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华;王明星;李伟
目的 了解医院抗抑郁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限定日剂量(DDD值)排序的分析方法对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01-2005年常用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逐年提高.结论 非三环类抗抑郁药占主导地位,但价格低廉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仍被相当多患者接受,开发疗效肯定、价格适中、副作用小的抗抑郁新药将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陈美玲;李楚云;丁凤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确定柚皮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条件.方法 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制备挥发油β-环糊精的佳包合工艺条件.结果 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1:6(mL:g),提取温度50℃,搅拌时间2 h.结论 用优选的包合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包合率及收率较高.
作者:赵奎;宗林丽;杨宏图;常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原则.方法 对临床药学实践和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临床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已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常规方法.结论 随着人们对该病病理生理的认识和临床试验的不断深入,其药物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变化调整.
作者:丘宏强;刘茂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快速鉴别咪唑类药物的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在紫外灯(254 nm)下检视样品荧光斑点.结果 4种咪唑类药物能快速、有效地分离鉴别.结论 薄层色谱法可以用于4种咪唑类药物的快速检测.
作者:周修森;方永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SP85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虎杖白藜芦醇苷的工艺条件及技术参数.方法 以白藜芦醇苷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白藜芦醇苷的含量,选择佳工艺条件.结果 虎杖浓度为0.20 g/mL,流速为1 BV/h(BV为柱长体积倍数)时,吸附效果较好;用7.5倍量树脂体积的40%乙醇解析效果较好.结论 用SP85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虎杖白藜芦醇苷可行,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许汉林;熊利容;孙芸;邵继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概述地龙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 回顾近10年来相关杂志发表的地龙药理研究论文,对地龙的药理作用进行归纳.结果 表明地龙具有降压、抗血栓、溶栓和改善血液循环、平喘、抗心律失常、解热、抗炎、镇痛、免疫调节、促进创面愈合、抗肝纤维化等药理作用.结论 地龙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作者:木海鸥;苏孝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复方金银花颗粒中黄芩苷含量.方法 采用Nucleosil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26:74),流速为1.2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 进样量线性范围为18~45 μg(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为0.53%.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高福君;仇法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牛血清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批号、不同灵敏度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按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凝胶限量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 选用灵敏度为0.125 EU/mL的鲎试剂时,牛血清稀释80倍后不会对细菌内毒素检查产生干扰.结论 用鲎试剂检查牛血清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李华;宋晓艳;柯华昕;谢忠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四川省药品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促进检测技术提高.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利胆片含量,采用稳健统计技术进行统计.结果 19个实验室Z比分数小于2,3个实验室Z比分数小于3.结论 参加比对试验的19个实验室检测结果在满意范围内,3个实验室检测结果有问题,但尚可接受.
作者:向前;袁沙;刘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小儿宣肺止咳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ODS-C18柱(150 mm×4.6 mm,5 μm),以乙腈-磷酸二氢钾缓冲液(24:76,pH=2.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5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30.6~153.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93%,RSD=0.61%.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可靠、简便、迅速,适用于测定小儿宣肺止咳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作者:崔山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检测甲磺酸帕珠沙星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顶空平衡温度100℃,平衡时间20 min,色谱柱为DM-624毛细管柱(30.0 m×0.53 mm×3.00μm),柱温初始为50℃,保持3 min后以20℃/min的速率升温到200℃,保持2 min.结果 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氧六环、二甲基甲酰胺5种有机溶剂在该试验条件下可同时测定.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蔡振华;蒋庆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天麻素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以眩晕为主诉且符合条件的患者12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600 mg、舒血宁6 mL、曲克芦丁240 mg分别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舒血宁6 mL,曲克芦丁240 mg、维生素B6200 mg分别静脉滴注,两组均每日1次,共治疗7 d.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81.25%,痊愈率治疗组为17.19%,对照组为1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但应重视致起血压下降的可能性.
作者:徐朝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29例支原体肺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并与应用红霉素治疗(对照组,29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感染高效、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筛选出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含量高的品种,考察影响红花品质的因素.方法 采用C18柱,以甲醇-乙腈-0.7%磷酸溶液(26:2: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03 nm,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测定红花水提液中HSYA的含量.结果 新红5号是额敏县主要红花种植品种中HSYA含量高的品种;红花的佳采收时间是花开后第3,4天的清晨;贮存时间对红花中HSYA含量有影响,长期贮存会导致红花品质下降.结论 品种差异、采集时间和贮存时间都会影响红花的品质.
作者:田兰;吴桂荣;王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头孢尼西钠在25℃和37℃下与腹膜透析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将头孢尼西钠加入腹膜透析液中混合均匀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和37℃下于0,1,2,4,6,8 h时测定头孢尼西钠的含量,同时记录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和pH值.结果 头孢尼西钠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25℃和37℃下0~8 h内头孢尼西钠可与腹膜透析液配伍使用.
作者:华俊彦;朱雅艳;田伟强;戴拥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制订肤痒颗粒的质量标准,寻找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方法 对处方中苍耳子和地肤子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制剂中川芎的有效成分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苍耳子和地肤子的薄层色谱重现性好;阿魏酸进样量在0.031 2~0.156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7.67%,RSD为1.80%.结论 HPLC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于秀华;王明星;李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脂轻身茶中槲皮素的含量,为降脂轻身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iamonsil TM(钻石)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磷酸(55:45:0.2)流动相,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槲皮素进样量在0.05~1.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2%,RSD=1.88%(n=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袁宙新;刘忠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减少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气管内给药途径.方法 4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临床上常用的3种气道湿化法(超声雾化组13例,间歇气管内滴药组17例,持续气管内滴药组14例),定时测量血药浓度,观察复方氧氟沙星溶液的治疗效果.结果 持续气管内滴药组治疗效果明显大于其他组(P<0.005),且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采用经内套管持续气管内滴药可充分湿化气道,促进患者气道痰液稀释、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发生.
作者:李贤;王欣淼;秦占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 将9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加替沙星静脉滴注组(A组)和加替沙星静脉滴注/加替沙星口服序贯治疗组(B组),并对两种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组和B组成本分别为388.5元和234.84元(P<0.05),有效率分别为89.13%和86.96%(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36和2.70.结论 治疗下呼吸道感染B组方案较佳.
作者:李莉;方军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4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3 000 U,每周3次皮下注射,疗程12周,治疗组同时静脉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1 200mg,每周2~3次,在血液透析后给药,疗程12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结果 经r-HuEPO治疗后两组患者HB,RBC和HCT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显著提高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可作为治疗尿毒症贫血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薛现军;翟海燕;魏艳丽;刘宇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