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晓玲;冉芸
目的 制订肤痒颗粒的质量标准,寻找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方法 对处方中苍耳子和地肤子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制剂中川芎的有效成分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苍耳子和地肤子的薄层色谱重现性好;阿魏酸进样量在0.031 2~0.156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7.67%,RSD为1.80%.结论 HPLC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于秀华;王明星;李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快速鉴别咪唑类药物的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在紫外灯(254 nm)下检视样品荧光斑点.结果 4种咪唑类药物能快速、有效地分离鉴别.结论 薄层色谱法可以用于4种咪唑类药物的快速检测.
作者:周修森;方永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复方金银花颗粒中黄芩苷含量.方法 采用Nucleosil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26:74),流速为1.2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 进样量线性范围为18~45 μg(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为0.53%.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高福君;仇法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SP85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虎杖白藜芦醇苷的工艺条件及技术参数.方法 以白藜芦醇苷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白藜芦醇苷的含量,选择佳工艺条件.结果 虎杖浓度为0.20 g/mL,流速为1 BV/h(BV为柱长体积倍数)时,吸附效果较好;用7.5倍量树脂体积的40%乙醇解析效果较好.结论 用SP85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虎杖白藜芦醇苷可行,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许汉林;熊利容;孙芸;邵继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关注万古霉素所致不良反应.方法 对1994-2006年2月间国内外公开发行的60种医药期刊的13篇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结果 万古霉素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药物热、白细胞减少、腹痛、尿崩症等.结论 万古霉素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多,临床应用时应高度重视.
作者:官东秀;俸小平;冯祚臻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进一步开发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的茶多酚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查阅茶多酚的药理活性、应用现状、制剂现状等相关文献.结果 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显著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使其在口腔龋齿、口臭、牙周炎、口腔黏膜癌变等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结论 茶多酚适合开发成为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的天然药物.
作者:郑卫红;黄绳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4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3 000 U,每周3次皮下注射,疗程12周,治疗组同时静脉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1 200mg,每周2~3次,在血液透析后给药,疗程12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结果 经r-HuEPO治疗后两组患者HB,RBC和HCT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显著提高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可作为治疗尿毒症贫血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薛现军;翟海燕;魏艳丽;刘宇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筛选盐酸环丙沙星片的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 通过考察羧甲基淀粉钠(CMS-Na)和干淀粉,确定其使用方法.结果 采用筛选出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生产的片剂的溶出度大大提高,并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 所选处方合理,工艺适合于大生产,制备出的盐酸环丙沙星片溶出度好,质量稳定.
作者:卢建云;陈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调查分析了医院抗肿瘤中草药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现给药剂量过大、脚注不合理、配伍不合理、帖数过多等是常见问题.中医师应提高处方书写质量,重视肿瘤患者的特殊性,中药师应把好处方审核关,共同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章红燕;芦柏震;何福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强力脑清素片(五味子、鹿茸)的质量标准.方法 建立处方中五味子、鹿茸的薄层鉴别方法.结果 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方法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明军;肖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头孢尼西钠在25℃和37℃下与腹膜透析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将头孢尼西钠加入腹膜透析液中混合均匀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和37℃下于0,1,2,4,6,8 h时测定头孢尼西钠的含量,同时记录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和pH值.结果 头孢尼西钠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25℃和37℃下0~8 h内头孢尼西钠可与腹膜透析液配伍使用.
作者:华俊彦;朱雅艳;田伟强;戴拥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降糖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处方中的麦冬、葛根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用TLC法能检出麦冬、葛根;黄芩苷进样量在0.936~18.72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29%,RSD为0.97%(n=5).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降糖康胶囊的质量.
作者:张秋红;闫滨;林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醋酸泼尼松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日本岛津Shim-pack VP-ODS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结果 醋酸泼尼松回归方程为A=5.093 913 8×107C-1.049 6×104,线性范围为0~0.25 m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2%,稳定性试验RSD=0.8%.结论 RP-HPLC法简单、准确,可用于醋酸泼尼松片的定量分析.
作者:陈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减少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气管内给药途径.方法 4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临床上常用的3种气道湿化法(超声雾化组13例,间歇气管内滴药组17例,持续气管内滴药组14例),定时测量血药浓度,观察复方氧氟沙星溶液的治疗效果.结果 持续气管内滴药组治疗效果明显大于其他组(P<0.005),且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采用经内套管持续气管内滴药可充分湿化气道,促进患者气道痰液稀释、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发生.
作者:李贤;王欣淼;秦占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概述地龙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 回顾近10年来相关杂志发表的地龙药理研究论文,对地龙的药理作用进行归纳.结果 表明地龙具有降压、抗血栓、溶栓和改善血液循环、平喘、抗心律失常、解热、抗炎、镇痛、免疫调节、促进创面愈合、抗肝纤维化等药理作用.结论 地龙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作者:木海鸥;苏孝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院致病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临床各科送检的标本,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出致病菌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致病菌株603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430株(71.3%),革兰氏阴性菌173株(28.6%).结论 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临床必须慎重、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防止滥用.
作者:赵寿宁;陈千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根据临床需要制备奥硝唑氯己定含漱液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以奥硝唑和醋酸氯己定为主药,辅以甘油、薄荷油等制备含漱液;用系数倍率分光光度法,在(258±1)nm波长处测定醋酸氯己定的含量,在(311±1)nm波长处测定奥硝唑的含量;以随机对照法考察该含漱液的疗效.结果 奥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0.11%),醋酸氯己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6%(RSD=0.17%);奥硝唑氯己定含漱液治愈率为87%,甲硝唑氯己定含漱液治愈率为50%,二者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 奥硝唑氯己定含漱液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容易控制,临床疗效确切,可作为医院制剂推广.
作者:鲁迪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消癥贴膏(巴布剂)的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 观察消癥贴膏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消癥贴膏具有减轻大鼠足关节肿胀、减轻扭体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结论 消癥贴膏可用于妇科炎症性疾病的临床治疗.
作者:李楚云;袁学文;罗玉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他克莫司胶囊中他克莫司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XDB C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5%磷酸溶液(65:3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结果 他克莫司质量浓度在100.1~1 001.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小于1.0%(n=9),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0.4%和0.9%.结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捷、灵敏,可以作为他克莫司胶囊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郑国钢;管燕;罗金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脂轻身茶中槲皮素的含量,为降脂轻身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iamonsil TM(钻石)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磷酸(55:45:0.2)流动相,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槲皮素进样量在0.05~1.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2%,RSD=1.88%(n=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袁宙新;刘忠达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