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体会

闫静华

关键词:肿瘤/心理学, 心理护理
摘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掌握肿瘤患者的心理变化规律,做好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现将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方法总结如下.1 心理特点1.1 否认心理这是许多肿瘤患者得知明确诊断后初阶段的心理反应[1].他们不相信,怀疑和否认医牛对他做出的诊断,为加强自己的否认想法,会找很多医生反复咨询,从一个医院到另一个医院,重复做着多项相同的检查,以证实自己的想法.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愿捉及自己患的病与肿瘤有关,在人们面前尽量掩饰着内心的痛苦,故意保持开朗、平和的神态,给人以假象.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硬化性胸腺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硬化性胸腺瘤的诊治特点.方法:对硬化性胸腺瘤1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例罕见硬化性胸腺瘤,术前诊断为前纵隔占位(考虑畸胎瘤),经胸骨正中切口完整切除并明确诊断.结论:硬化性胸腺瘤属于罕见疾病,易漏诊,术前影像学诊断并无特殊.其病理组织学特点为肿瘤内含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而表现为经典胸腺瘤的特征,但广泛的透明样变和硬化的纤维胶原包裹肿瘤组织.

    作者:王亚波;潘铁成;魏翔;刘立刚;胡敏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286例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通过整体化护理干预模式.结果:减轻了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症状,缩短了消化道出的治愈时间,减少了因消化道出血而引起的死亡.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迅速配合抢救治疗,在挽救患者生命减少死亡率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青;赵琼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乙肝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2006-05/2007-05我科有两名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发生了HBV职业暴露,被HBV患者的输液针头刺破手指皮肤,对护士身心造成了很大影响.经正确处理,两名护士均幸免于感染,现将此次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及经过报告如下.

    作者:孙秀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挫伤性前房积血32例的护理

    挫伤性前房积血主要为虹膜大环和睫状体撕裂所致,其发生机制和转归与前房组织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从解剖生理看,前房积血的吸收主要是通过小梁网和巩膜静脉窦,房水可以从前房→Schlemn管→房水静脉→睫状静脉→外流[1],它是眼外伤中常见的并发症.我科2005-01/2008-01收治此类患者22例,经积极正确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晏华;张云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鼻空肠营养管与普通胃管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空肠营养管与普通胃管的优缺点.方法:选择置空肠营养管与置普通胃管的患者各30例,设空肠营养管组为实验组,普通胃管组为对照组,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发生食物返流.堵管,腹泻等情况,以及对痰液的影响.结果:置空肠营养管患者发生食物返流,堵管明显减少,肺部感染大大降低.结论:在病情需要及经济条件允许下,置空肠营养管较有利于患者.

    作者:沈小琴;刘红梅;严莉;杨润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急诊危重患者242例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急诊抢救室是急危重患者集中的地方,牵涉到院内转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急诊危重患者病因、伤情未知成分较多,在诊断不很明确的情况,急诊科又无法完成检查项目时,必须通过院内转运来完成诊断性检查;(2)危重患者经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后,需要送往手术室、监护室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2007年我院抢救审共转运危重患者242例,现将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岳艳杰;孙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50例的护理

    2006-05/2008-06我院在CT引导下对5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1251粒子植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35~75岁,其中肝癌38例,肺癌8例,肠癌肝转移4例.全部经影像学及病理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

    作者:尹玉霞;韩丽荣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肺心病162例的护理

    目的:总结肺心病的护理体会.方法:保持良好的治疗环境,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加强基础护理,给予出院健康指导.结果:6例因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156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肺心病患者的康复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董丽娟;白菊平;孙建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索拉非尼治疗肾上腺皮质癌1例的观察和护理

    2007-05在我院经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确诊为肾上腺皮质癌1 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病历摘要男,35岁.诊断时病变已广泛转移,曾先后做过放疗和药物(米托坦)治疗,病情再度进展,入院时病变Ⅳ期,卡氏评分30分,出现黄疸、血尿、贫血、恶液质.口服索拉非尼,每次400 mg,2次/d,分别为早餐后和晚餐后2 h口服,连续治疗.治疗30 d后评定疗效,以WHO的疗效判定标准为获得部分缓解,卡氏评分50分,黄疸、血尿消失,用药后出现腹泻,手足综合征,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血红蛋白下降,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未影响用药.

    作者:王荣玲;吴俊波;李桦;艾淑颖;徐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腹膜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28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在患者住院期间,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28例腹膜透析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未经干预的患者.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卢毅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简易呼吸囊的制作及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

    简易呼吸囊制作简单,取材方便实用性强.多年来在我院外科监护室广泛应用,同时还大量应用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治疗.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艳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选择高脂血症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用脂必妥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显著.

    作者:岳新爱;师幸莉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肺癌42例围术期呼吸道的护理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的护理.方法:对42例肺癌患者术前进行呼吸道功能训练和指导,术后强化呼吸道管理.结果: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无1例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结论:护士在围术期给以呼吸道功能训练和指导,强化呼吸道术后管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金蓉;马秀苗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一次性头皮针软管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我院重症监护病房除收治危重患者外,还负责苏醒患者的监测及护理工作,气管插管的患者比较多,用鼻塞吸氧管无法直接在气管插管处吸氧,通常我们采用将一次性鼻塞处剪去,放人气管插管的方法,但此方法由于吸氧管较硬,易打折,从而影响吸氧效果.

    作者:曲冬梅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意外伤害的管理对策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对就医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安全成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点.神经内科的疾病特点导致住院患者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护理安全存在很大隐患.我们针对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董新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背景音乐在手术室的应用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伟大的精神财富,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通过心理和生理作用影响身心和行为.目前,国内已有医院在手术过程中播放背景音乐的报道.医院播放背景音乐能分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对疾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手术室播放背景音乐的认同趋势是明确的,不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患者希望手术室有背景音乐或可以尝试者占绝大多数.

    作者:耿水英;张乐群;吉晖晖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影响临床生化自动化分析前质量的因素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必须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即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对于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在大部分医院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分析过程之前的影响因素常被临床医生和检验工作者所忽视,为避免造成检验结果误差而不能反应患者的真实情况,现从影响生化自动化分析前质量因索讨论如下.

    作者:王瑞丽;孙中立;刘好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125例的健康教育

    目的:总结开展社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所辖区125例高血压患者为社区健康教育对象,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给予用药指导,定期监测血压.结果: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居民的保健意识.结论: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是高血压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疾病方面的重要措施.

    作者:于香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输血器引流管衔接方法

    临床上医生经常使用输血器长管代替普通橡胶引流管使用,减少引流管管壁容易被负压吸瘪而导致的引流不畅的情况.在连接引流装置时会发现由于引流管与引流袋型号不匹配.常出现衔接困难.2007-01/2007-10对临床20例连接引流袋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剪掉引流袋连接口的方法能有效解决引流管与引流袋困难的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晓丽;张杉杉;丛玲滋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重症脑出血30例的护理

    2006-01/2008-01我科收治重症脑室出血并行侧脑室外引流共计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观察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1~85(平均53)岁,均昏迷(GCS评分<11分)并行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出血.其中原发性脑出血12例,继发性脑出血18例.行单侧脑室穿刺引流19例,双侧脑室穿刺引流11例.

    作者:戴凤珠;汤明珠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