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
目的 概述地龙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 回顾近10年来相关杂志发表的地龙药理研究论文,对地龙的药理作用进行归纳.结果 表明地龙具有降压、抗血栓、溶栓和改善血液循环、平喘、抗心律失常、解热、抗炎、镇痛、免疫调节、促进创面愈合、抗肝纤维化等药理作用.结论 地龙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作者:木海鸥;苏孝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复方酚咖伪麻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度.方法 照溶出度测定法[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ⅩC第一法转篮法]分别测定复方酚咖伪麻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溶出度,并考察转速、pH值对溶出度的影响.结果 样品累积溶出量基本一致,体外溶出度均一性良好,转速对溶出度有明显影响,而pH值对溶出度几乎无影响.结论 自制复方酚咖伪麻胶囊样品的溶出度符合要求.
作者:熊玲娜;孙萍;刘英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小儿止泻微型灌肠剂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采用小儿止泻Ⅱ号(中药+甲氧苄氨嘧啶)微型灌肠剂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中药(小儿止泻Ⅰ号)微型灌肠剂治疗.结果 治愈率治疗组为90.8%,对照组为6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平均退热时间及平均止泻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用中药配合使用磺胺增效剂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较单用中药微型灌肠剂好,在有效率、退热及止泻效果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陈梅玲;李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儿温胃散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以及中药外敷内治小儿虚寒腹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方法 用吴茱萸、丁香等5味中药制备小儿温胃散,建立以中药吴茱萸及广木香为指标的薄层色谱鉴别质量控制标准,并对制剂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制剂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9%.结论 小儿温胃散处方合理,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吕建伟;莫现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甘露醇注射液半成品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碘量法与旋光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两种方法的适应性进行比较.结果 药典法(碘量法)检测结果准确,但操作复杂、费时,且不易掌握;旋光法测定结果虽与药典法有一定差异,但操作简单快速,易掌握.结论 旋光法适合于快速分析,即半成品含量的测定;而碘量法则适合于成品含量检测.
作者:黄万育;屈慧;米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 将9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加替沙星静脉滴注组(A组)和加替沙星静脉滴注/加替沙星口服序贯治疗组(B组),并对两种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组和B组成本分别为388.5元和234.84元(P<0.05),有效率分别为89.13%和86.96%(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36和2.70.结论 治疗下呼吸道感染B组方案较佳.
作者:李莉;方军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脂轻身茶中槲皮素的含量,为降脂轻身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iamonsil TM(钻石)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磷酸(55:45:0.2)流动相,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槲皮素进样量在0.05~1.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2%,RSD=1.88%(n=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袁宙新;刘忠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筛选盐酸环丙沙星片的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 通过考察羧甲基淀粉钠(CMS-Na)和干淀粉,确定其使用方法.结果 采用筛选出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生产的片剂的溶出度大大提高,并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 所选处方合理,工艺适合于大生产,制备出的盐酸环丙沙星片溶出度好,质量稳定.
作者:卢建云;陈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调查分析了医院抗肿瘤中草药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现给药剂量过大、脚注不合理、配伍不合理、帖数过多等是常见问题.中医师应提高处方书写质量,重视肿瘤患者的特殊性,中药师应把好处方审核关,共同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章红燕;芦柏震;何福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头孢尼西钠在25℃和37℃下与腹膜透析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将头孢尼西钠加入腹膜透析液中混合均匀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和37℃下于0,1,2,4,6,8 h时测定头孢尼西钠的含量,同时记录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和pH值.结果 头孢尼西钠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25℃和37℃下0~8 h内头孢尼西钠可与腹膜透析液配伍使用.
作者:华俊彦;朱雅艳;田伟强;戴拥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制订肤痒颗粒的质量标准,寻找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方法 对处方中苍耳子和地肤子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制剂中川芎的有效成分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苍耳子和地肤子的薄层色谱重现性好;阿魏酸进样量在0.031 2~0.156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7.67%,RSD为1.80%.结论 HPLC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于秀华;王明星;李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四川省药品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促进检测技术提高.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利胆片含量,采用稳健统计技术进行统计.结果 19个实验室Z比分数小于2,3个实验室Z比分数小于3.结论 参加比对试验的19个实验室检测结果在满意范围内,3个实验室检测结果有问题,但尚可接受.
作者:向前;袁沙;刘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在奥拉西坦作用下大鼠下丘脑神经元钠钾通道电流的变化.方法 应用膜片钳技术的全细胞方法记录奥拉西坦作用下大鼠下丘脑神经元钠钾通道电流.结果 在奥拉西坦作用下,下丘脑神经元平均Na+电流由(4.130±0.210)nA上升为(5.950±0.411)nA,平均K+电流由(5.601±0.221)nA增加为(7.550±0.403)nA,而且作用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奥拉西坦的作用下,下丘脑神经元Na+,K+电流均增大,从而增加了神经元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及传导速度,使动作电位的传导更加容易.
作者:穆海川;刘松青;叶亚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消癥贴膏(巴布剂)的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 观察消癥贴膏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消癥贴膏具有减轻大鼠足关节肿胀、减轻扭体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结论 消癥贴膏可用于妇科炎症性疾病的临床治疗.
作者:李楚云;袁学文;罗玉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国产生长抑素(十四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7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给予国产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照组(34例)给予进口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观察两组用药后止血情况、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5%,再出血率为15.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24%,再出血率为6.67%,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国产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再出血率低,且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婉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牛血清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批号、不同灵敏度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按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凝胶限量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 选用灵敏度为0.125 EU/mL的鲎试剂时,牛血清稀释80倍后不会对细菌内毒素检查产生干扰.结论 用鲎试剂检查牛血清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李华;宋晓艳;柯华昕;谢忠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关注万古霉素所致不良反应.方法 对1994-2006年2月间国内外公开发行的60种医药期刊的13篇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结果 万古霉素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药物热、白细胞减少、腹痛、尿崩症等.结论 万古霉素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多,临床应用时应高度重视.
作者:官东秀;俸小平;冯祚臻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补骨脂药材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补骨脂甲素为对照品,氢氧化钠为显色剂,测定波长为440 nm.结果 在4.1~20.5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照品补骨脂甲素的吸收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2.29%(n=6).结论 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准确测定补骨脂中总黄酮的含量.
作者:杨荣平;王宾豪;张小梅;寿清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降糖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处方中的麦冬、葛根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用TLC法能检出麦冬、葛根;黄芩苷进样量在0.936~18.72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29%,RSD为0.97%(n=5).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降糖康胶囊的质量.
作者:张秋红;闫滨;林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4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3 000 U,每周3次皮下注射,疗程12周,治疗组同时静脉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1 200mg,每周2~3次,在血液透析后给药,疗程12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结果 经r-HuEPO治疗后两组患者HB,RBC和HCT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显著提高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可作为治疗尿毒症贫血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薛现军;翟海燕;魏艳丽;刘宇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