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峰;邓岩辉;孟祥军
目的 建立盐酸青藤碱脂质体缓释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Spherisorb ODS C18柱(1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钾(55∶45),检测波长为263 nm.结果 盐酸青藤碱溶液质量浓度在6.520~65.2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n=6),平均回收率为99.34%,RSD=0.18%(n=6).结论 所建立的HPLC法无内源性物质干扰,方法 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朱兰寸;马廷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针治疗癌症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癌症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针静脉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有效率为82.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静脉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针是治疗癌症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措施.
作者:葛家华;张玉莲;何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瑞芬太尼是新一代速效、超短效麻醉性镇痛药,为阿片μ受体激动剂.它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体内非特异性酯酶代谢、无蓄积等药理学特性,且有不良反应少、可控性强、术后恢复快、无迟发的呼吸抑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
作者:袁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太子参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00 mg/kg制作糖尿病模型,观察太子参多糖不同剂量(1.2,0.6,0.3 g/kg)时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太子参多糖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一般状况,延缓体重下降,降低空腹血糖,降低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但不影响胰岛素水平.结论 太子参多糖对糖尿病大鼠有显著治疗作用.
作者:夏伦祝;徐先祥;张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治疗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52例儿童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应用齐拉西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症状量表(TESS)及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总有效率达88.46%,治疗后PANSS总分显著下降;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静坐不能、焦虑兴奋、头痛、失眠,对体重和泌乳素水平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谭素仙;邵翠萍;王建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痛(RVV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妇科门诊RVVC患者270例,随机均分为A,B,C 3组,均于睡前清洗外阴后阴道给药,A组采用双唑泰软膏(隔日1次,4次为1个疗程),B组采用凯妮汀(1片为1个疗程),C组采用制霉菌素栓剂(每晚1次,10 d为1个疗程),3组患者均再巩固治疗3个疗程.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8.89%,明显高于B组(60.00%)和C组(48.89%),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RVVC的治疗首选双唑泰软膏.
作者:杨黎星;王惠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医院制剂治偏痛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川芎和香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刺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样品的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川芎和香附;芍药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50~5.00 m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7%,RSD=1.50%(n=6).结论 所用方法 简便可行、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很好地控制治偏痛胶囊的内在质量.
作者:陈丽贞;何作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控制医院制剂三痹消痛酒的质量,确保临床疗效.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白芍和三七,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TLC法能明显检出白芍和三七;芍药苷进样量在0.325~0.97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 285 667.905 X+5 122.262 1,r=0.999 99(n=5),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0.47%(n=6).结论 所用定性定量方法 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较好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陈巧谋;刘传统;祁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分化程度的胃腺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的敏感性.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分别处理低分化和中分化胃腺癌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药物对胃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分别对2种胃腺癌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中分化的胃腺癌细胞对2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均明显高于低分化的胃腺癌细胞.结论 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对胃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同,不同分化程度的胃腺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的敏感性也有不同.
作者:华彬;魏润新;钱南萍;尤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妇科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对患者用自控镇痛泵后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腹胀等情况.结果 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观察组为24 h,对照组为48 h(P<0.01);观察组腹胀、恶心、呕吐5例,对照组腹胀12例(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很大影响,可使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显著减少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何翔;舒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通过聚酰胺柱层析分离划段得到美洲大蠊醇提物的不同部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对所得部位进行体外肿瘤细胞毒性测试.结果 多个部位样品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小于10 μg/mL.结论 美洲大蠊提取物中确实存在具有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物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何正春;王晓雨;杨雷香;赵昱;刘光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3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 ,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方法 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茶碱的谷浓度.结果 30例中,血药浓度小于5 μg/mL 4例,5~10 μg/mL 14例;10~20 μg/mL 6例;20~30 μg/mL 5例:大于35 μg/mL 1例.结论 老年COPD患者选用氨茶碱治疗个体差异大,临床使用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联合患者生理、病理、用药等影响因素合理选择给药方式.
作者:蔡林;吴雪;龚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苯环喹溴铵喷鼻剂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作用.方法 通过鼻黏膜给药,以Bliss法求出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以LD50的1/100,1/200;1/400作为大(3.00 mg/kg)、中(1.50 mg/kg)、小(0.75mg/kg)剂量,另设溶刺对照组,观察药物对大鼠的慢性毒性作用.结果 大鼠鼻黏膜给药的LD50为300.38 mg/kg,95%可信限为263.58~342.31 mg/kg;各剂量组大鼠连续经鼻给药6个月,其一般体征、精神状态、毛发、体重、脏器系数、肾功能、肝功能、血液生化、血液学、大体解剖、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毒性发生.用药期间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某些观察指标有些异常,但停药2周后均恢复.结论 苯环喹溴铵喷鼻剂连续给药6个月,在设定剂量下,大、中剂量有一定的毒性反应出现,小剂量则无明显改变.
作者:李正;陈小平;李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应用排队系统合理安排门诊药房的领药窗口数量,均匀分配取药患者,可实现有序取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作者:王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异位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4年9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8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胺碘酮,时照组根据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分别使用维拉帕米、利多卡因、西地兰,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72%,对照组为69.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胺碘酮适用范围宽,疗效确切,副作用轻,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提升基层医院药剂科的服务水平.方法 通过对该院药学服务工作现状和潜力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基层医院药学服务的设想.结果 与结论 通过组建临床药学服务机构、专职药师下临床、尝试开展临床药理学工作等措施,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水平定能提高.
作者:姜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有关物质和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有关物质,固定相为聚合阴离子树脂(Waters IC PAK,5 cm×4.6 mm),流动相为邻苯二甲酸氢钾-1 mol/L硝酸溶液,检测波长为290 mm,流速为1.4 mL/min,柱温为25℃;采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膦甲酸钠注射液的含量.结果 膦甲酸钠质量浓度在0.24~0.36 mg/mL时与吸收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100.06%,RSD=0.95%(n=9).结论 所用方法 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有关物质和含量的测定.
作者:江海峰;邓岩辉;孟祥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盆炎宁对苯酚胶浆致大鼠输卵管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双侧输卵管内注射苯酚胶浆造成大鼠输卵管炎症模型,7 d后灌胃给予盆炎宁治疗28 d.结果 模型组大鼠有病理组织学异常病变,子宫卵巢脏体比值显著增加,输卵管通畅率显著减小;盆炎宁治疗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子宫病理改变,子宫卵巢脏体比值显著减小,榆卵管通畅率显著增加.结论 采用苯酚胶浆注入双侧输卵管内造成大鼠输卵管炎症模型是成功而可行的;盆炎宁对苯酚胶浆致大鼠输卵管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张小丽;张静云;范引科;陈瑞明;王德华;谢人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腹部创伤患者的全程一体化诊治经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130例腹部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结论 整体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创伤急救模式,早期准确的伤情评估及液体复苏,尽快地明确诊断和确定性手术,合理运用损伤控制学,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晓萍;何盛琴;屈纪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与凝血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198例患者,按Child-Pugh评分分级进行分组(A、B、C级组)并检测其血清Alb和Che水平及凝血指标,部分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以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凝血酶原时间(PT)在A、B、C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Che活性在对照组与肝硬化A级组、A级组与B级组、B级组与C级组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Che及凝血指标可作为判断肝硬化程度的有效指标,与Alb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病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招英;董志春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