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靖;黄岚;赵晓辉;喻杨
该文介绍了原始记录的基本概念,并讨论了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几种非规范倾向.
作者:杨晓瑜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及其注射液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ailC18柱(200mm ×4.6mm,5μm),以32:68的甲醇-磷酸盐缓冲液(0.05 mol/L磷酸二氢钾,0.1%庚烷磺酸钠,用磷酸调pH至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0nm,流速1.0mL/min.结果 盐酸普鲁卡因质量浓度在40~2 0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10),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为0.28%(n=9).结论 HPLC法灵敏、专属、快速方便,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赫晓军;刘红莉;冯砚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门诊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丸)和对照组(乳癖消片)各50例,疗程为2个月经周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九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杨国清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测定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用三乙胺调pH至3.0的0.025 mol/L磷酸溶液-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1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0~2 000 μg/mL(r=0.999 9)和2.4~200 μg/mL(r=0.999 9).对乙酰氨基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3%,RSD=0.56%(n=5);咖啡因的平均回收率为102.59%,RSD=1.75%(n=5).结论 该法简单、快速、准确、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张萍;林燕 刊期: 2009年第24期
该文根据长尾理论,阐明我国医药商业存在的问题不在于结构上的多、散、小,而是同质化的经营模式及创新缺失,并提出了通过医药商业药学服务经营模式与行业集成化供应链合作模式的建立及制度创新,构建我国医药商业的长尾结构的主张.
作者:史伟;申俊龙 刊期: 2009年第24期
该文通过分析国内医药环境和传统医药销售模式的弊端,阐明学术推广的必要性,并运用4R理论分析学术推广的策略.
作者:汤少梁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为深入研究中药巴布膏剂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对中药巴布膏剂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重点提出该剂型在研发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近年来我国中药巴布膏剂在制备工艺、质量评价、药效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基质辅料质量、制剂质量评价及产业化等诸多问题.结论 中药巴布膏剂是目前中药复方外用制剂的研发热点,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王瑾;杨明;李剑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氨酚葡锌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二氧丙嗪的含量.方法 以Agilent C18柱(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水-乙腈-三乙胺(90:10: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6 nm.结果 平均加样回收率对乙酰氨基酚为97.48%,RSD=1.97%(n=6);盐酸二氧丙嗪为98.65%,RSD=1.84%.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二氧丙嗪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0~200μg/mL范围内和在2-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结果 准确.
作者:王原瑞;贾首时;王超众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及有关物质的含量,以水-乙腈-三乙胺(62:40:2.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与放置0 d时比较,放置6个月后3批样品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在避光、阴凉处保存时稳定性良好.
作者:杨贵;徐鹏;徐为公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点刺接种法和输液接种法的接种效果.方法 采用广藿香苗木分别进行比较点刺和输液接种试验.结果 点刺接种法对广藿香小苗和室内试验的接种效果可靠,输液接种法对广藿香大苗和大田试验的接种效果可靠.结论 点刺接种法适合广藿香小苗和室内试验,输液接种法适合于广藿香大苗和大田试验.
作者:杨春雨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调查和分析特需病房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和品种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 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2007-2008年住院癌症患者的麻醉性镇痛药处方2471张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结果 处方使用频率高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38.00%),DUI除硫酸吗啡缓释片为1.19、芬太尼透皮贴剂为1.36或1.17外,其他DUI均不大于1.结论 特需病房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基本合理.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口服剂型和磷酸可待因片等成为缓解癌症疼痛的首选药物.
作者:陆志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与肝毒性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天津市人民医院肾移植患者的病历,记录环孢素A血药浓度谷值、肝功能指标、病程记录和用药情况等,讨论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结果 当环孢素A血药浓度谷值高于500μg/L时,产生肝毒性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且尼卡地平、甲氧氯普胺、酮康唑、诺氟沙星、西米替丁、克拉霉素和更昔洛韦等药物在与环孢素A配伍使用时易导致其血药浓度升高.结论 环孢素A血药浓度过高是引起患者肝毒性的主要原因,且主要是由于环孢素A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发生环孢素A肝毒性反应时,应密切监测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其剂量,停用那些易导致环孢素A血药浓度升高的药物.
作者:高洁;崔桅;孟庆杰;冯殿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掌握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动态,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对门诊处方定期随机抽查,结合我国卫生部规定的抗生素使用率,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分析和干预.结果 2007年1月至12月共抽查处方77 923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有45 306张(占58.14%).实行第1次干预方案后,2008年1月至7月抽查处方54 266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30 287张(占55.81%);实行第2次干预方案后,2008年7月至10月共查处方22 661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11 400张(占50.31%);实行第3次干预方案后,联合用药以一联为主,二联为辅,三联、四联明显减少.结论 实行干预方案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明显提高.
作者:陈丽花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跨国制药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对我国的影响.方法 从跨国制药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特点入手,对其动因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 跨国制药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促进了我国药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研发能力的增强,弥补了我国研发投入的不足、填补了我国某些药品研发领域的空白,对增加就业、促进人才回流、培养更多优秀的药品科研人才、引导产学研的结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刘思利;余正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为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实施后我国药品零售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药品零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其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发展策略.结果 与结论 药品零售企业可以通过加强药学服务、实施多元化经营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来适应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并提高竞争力.
作者:陈芳;李卉;黄泰康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调查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核苷类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60例患者应用核苷类药物的种类及特点、不良反应、监测和随访要求、疗程、每年服药费用等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有73.33%的患者能选出4种药物名称,并选对药物简要特点,6.67%的患者选不出服药名称;91.67%的患者全部或基本知道其不良反应;33.33%的患者不知何时复查、复查什么;50%的患者不知哪种情况可以停药观察,33.33%的患者知道疗程;仅3.33%的患者不清楚每年的服药费用.结论 患者对核苷类药物的种类及特点、不良反应、服药年费用的了解较全面,而对疗效监测、随访要求、疗程认知等较模糊,因此应加强用药知识宣传,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物疗效.
作者:程金凌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藻酸双酯钠的佳冻干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调整预冻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升华第一阶段升温速度.结果 佳冻干工艺条件是控制预冻保温温度为-35~-40℃、保温时间为3 h、升华第一阶段升温速度为每30 min升温2~3℃,产品冻干周期短、冻干合格率高.结论 佳冻干工艺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者:李文萍;杨丹凤;田德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第二临床药局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4-2007年该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用药品种数等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2005年、2006年、2007年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消耗金额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9.98%,13.05%,33.29%,DDDs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3.89%,2.03%,36.68%.结论 该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消耗金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4年到2007年,消耗金额和DDDs前几位的排序居前的抗高血压药物单品种,均由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逐渐被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如厄贝沙坦、缬沙坦)所代替.
作者:苟静玲 刊期: 2009年第24期
该文分析了影响医院患者满意度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医院患者满意度的措施.
作者:王淑玲;刘皓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干扰素在狂犬病疫苗中的佐剂效果.方法 将人用狂犬病疫苗与干扰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干扰素佐剂狂犬病疫苗.将干扰素佐剂狂犬病疫苗和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分别免疫昆明小鼠,并于免疫前和免疫后4,7,14,30,60d时眶静脉采血,用快速免疫荧光灶抑制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和抗体;同时经腹腔免疫小鼠,第15天时取脾检测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 干扰素佐剂狂犬病疫苗可促进免疫细胞增殖.与无佐剂狂犬病疫苗相比,干扰素佐剂狂犬病疫苗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时间早、滴度高.结论 干扰素佐剂狂犬病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效果.
作者:王忠海 刊期: 2009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