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红;黄绳武
目的 考察头孢尼西钠在25℃和37℃下与腹膜透析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将头孢尼西钠加入腹膜透析液中混合均匀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和37℃下于0,1,2,4,6,8 h时测定头孢尼西钠的含量,同时记录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和pH值.结果 头孢尼西钠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25℃和37℃下0~8 h内头孢尼西钠可与腹膜透析液配伍使用.
作者:华俊彦;朱雅艳;田伟强;戴拥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脂轻身茶中槲皮素的含量,为降脂轻身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iamonsil TM(钻石)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磷酸(55:45:0.2)流动相,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槲皮素进样量在0.05~1.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2%,RSD=1.88%(n=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袁宙新;刘忠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氟沙坦与吲哒帕胺联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7例分成3组,对照组(n=22)服用氯沙坦(50 mg,1次/d),治疗组Ⅰ(n=23)在服用氯沙坦(25 mg,1次/d)的基础上加服吲哒帕胺(2.5 mg,1次/d),治疗组Ⅱ(n=22)加服酒石酸美托洛尔(25 mg,2次/d),疗程均为10周.结果 治疗10周后,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总有效率分别为93.2%和81.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5.8%)比较,前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后者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4,3,1例.结论 低剂量氯沙坦与吲哒帕胺联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较单用氯沙坦效果好.
作者:林光勇;练红;王增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甲硝唑的临床应用进行再评价,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甲硝唑的临床应用特点、优势及扩展范围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 在甲硝唑广泛显示出自身抗感染优势及特点的同时,不要忽视甲硝唑的不良反应和临床预防使用过滥的倾向,要做到正确、规范使用甲硝唑,提高用药质量.
作者:易晓玲;冉芸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关注万古霉素所致不良反应.方法 对1994-2006年2月间国内外公开发行的60种医药期刊的13篇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结果 万古霉素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药物热、白细胞减少、腹痛、尿崩症等.结论 万古霉素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多,临床应用时应高度重视.
作者:官东秀;俸小平;冯祚臻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检测甲磺酸帕珠沙星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顶空平衡温度100℃,平衡时间20 min,色谱柱为DM-624毛细管柱(30.0 m×0.53 mm×3.00μm),柱温初始为50℃,保持3 min后以20℃/min的速率升温到200℃,保持2 min.结果 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氧六环、二甲基甲酰胺5种有机溶剂在该试验条件下可同时测定.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蔡振华;蒋庆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29例支原体肺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并与应用红霉素治疗(对照组,29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感染高效、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国产生长抑素(十四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7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给予国产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照组(34例)给予进口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观察两组用药后止血情况、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5%,再出血率为15.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24%,再出血率为6.67%,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国产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再出血率低,且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婉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复方金银花颗粒中黄芩苷含量.方法 采用Nucleosil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26:74),流速为1.2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 进样量线性范围为18~45 μg(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为0.53%.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高福君;仇法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消癥贴膏(巴布剂)的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 观察消癥贴膏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消癥贴膏具有减轻大鼠足关节肿胀、减轻扭体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结论 消癥贴膏可用于妇科炎症性疾病的临床治疗.
作者:李楚云;袁学文;罗玉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院抗抑郁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限定日剂量(DDD值)排序的分析方法对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01-2005年常用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逐年提高.结论 非三环类抗抑郁药占主导地位,但价格低廉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仍被相当多患者接受,开发疗效肯定、价格适中、副作用小的抗抑郁新药将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陈美玲;李楚云;丁凤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去氧氟尿苷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1),检测波长为269 nm,流速为0.8 mL/min.结果 去氧氟尿苷质量浓度在10.0~200.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14%.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去氧氟尿苷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郝万红;孙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测定消渴灵片中格列本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方法 Dionex Kromasil ODS1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磷酸溶液(65:35,含十二烷基硫酸钠0.03%,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5),流速为1.5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格列本脲进样量在0.57~5.6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1.0%,RSD为0.24%(n=6),重复进样RSD为0.18%(n=5),检测限为0.2 ng(S/N=3).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格列本脲的含量测定.
作者:钱亚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原则.方法 对临床药学实践和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临床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已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常规方法.结论 随着人们对该病病理生理的认识和临床试验的不断深入,其药物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变化调整.
作者:丘宏强;刘茂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筛选出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含量高的品种,考察影响红花品质的因素.方法 采用C18柱,以甲醇-乙腈-0.7%磷酸溶液(26:2: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03 nm,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测定红花水提液中HSYA的含量.结果 新红5号是额敏县主要红花种植品种中HSYA含量高的品种;红花的佳采收时间是花开后第3,4天的清晨;贮存时间对红花中HSYA含量有影响,长期贮存会导致红花品质下降.结论 品种差异、采集时间和贮存时间都会影响红花的品质.
作者:田兰;吴桂荣;王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他克莫司胶囊中他克莫司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XDB C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5%磷酸溶液(65:3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结果 他克莫司质量浓度在100.1~1 001.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小于1.0%(n=9),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0.4%和0.9%.结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捷、灵敏,可以作为他克莫司胶囊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郑国钢;管燕;罗金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根据临床需要制备奥硝唑氯己定含漱液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以奥硝唑和醋酸氯己定为主药,辅以甘油、薄荷油等制备含漱液;用系数倍率分光光度法,在(258±1)nm波长处测定醋酸氯己定的含量,在(311±1)nm波长处测定奥硝唑的含量;以随机对照法考察该含漱液的疗效.结果 奥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0.11%),醋酸氯己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6%(RSD=0.17%);奥硝唑氯己定含漱液治愈率为87%,甲硝唑氯己定含漱液治愈率为50%,二者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 奥硝唑氯己定含漱液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容易控制,临床疗效确切,可作为医院制剂推广.
作者:鲁迪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儿温胃散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以及中药外敷内治小儿虚寒腹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方法 用吴茱萸、丁香等5味中药制备小儿温胃散,建立以中药吴茱萸及广木香为指标的薄层色谱鉴别质量控制标准,并对制剂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制剂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9%.结论 小儿温胃散处方合理,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吕建伟;莫现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SP85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虎杖白藜芦醇苷的工艺条件及技术参数.方法 以白藜芦醇苷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白藜芦醇苷的含量,选择佳工艺条件.结果 虎杖浓度为0.20 g/mL,流速为1 BV/h(BV为柱长体积倍数)时,吸附效果较好;用7.5倍量树脂体积的40%乙醇解析效果较好.结论 用SP85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虎杖白藜芦醇苷可行,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许汉林;熊利容;孙芸;邵继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 将9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加替沙星静脉滴注组(A组)和加替沙星静脉滴注/加替沙星口服序贯治疗组(B组),并对两种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组和B组成本分别为388.5元和234.84元(P<0.05),有效率分别为89.13%和86.96%(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36和2.70.结论 治疗下呼吸道感染B组方案较佳.
作者:李莉;方军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