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魏酸钠治疗脑血管疾病52例

赵敏红;刘小红

关键词:阿魏酸钠, 脑血管疾病, 高黏血症
摘要: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及其对血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52例脑血管痰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其中合并高黏血症33例.用阿魏酸钠30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另选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按常规综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高黏血症患者全血黏度有明显降低(P<0.01),血浆比黏度也有降低(P<0.05).结论 阿魏酸钠对脑血管疾病疗效确切.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乃近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安乃近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30:70)为流动相和溶剂,265nm为检测波长,流速1.0mL/min.结果 安乃近与4-N-去甲基安乃近等降解产物能有效分离,安乃近质量浓度在2.55~12.7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45%(n=9).结论 HPLC法准确、简便、快速,适于安乃近片的含量测定及其杂质的分离.

    作者:张红;王早斌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左氧氟沙星在介入治疗结核性盆腔积液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在介入治疗结核性盆腔积液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4年至2007年结核性盆腔积液女性住院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抽液后局部注入左氧氟沙星0.1 g及异烟肼0.2 g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异烟肼0.2 g治疗,每周2次,急性期以1个月为l疗程,慢性期以2个月为1疗程,两组同时口服抗结核药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在介入治疗结核性盆腔积液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董玉霞;田海燕;姚玉洁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多索茶碱、尼可刹米、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多索茶碱、尼可刹米、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荆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观察及测定3种注射剂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室温下8h内的外观、不溶性微粒及pH值;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变化.结果 配伍液8h内的外观色泽、不溶性微粒均无明显变化,pH值略有变化.配伍液中各主药含量8h内保持在90%以上,无新物质产生.结论 多索茶碱、尼可刹米、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室温下8h内质量基本稳定.

    作者:李雪松;杨伶俐;杨家爱;李小军;吴晖;晏远智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复方茵柏合剂壳聚糖澄清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壳聚糖澄清法用于复方茵柏合剂的除杂效果以及制备工艺的可行性.方法 以绿原酸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优选澄清条件.与原制备工艺比较.并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 壳聚糖澄清法所制备样品中绿原酸含量、薄层色谱鉴别与原工艺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且澄清度和稳定性均优于原工艺.结论 壳聚糖澄清法具有简化工艺、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制荆稳定性等优点,可用于复方菌柏合剂的制备.

    作者:庄让笑;席建军;周红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蛇毒蛋白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研究进展

    蛇毒是多种生物活性蛋白和多肽的混合物,由于蛇毒在基础医学和临床上的特殊作用以及天然蛇毒蛋白获取方法的局限性,采用生物工程方法规模化生产高纯度的蛇毒蛋白已成为当前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该文就蛇毒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茵中表达的研究近况进行介绍.

    作者:孟文丽;许云禄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癫宁片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 考察癫宁片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取灌胃给药方式测定癫宁片的小白鼠半数致死量(LD50),用Bliss法计算LD50及95%可信限.结果 小白鼠灌胃给药的LD50为1139.5mg/kg(相当于人用量的142倍).结论 癫宁片具有一定的毒性,临床应用时应控制剂量和疗程.

    作者:白荣;吴晓敏;向国全;邹大强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高血压脑出血内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宜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内外科高血压脑出血出院患者各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 外科组疗效明显高于内科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也较内科组低.结论 对于适合外科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及时予适合的手术方式治疗,才能达到既使疗效满意,又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的目的 .

    作者:冯家龙;李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奥曲肽治疗老年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204例

    目的 观察奥曲肽治疗老年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5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04例在积极补充血容量基础上,先静脉缓慢注射奥曲肽0.1 mg,然后以0.025 mg/h的速率静脉滴注,用药2~3 d;对照组48例予泮托拉唑40 mg,静脉滴注,滴速8 mg/h,用药2~3 d.结果 治疗组显效131例(64.21%),有效65例(31.86%),无效8例(转外科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6.08%(196/204).对照组显效率52.08%(25/48),总有效率79.17%(38/48).结论 奥曲肽对老年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聂军;袁晓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双苯氟嗪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双苯氟嗪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非水电位滴定法,以冰醋酸为溶剂,用0.1 mol/L高氯酸滴定液滴定.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电位法指示终点.结果 绘制出的滴定曲线,滴定突跃明显;重复测定同一批样品,其含量的RSD为0.13%(n=6).结论 非水电位滴定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作为双苯氟嗪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陈汝红;郭毅;刘铁钢;王永利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莪术消症颗粒制剂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莪术消症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将药材分为挥发油提取组、水提取组,分别以挥发油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为指标,应用正交试验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 影响挥发油提取的因素大小依次提取时间、加水量和浸泡时间,优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0倍量水,浸泡1h,水蒸气蒸馏9h.影响羟基红花黄色素A提取的因素大小依次为煎煮次数、加水量及煎煮时间,优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第1次按药材吸水率加水)、提取3次、每次1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保证了药效的发挥,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

    作者:李亚丛;邵海峰;陈惠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化疗药物致口腔溃疡30例

    目的 现察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化疗药物所致1:7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8例使用化疗药物导致口腔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抗生素、补液和提高白细胞等常规方案治疗,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30~40mL/次,连用7 d;观察并记录两组的退热时间和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化疗药物所致口腔溃疡安全有效.

    作者:吴雪峰;江红;官东秀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目的 将吡罗昔康与β-环糊精制备成包合物,降低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以收率和包合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筛选佳包合条件,然后用显微镜法和X-射线衍射法分别对制备的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 佳包合条件是吡罗昔康与β-环糊精的物质的量比为1:2.5.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6h,搅拌速度600 r/min;经显微镜法和X-射线衍射法鉴定,形成了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结论 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收率和包合率都较高,且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陈寅生;陈洪轩;马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60例

    目的 现察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9g,每日3次,温水冲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和能量合荆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改善、心肌酶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李艳红;赵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鼻渊通窍颗粒治疗鼻腔疾病术后局部反应98例

    目的 观察鼻渊通窍颗粒对鼻腔疾病术后局部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8例于术后第l天口服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对照组22例仅常规予鼻腔内点药、全身应用抗生素,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69%(83/98).对照组为22.73%(5/22),治疗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鼻渊通窍颗粒可促进鼻腔及鼻窦黏膜水肿消退、炎症消散、引流改善.

    作者:蔡丽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两种方案治疗急性冠周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甲硝唑和奥硝唑两种方案治疗急性冠周炎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96例急性冠周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甲组予奥硝唑片0.5 g,2次/d,口服,乙组予甲硝唑片0.2 g,3次/d,口服,两组均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盲袋,1次/d,进行7 d的疗效观察和不良反应观察,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甲组和乙组总成本分别为93.80元和35.61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60.4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27.1%.结论 甲组成本高,疗效好,乙组成本虽低,但疗效也差;不良反应发生率乙组明显高于甲组.成本-效果分析表明,奥硝唑治疗急性冠周炎明显优于甲硝唑.

    作者:王凯;牛福喜;郭平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特灵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咳特灵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Thermo GOLD 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50%甲醇(43:57,含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0.1%磷酸溶液),流速为1.0 mL/min,检测渡长为260 nm,柱温为25℃.结果 马来酸氯苯那敏质量浓度在28.048~1402.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1%(n=6),RSD为0.13%(n=6).结论 HPLC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咳特灵片的质量.

    作者:马春婷;李红艳;邓智怀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氯化铵甘草口服液中甘草酸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氯化铵甘草口服液的甘草酸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 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 mol/L醋酸铵-冰醋酸(65:35:1),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 甘草酸质量浓度在0.020 04-0.6012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02%,RSD=0.84%(n=6).结论 HPLC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张钢平;徐颖惠;秦喜顺;付乃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40例

    目的 探讨氨溴索注射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仅给予抗生素及解痉平喘药物治疗,治疗组40例加用氨溴索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连用7 d.结果 两组治疗7 d时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但总有效率治疗组(80.00%)较对照组(63.33%)明显要高(P<0.05).结论 氨溴索可有效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症状.

    作者:王剑虹;王曦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中药发酵的概况与关键技术

    中药发酵技术是在继承中药炮制学发酵法的基础上,吸取微生态学研究成果,结合现代微生物工程而形成的高科技中药制药新技术.发酵中药是目前中药研究的热点,该文对近10年中药发酵的概况进行综述,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作者:傅超美;冷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氟滴鼻液中两组分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麻氟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25mol/L磷酸二氢钾(加入0.5%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值至3.5)-甲醇-乙腈(52:38.4:9.6),流速为0.9mL/min,检测波长为257 nm,柱温为40℃.结果 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在100-6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54%,RSD=1.0%(n=6);地塞米松磷酸钠质量浓度在10-6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0%,RSD=1.2%(n=6).结论 HPLC法专属性好,操作筒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麻氟滴鼻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今宁;王爱萍;佟志远 刊期: 2008年第1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