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缓控释系统药物释放的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陈力;刘砚韬;黄亮;张伶俐

关键词:缓控释系统, 药物释放数学模型, 进展
摘要:目的 概括各类骨架型缓控释系统的药物释放数学模型研究进展.方法 对整块骨架系统、溶蚀型骨架系统和溶胀型骨架系统的药物释放数学方程进行阐述,同时根据其释药原理的不同进行划分和比较.结果 为今后缓控释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结论 目前的数学模型无法完全模拟药物从骨架中释放的实际情况,应建立更切合实际的模型.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刺五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刺五加注射液临床应用广泛,但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不良反应.该文对临床中发生的2例刺五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以协助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作者:周翠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注射用阿奇霉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目的 建立注射用阿奇霉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 注射用阿奇霉素(2.0 mg/mL)稀释2.8倍时不干扰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胶反应.结论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检测注射用阿奇霉素中的内毒素.

    作者:周晓兵;孙艳;王羽凝;王晓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82例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 l1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 82例,对照组36例,分别用泮托拉唑或奥美拉唑4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每12 h1次,连续5 d为一疗程,观察临床止血效果.结果 泮托拉唑组显效 75例(91.46%),有效 7例(8.54%);奥美拉唑显效组33例(91.67%),有效3例(8.33%).两组总有效率均达100%,显效率及有效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泮托拉唑可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

    作者:陈行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正交设计法筛选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利用率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筛选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佳制备工艺为1份丹皮酚、24份40% 酒精、 8份β-环糊精,超声处理时间为40 min.结论 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对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效率较高.

    作者:杨宗发;江尚飞;张荣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青蒿素对人胆管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青蒿素对人胆管癌 QBC939细胞的体外抑制效果.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青蒿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QBC93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青蒿素可显著抑制 QBC939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青蒿素能抑制 QBC939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郑梦薇;邵志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2例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硫普罗宁片(每次2片,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均酌情加入维生素 E胶丸,并控制饮食和忌酒.结果 经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87.5%(28/32),对照组为64.3%(18/2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复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脂以及 B超检查结果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大于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确切.

    作者:邬亚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凝胶型阿希米治疗轻中度宫颈糜烂355例

    目的 观察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凝胶型阿希米)对轻中度宫颈糜烂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轻中度宫颈糜烂患者355例(轻度207例,中度148例,合并阴道炎315例),用凝胶型阿希米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轻度宫颈糜烂患者治愈198例,中度宫颈糜烂患者治愈121例,治愈率分别为 95.7% 和 81.8%.结论 凝胶型阿希米使用方便,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疗效好,无副作用,不产生交叉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周惠;邝英;左凌燕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根中齐墩果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栀子根中齐墩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C18柱(250 mm×4.6 mm,5 μ 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4% 冰醋酸水溶液(72:13:15),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 ℃,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齐墩果酸对照品进样量在0.58~3.48 μ 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 99.91%,RSD=2.06%(n=6).结论 HPLC法可用于栀子根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灵敏、可靠.

    作者:伍城颖;汪文涛;邹龙;桂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决明子蒽醌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 研究决明子蒽醌苷(SCAG)体外给药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与不同浓度的SCAG共培养,用二甲氧唑黄(XTT)法测定 T及 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的影响、对丝裂霉素 C所致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的拮抗作用,用中性红染色法观察 SCAG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小鼠脾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的影响.结果 SCAG体外给药可明显促进小鼠 T及 B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提高 NK细胞活性及分泌 TNF活性,并可促进 MLR,拮抗丝裂霉素 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SCAG体外给药可显著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邓响潮;孙桂波;宋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自拟祛淋汤治疗湿热型急性下尿路感染60例

    目的 观察自拟祛淋汤治疗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型急性下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自拟祛淋汤及常规剂量氧氟沙星,对照组单用常规剂量氧氟沙星,均治疗3~ 7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疗效及尿白细胞等实验室检查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66%,对照组为 83.33%,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祛淋汤治疗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型急性下尿路感染疗效确切.

    作者:刘红芸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和血明目片治疗各类眼底出血患者106例

    目的 探讨中药和血明目片对各类眼底出血病的疗效.方法 对106例因各种原因引起眼底出血的患者采用和血明目片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结果.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 90.6%,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和血明目片可作为治疗各类眼底出血病的有效用药.

    作者:邢兰英;唐俊凤;申文辉;曲有贵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青蒿中青蒿素的提取分离及蒿甲醚的制备

    目的 探讨青蒿素的提取分离条件及合成其衍生物蒿甲醚.方法 以溶剂法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采用柱层析法进行纯化.通过还原、醚化反应制得其衍生物蒿甲醚.结果 青蒿素收率好,纯度高;蒿甲醚合成收率达 75.8%.结论 该方法获得的产品质量稳定,产率高,成本低.

    作者:谢莹;侯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58例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原因与规律.方法 检索1994年1月至2007年6月国内医学期刊报道的清开灵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到58例清开灵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6例(44.83%),女32例(55.17%),18~44岁的患者数量多(53.45%);原发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比例高(79.31%);用药剂量多在20~40 mL范围内;有输入时间记载的过敏性休克均发生在给药后30 min内,其中 72.92% 发生在10 min以内;58例中有3例死亡,其余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均好转、痊愈.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可引起较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患者体质、药物本身成分和辨证不准等因素有关,临床应用中应遵循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减少不必要的配伍联用,并加强用药监护,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叶圣春;陆彩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鼻内镜鼻窦手术1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提高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措施.方法 对行内窥镜鼻窦手术的15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术后随访1年以上,治愈135例(86.5%),好转15例(9.6%),无效6例(3.8%),总有效率 96.2%.结论 采取手术操作恰当合理、彻底清除病灶、正确处理中鼻甲和鼻中隔偏曲、定期术后随访等措施可提高手术疗效 .

    作者:肖玮;高丽荣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控制特殊人群门诊费用增长的措施

    目的 为有效控制快速增长的离休干部门诊医疗费用提供可借鉴的管理经验.方法 用统计软件 Excel分析处理某医院门诊2007年就诊的离休干部的医药费用数据,并回顾分析该院加强离休干部门诊医疗费用管理前后的费用变化情况.结果 该院加强管理后,门诊离休患者半年总费用减少53万元,降幅达13.84%,人均费用下降615元,降幅达11.95%,其中人均药品费用下降了559元,降幅达12.30%.结论 在多方面控制快速增加的离休干部门诊医疗费用的同时,重点控制药品总费用,特别是控制高价药品使用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唐晓铃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肠腑康B胶囊中胡椒碱含量

    目的 建立肠腑康 B胶囊中胡椒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 Lichrosper C18柱(250 mm×4.6 mm,5 μ m)为色谱柱,醋酸铵缓冲溶液-乙腈(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3 nm.结果 胡椒碱进样量在0.139 0~0.8342 μ 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66%,RSD=1.99%(n=6).结论 所用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作为肠腑康 B胶囊中胡椒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彤晖;杨智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大黄、丹参炮制品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 探讨炮制工艺(白酒与黄酒炮制)对丹参、大黄活血祛瘀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肾上腺素致怒及寒冷造成大鼠血瘀模型,比较丹参、大黄的炮制品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血小板功能、抗凝血指标的影响.结果 丹参各炮制品均有明显的活血作用,酒制大黄、生大黄与白酒都有一定的作用,但生大黄与白酒作用较弱.结论 丹参、大黄酒制后药效学作用明显加强.

    作者:陈芳;徐青青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化瘀克塞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化瘀克塞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连、丹参、川芎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丹酚酸 B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86 nm,柱温为35 ℃,柱压小于1200 Pa,理论塔板数不低于2 000.结果 薄层色谱中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丹酚酸 B质量浓度在34.08~170.4 μ 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 97.31%,RSD为2.62%(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化瘀克塞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宏建;刘逢芹;刘田云;杨亚男;李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40例

    目的 观察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残胃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凝血酶),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止血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7.5%,对照组为 85.0%,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较单用奥美拉唑疗效显著,用药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古莉;邓德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5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A组)和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B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A组发生无痛型心肌梗死的患者明显多于 B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也明显高于 B组,死因主要为心力衰竭、心室纤颤.结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高,病情较重,病死率高.

    作者:刘永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