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海标;高玉桥;吴松;梅全喜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12月医院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度糖尿病足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3个月.移植后 8周足部疼痛改善率 80.0%,小腿疼痛缓解率100%,患肢冷感明显改善或消失.4例患者于术后 l~3个月接受下肢动脉造影,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支血管形成.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于改善糖尿病足缺血症状有一定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何志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为一些因身体或疾病因素不能使用血管收缩剂止血的患者寻找有效的止血手段.方法 收集2004-2006年114例使用血管扩张剂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使用血管扩张剂患者总有效率为 93.9%,其中阿托品为 94.2%,654-2为 90.5%,酚妥拉明为 96.8%,心得安为 90.0%.结论 血管扩张剂治疗成人肺结核咯血安全、有效、价廉.
作者:文中全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围手术期基本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 EST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患者均取石成功,术后恢复良好,其中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EST治疗胆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对高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细致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刺五加注射液临床应用广泛,但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不良反应.该文对临床中发生的2例刺五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以协助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作者:周翠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对 778株临床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778株分离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52.70%,革兰阳性(G+)球菌占35.60%,真菌占11.70%.G+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达100%,而 G-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未达10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4.00% 和18.67%,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均为4.76%.结论 该资料对医院临床抗感染治疗及抗菌药物的选择有参考价值.
作者:吕晶;饶绍琴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咽炎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乙腈-含0.1% 三乙胺的0.1% 磷酸溶液(1:9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3 nm.结果 没食子酸质量浓度在0.010~0.05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19%,RSD=1.0%(n=6).结论 HPLC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咽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维礼;付利;程晓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研究现状、诊断及防治要点 ,旨在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陆海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概括各类骨架型缓控释系统的药物释放数学模型研究进展.方法 对整块骨架系统、溶蚀型骨架系统和溶胀型骨架系统的药物释放数学方程进行阐述,同时根据其释药原理的不同进行划分和比较.结果 为今后缓控释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结论 目前的数学模型无法完全模拟药物从骨架中释放的实际情况,应建立更切合实际的模型.
作者:陈力;刘砚韬;黄亮;张伶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制复方奥硝唑栓剂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以奥硝唑和司帕沙星为主要原料研制成栓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主药含量,考察制剂的稳定性,并以甲硝唑栓剂为对照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该制剂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治疗组对细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奥硝唑栓剂的疗效明显优于甲硝唑栓剂,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孙洁;沙士义;张海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提高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措施.方法 对行内窥镜鼻窦手术的15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术后随访1年以上,治愈135例(86.5%),好转15例(9.6%),无效6例(3.8%),总有效率 96.2%.结论 采取手术操作恰当合理、彻底清除病灶、正确处理中鼻甲和鼻中隔偏曲、定期术后随访等措施可提高手术疗效 .
作者:肖玮;高丽荣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为有效控制快速增长的离休干部门诊医疗费用提供可借鉴的管理经验.方法 用统计软件 Excel分析处理某医院门诊2007年就诊的离休干部的医药费用数据,并回顾分析该院加强离休干部门诊医疗费用管理前后的费用变化情况.结果 该院加强管理后,门诊离休患者半年总费用减少53万元,降幅达13.84%,人均费用下降615元,降幅达11.95%,其中人均药品费用下降了559元,降幅达12.30%.结论 在多方面控制快速增加的离休干部门诊医疗费用的同时,重点控制药品总费用,特别是控制高价药品使用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唐晓铃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凝胶型阿希米)对轻中度宫颈糜烂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轻中度宫颈糜烂患者355例(轻度207例,中度148例,合并阴道炎315例),用凝胶型阿希米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轻度宫颈糜烂患者治愈198例,中度宫颈糜烂患者治愈121例,治愈率分别为 95.7% 和 81.8%.结论 凝胶型阿希米使用方便,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疗效好,无副作用,不产生交叉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周惠;邝英;左凌燕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化瘀克塞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连、丹参、川芎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丹酚酸 B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86 nm,柱温为35 ℃,柱压小于1200 Pa,理论塔板数不低于2 000.结果 薄层色谱中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丹酚酸 B质量浓度在34.08~170.4 μ 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 97.31%,RSD为2.62%(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化瘀克塞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宏建;刘逢芹;刘田云;杨亚男;李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测定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中有机溶剂 N,N-二甲基甲酰胺(DMF)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DB-624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1.8 μ m),载气为氮气,分流比为10:1,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柱温 85 ℃,保持10 min,然后以35 ℃ /min的速率升温至200 ℃,保持6 min,进样口温度为220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为250 ℃.结果 DMF质量浓度在0.056 7~0.509 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8( 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4%,DMF的低检出限为0.002 8%.结论 顶空气相色谱法可用于测定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中有机溶剂 DMF的残留量.
作者:徐蕾;祝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蜘蛛香地上部分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水蒸气蒸馏(SD)法提取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SPME法共分离出了37个成分,已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 82.90%;SD法共分离出了24个成分,已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 93.46%.结论 SPME法比 SD法得到的成分多,且方法更简便、快速.
作者:吴彩霞;刘红丽;卢素格;王金梅;康文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制备复方丁卡因胶浆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吐温-80、司盘-80为辅料制备凝胶,采用化学鉴别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丁卡因含量.结果 丁卡因检测质量浓度在2~12 μ 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01%,RSD为1.80%.结论 复方丁卡因胶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适用于基层医院胃内窥镜检查.
作者:周燕萍;谭杭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优选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利用率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筛选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佳制备工艺为1份丹皮酚、24份40% 酒精、 8份β-环糊精,超声处理时间为40 min.结论 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对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效率较高.
作者:杨宗发;江尚飞;张荣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注射用阿奇霉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 注射用阿奇霉素(2.0 mg/mL)稀释2.8倍时不干扰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胶反应.结论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检测注射用阿奇霉素中的内毒素.
作者:周晓兵;孙艳;王羽凝;王晓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那雄胺片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方法 采用 Hypersil-ODS色谱柱(150 mm×4.6 mm,5 μ m),流动相为乙腈-用磷酸调 pH值至4.5的0.02 mol/L醋酸铵(55:4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回归方程为 Y=35 773.7+16501.6X,r=0.999 96,平均回收率为 99.6%,RSD=0.39%(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可靠、快速,可用于非那雄胺片生产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选林;王群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红霉素眼膏质量控制方法并确定其有效期.方法 通过初步稳定性考察的影响因素试验,对光照、高温、高湿及室温放置条件下的样品进行考察,观察其外观性状的变化,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主药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各批红霉素眼膏的性状及含量均符合规定.结论 红霉素眼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有效期可初步确定为2年.
作者:孙慧萍;张润婕;张磊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