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玲;李宏
目的 建立小儿宣肺止咳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ODS-C18柱(150 mm×4.6 mm,5 μm),以乙腈-磷酸二氢钾缓冲液(24:76,pH=2.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5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30.6~153.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93%,RSD=0.61%.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可靠、简便、迅速,适用于测定小儿宣肺止咳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作者:崔山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去氧氟尿苷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1),检测波长为269 nm,流速为0.8 mL/min.结果 去氧氟尿苷质量浓度在10.0~200.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14%.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去氧氟尿苷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郝万红;孙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4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3 000 U,每周3次皮下注射,疗程12周,治疗组同时静脉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1 200mg,每周2~3次,在血液透析后给药,疗程12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结果 经r-HuEPO治疗后两组患者HB,RBC和HCT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显著提高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可作为治疗尿毒症贫血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薛现军;翟海燕;魏艳丽;刘宇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根据临床需要制备奥硝唑氯己定含漱液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以奥硝唑和醋酸氯己定为主药,辅以甘油、薄荷油等制备含漱液;用系数倍率分光光度法,在(258±1)nm波长处测定醋酸氯己定的含量,在(311±1)nm波长处测定奥硝唑的含量;以随机对照法考察该含漱液的疗效.结果 奥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0.11%),醋酸氯己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6%(RSD=0.17%);奥硝唑氯己定含漱液治愈率为87%,甲硝唑氯己定含漱液治愈率为50%,二者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 奥硝唑氯己定含漱液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容易控制,临床疗效确切,可作为医院制剂推广.
作者:鲁迪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在奥拉西坦作用下大鼠下丘脑神经元钠钾通道电流的变化.方法 应用膜片钳技术的全细胞方法记录奥拉西坦作用下大鼠下丘脑神经元钠钾通道电流.结果 在奥拉西坦作用下,下丘脑神经元平均Na+电流由(4.130±0.210)nA上升为(5.950±0.411)nA,平均K+电流由(5.601±0.221)nA增加为(7.550±0.403)nA,而且作用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奥拉西坦的作用下,下丘脑神经元Na+,K+电流均增大,从而增加了神经元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及传导速度,使动作电位的传导更加容易.
作者:穆海川;刘松青;叶亚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四川省药品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促进检测技术提高.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利胆片含量,采用稳健统计技术进行统计.结果 19个实验室Z比分数小于2,3个实验室Z比分数小于3.结论 参加比对试验的19个实验室检测结果在满意范围内,3个实验室检测结果有问题,但尚可接受.
作者:向前;袁沙;刘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舒心片对心肌缺血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舒心片对大鼠心电图(ECG),对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对心肌梗塞面积(MIS)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舒心片能明显改善大鼠心肌缺血程度(∑-ST),减小心肌梗塞面积,降低心肌缺血损伤动物的CK,LDH,MDA含量,升高SOD含量.结论 舒心片对心肌缺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晓巍;张永和;周鸣;邓毅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牛血清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批号、不同灵敏度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按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凝胶限量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 选用灵敏度为0.125 EU/mL的鲎试剂时,牛血清稀释80倍后不会对细菌内毒素检查产生干扰.结论 用鲎试剂检查牛血清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李华;宋晓艳;柯华昕;谢忠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甲硝唑的临床应用进行再评价,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甲硝唑的临床应用特点、优势及扩展范围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 在甲硝唑广泛显示出自身抗感染优势及特点的同时,不要忽视甲硝唑的不良反应和临床预防使用过滥的倾向,要做到正确、规范使用甲硝唑,提高用药质量.
作者:易晓玲;冉芸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测定消渴灵片中格列本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方法 Dionex Kromasil ODS1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磷酸溶液(65:35,含十二烷基硫酸钠0.03%,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5),流速为1.5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格列本脲进样量在0.57~5.6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1.0%,RSD为0.24%(n=6),重复进样RSD为0.18%(n=5),检测限为0.2 ng(S/N=3).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格列本脲的含量测定.
作者:钱亚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快速鉴别咪唑类药物的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在紫外灯(254 nm)下检视样品荧光斑点.结果 4种咪唑类药物能快速、有效地分离鉴别.结论 薄层色谱法可以用于4种咪唑类药物的快速检测.
作者:周修森;方永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关注万古霉素所致不良反应.方法 对1994-2006年2月间国内外公开发行的60种医药期刊的13篇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结果 万古霉素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药物热、白细胞减少、腹痛、尿崩症等.结论 万古霉素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多,临床应用时应高度重视.
作者:官东秀;俸小平;冯祚臻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天麻素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以眩晕为主诉且符合条件的患者12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600 mg、舒血宁6 mL、曲克芦丁240 mg分别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舒血宁6 mL,曲克芦丁240 mg、维生素B6200 mg分别静脉滴注,两组均每日1次,共治疗7 d.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81.25%,痊愈率治疗组为17.19%,对照组为1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但应重视致起血压下降的可能性.
作者:徐朝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制订肤痒颗粒的质量标准,寻找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方法 对处方中苍耳子和地肤子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制剂中川芎的有效成分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苍耳子和地肤子的薄层色谱重现性好;阿魏酸进样量在0.031 2~0.156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7.67%,RSD为1.80%.结论 HPLC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于秀华;王明星;李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进一步开发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的茶多酚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查阅茶多酚的药理活性、应用现状、制剂现状等相关文献.结果 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显著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使其在口腔龋齿、口臭、牙周炎、口腔黏膜癌变等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结论 茶多酚适合开发成为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的天然药物.
作者:郑卫红;黄绳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复方酚咖伪麻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度.方法 照溶出度测定法[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ⅩC第一法转篮法]分别测定复方酚咖伪麻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溶出度,并考察转速、pH值对溶出度的影响.结果 样品累积溶出量基本一致,体外溶出度均一性良好,转速对溶出度有明显影响,而pH值对溶出度几乎无影响.结论 自制复方酚咖伪麻胶囊样品的溶出度符合要求.
作者:熊玲娜;孙萍;刘英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院致病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临床各科送检的标本,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出致病菌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致病菌株603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430株(71.3%),革兰氏阴性菌173株(28.6%).结论 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临床必须慎重、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防止滥用.
作者:赵寿宁;陈千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脂轻身茶中槲皮素的含量,为降脂轻身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iamonsil TM(钻石)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磷酸(55:45:0.2)流动相,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槲皮素进样量在0.05~1.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2%,RSD=1.88%(n=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袁宙新;刘忠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儿温胃散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以及中药外敷内治小儿虚寒腹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方法 用吴茱萸、丁香等5味中药制备小儿温胃散,建立以中药吴茱萸及广木香为指标的薄层色谱鉴别质量控制标准,并对制剂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制剂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9%.结论 小儿温胃散处方合理,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吕建伟;莫现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调查分析了医院抗肿瘤中草药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现给药剂量过大、脚注不合理、配伍不合理、帖数过多等是常见问题.中医师应提高处方书写质量,重视肿瘤患者的特殊性,中药师应把好处方审核关,共同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章红燕;芦柏震;何福根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