质稳定,质控方法 可行,能达到质量控制要求.

    作者:张红;刘宾;何伟雄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自制降脂方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

    目的 探讨以降脂中草药为主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制作SD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于给药第7天及第14天时分别测定血糖,第14天时测定血清胰岛素及C-肽含量.结果 自制降脂方高、中剂量降血糖效果显著,高剂量还能明显升高血清胰岛素和C-肽含量.结论 自制降脂方对STZ致大鼠糖尿病模型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和胰岛保护作用.

    作者:吴碧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