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

刘颖;刘华

关键词:医学院, 双语教学, 探索
摘要:双语教学是当前社会对各高校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学校是否能够生存的关键因素;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在医学院校中怎样开展双语教学.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甘肃省乡村医务人员急诊知识状况的调查

    目的分析甘肃省部分贫困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急诊急症知识获得途径,了解各途径对此类知识掌握的有效性,探讨针对农村基层医务人员急诊急症知识培训的有效途径.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通过信函问卷、实地测试等方法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结果甘肃省贫困地区基层医务人员急诊急症知识掌握程度偏低,55.6%被调查者通过自学获得.通过专项培训的被调查者掌握的急诊知识比较准确.县、乡两级医务人员对急诊急症处理知识掌握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医务人员急诊急症防治知识获得途径单一、掌握程度不高,需要强化实践性的急诊急症防治知识的学习.

    作者:张亦兵;滕永军;王金文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子宫内膜增生与内膜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计数相关性研究

    目的此种方法是测定子宫内膜增生细胞增殖分数的有效手段,对于判断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方法应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单克隆抗体,以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2例子宫内膜标本进行测定,并与病理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各种类型的子宫内膜中PCNA的表达计数依病变的进展明显递增,子宫内膜癌组PCNA表达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及子宫内膜增生组(增殖期除外),各组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可作为临床判断良恶性子宫内膜增生的指标之一.

    作者:刘君燕;姜常勇;王静元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治疗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6例Ⅲb期及Ⅳ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NP方案化疗:去甲长春花碱(NVB)25mg/m2,iv,d1,8;顺铂(DDP)80mg/m2,iv,d1-3.21天为一周期,至少治疗两周期以上.结果总有效率为46%.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静脉炎及脱发.结论去甲长春花碱加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显,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作者:张毓升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设计与制作临床学科多媒体课件的体会

    结合有关科研课题的实践,探讨如何通过撰写脚本、收集素材,制作出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的临床学科多媒体课件.

    作者:许加宾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肝细胞性肝癌内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抗原的分布及意义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22例HCC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抗原(HBx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发现,在HCC的癌周肝组织中,HBxAg、HBcAg和HBsAg的检出率分别为68%(15/22)、41%(9/22)和73%(16/22),P>0.05;在HCC的癌组织中,HBxAg、HBcAg和HBsAg的检出率分别为45%(10/22)、9%(2/22)、5%(1/22),P<0.01.HBxAg主要分布于胞浆中,少数位于胞膜及胞核中,癌周组织较癌组织强,本结果表明HBxAg在癌周组织中的高表达与HCC的发生有密切关系,HBxAg可能通过其反式激活作用而在肝细胞癌变中起作用.

    作者:张宪云;刘金英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

    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以及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在学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作者:郭振阔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周记,让我走进学生的心灵

    1问题的提出班主任处在学生工作的前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问题是如何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使班主任工作的开展真正做到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却是一个没有穷尽的课题.

    作者:王惠群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中职护生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睡眠质量问题不仅与多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有关,而且也是多种躯体疾病、意外事故和死亡发生的高危因素.睡眠障碍不仅影响护生的心身健康,而且因睡眠质量问题可引起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记忆困难、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已引起学校管理者的关注.为了解我校护生睡眠质量现状和有关因素,我们采用匹滋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Pittsbusgh Sleep Quality Index)对我校140名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设法改进护生的睡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心身健康状态.

    作者:杨彩先;谢静;李霞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逆-顺联合引导法用于困难插管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逆-顺联合引导法用于困难插管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需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成年病人,ASA Ⅰ~Ⅲ级,Mallampati困难插管评估Ⅲ级者17例,Ⅳ级2例,术前估计为非困难插管者4例.20例直接应用逆-顺联合引导法插管;4例经盲插失败,改上法引导插管成功.结果插管成功率100%.结论逆-顺联合引导法插管法是解决困难插管危急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温文容;陆月嫦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护生临床实习前的心态调查

    就护生临床实习前对自己、学校、带教教师、患者可能担心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讨论,以便使实习指导更有针对性.

    作者:覃红艳;高清源;徐维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浅谈体育教师情感素质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和深刻的.教师可以通过情感吸引,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成为一种教学力量.尤其是体育教学,内容与场地比较复杂,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情感,一位趋于温和,理解人,友好,负责,有条不紊,富有想象力和亲切热情的教师是受学生欢迎的.如果教师的情感品质非常不好,容易生气,情绪不稳定,倔强,发怒,则很容易和学生发生冲突,激化矛盾,从而导致教学的失败.

    作者:邓四平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临床带教护生经验浅析

    临床实习是护生由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站,在实习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以后独立工作至关重要.笔者从事护理工作20余年,担任带教组长10余年,带救护生1 000余人,对如何做好带教工作有如下体会.

    作者:王秀香;李秀芹;毕金花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量化教学管理初探

    对教学质量精确而又客观地评价是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教学效果的评估,考试成绩仍然是基本的、不可缺的指标,因此,对考试成绩的统计学分析应该是目前普遍可行的量化检测方法.

    作者:严忠玲;庄延明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咪达普利对临床1型糖尿病患者肾脏保护作用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终末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日本1998年进行血液透析的30 051例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患者有10 729例(35.7%).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近年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咪达普利,可降低已有蛋白尿的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加倍的危险性,可有效减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本文对53例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咪达普利治疗进行了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章江南;林勤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中等卫生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中等卫生学校应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提高中专学生的整体素质.就当前中等卫生学校学生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对策性的探讨.

    作者:陈小芳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如何提高妇产科实验课教学效果

    妇产科技能操作实验是产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使学生接触专业操作,为将来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课不同于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它通过教师在模型上示范讲解、模拟操作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主要以模仿性思维为主,并在模仿性思维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实施方案的程序性思维.教学过程中出现手把手教过之后,很快就忘记了,更不用说到了临床后更是忘得一干二净.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技能操作学习的规律,理解不够深刻,操作不够熟练所致.只是机械模仿动作,没有理解动作的操作程序.其中的原因,除当前生源素质有所下降外,还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和教师实施的教学方法有重要关系.面对目前生源现状,如何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确保实习安全,是每位临床教师面临的问题.为了探讨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我们在妇产科实验课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现将做法总结如下.

    作者:柯美玲;童八金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正确认识和应对教师聘任制

    聘任制给教师带来了压力和危机感,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聘任制成为每一位教师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者:朱扶蓉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酸反流程度与症状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胃食管反流患者食管的酸反流位置及与症状的对应关系.方法用瑞典CTD公司引进的24小时双极pH导管(导管间距5cm固定)连续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结果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内存在不同位置的酸反流,重症状组反流位置常高达食管下端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上10cm,明显高于轻症状组.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LES上10cm发生反流时症状的对应性明显高于LES上5cm出现反流时症状的对应性(P<0.01).双极pH导管监测能更准确地反映食管酸反流程度.

    作者:马欣;张如敏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从护理学基础教学谈高职护生能力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职业知识与技能,使其具有服务社会的谋生手段.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加剧,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护理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招生人数多,如何对其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是护理系全体教师面对的一个研究课题.

    作者:王静 刊期: 2005年第15期

  • 强化护士继续教育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随着社会发展对护理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加强护士继续教育培训势在必行,本文主要论述了加强在职护士继续教育培训的意义、内容和途径.

    作者:冯峥;张志钢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