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心片对心肌缺血损伤模型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黄晓巍;张永和;周鸣;邓毅峰

关键词:舒心片, 心肌缺血, 保护作用,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舒心片对心肌缺血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舒心片对大鼠心电图(ECG),对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对心肌梗塞面积(MIS)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舒心片能明显改善大鼠心肌缺血程度(∑-ST),减小心肌梗塞面积,降低心肌缺血损伤动物的CK,LDH,MDA含量,升高SOD含量.结论 舒心片对心肌缺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环丙沙星片溶出度工艺研究

    目的 筛选盐酸环丙沙星片的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 通过考察羧甲基淀粉钠(CMS-Na)和干淀粉,确定其使用方法.结果 采用筛选出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生产的片剂的溶出度大大提高,并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 所选处方合理,工艺适合于大生产,制备出的盐酸环丙沙星片溶出度好,质量稳定.

    作者:卢建云;陈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小儿止泻微型灌肠剂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止泻微型灌肠剂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采用小儿止泻Ⅱ号(中药+甲氧苄氨嘧啶)微型灌肠剂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中药(小儿止泻Ⅰ号)微型灌肠剂治疗.结果 治愈率治疗组为90.8%,对照组为6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平均退热时间及平均止泻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用中药配合使用磺胺增效剂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较单用中药微型灌肠剂好,在有效率、退热及止泻效果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陈梅玲;李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57例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对临床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分析,找出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 对浙江省绍兴市城南人民医院2001-2005年57例输液反应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有药物、输液器具、操作、患者、季节等.结论 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对重点患者的输液观察,建立临床用药反馈机制,加强医、药、护三者间的沟通是减少输液反应的关键.

    作者:孟永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万古霉素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 关注万古霉素所致不良反应.方法 对1994-2006年2月间国内外公开发行的60种医药期刊的13篇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结果 万古霉素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药物热、白细胞减少、腹痛、尿崩症等.结论 万古霉素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多,临床应用时应高度重视.

    作者:官东秀;俸小平;冯祚臻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己酮可可碱治疗急性脑梗塞58例

    目的 观察己酮可可碱(PTX)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PTX 300mg静脉滴注,1次/d,15 d为1个疗程.两组均给予适当的脱水剂、脑保护剂及其他基础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以PTX治疗组下降显著,两组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应用PTX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作者:杨丽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我院2005年病原学检查及细菌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致病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临床各科送检的标本,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出致病菌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致病菌株603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430株(71.3%),革兰氏阴性菌173株(28.6%).结论 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临床必须慎重、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防止滥用.

    作者:赵寿宁;陈千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腹膜透析液中头孢尼西钠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头孢尼西钠在25℃和37℃下与腹膜透析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将头孢尼西钠加入腹膜透析液中混合均匀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和37℃下于0,1,2,4,6,8 h时测定头孢尼西钠的含量,同时记录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和pH值.结果 头孢尼西钠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25℃和37℃下0~8 h内头孢尼西钠可与腹膜透析液配伍使用.

    作者:华俊彦;朱雅艳;田伟强;戴拥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柚皮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柚皮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条件.方法 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制备挥发油β-环糊精的佳包合工艺条件.结果 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1:6(mL:g),提取温度50℃,搅拌时间2 h.结论 用优选的包合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包合率及收率较高.

    作者:赵奎;宗林丽;杨宏图;常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29例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29例支原体肺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并与应用红霉素治疗(对照组,29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感染高效、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宣肺止咳颗粒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小儿宣肺止咳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ODS-C18柱(150 mm×4.6 mm,5 μm),以乙腈-磷酸二氢钾缓冲液(24:76,pH=2.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5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30.6~153.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93%,RSD=0.61%.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可靠、简便、迅速,适用于测定小儿宣肺止咳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作者:崔山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 建立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检测甲磺酸帕珠沙星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顶空平衡温度100℃,平衡时间20 min,色谱柱为DM-624毛细管柱(30.0 m×0.53 mm×3.00μm),柱温初始为50℃,保持3 min后以20℃/min的速率升温到200℃,保持2 min.结果 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氧六环、二甲基甲酰胺5种有机溶剂在该试验条件下可同时测定.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蔡振华;蒋庆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策略

    目的 总结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原则.方法 对临床药学实践和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临床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已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常规方法.结论 随着人们对该病病理生理的认识和临床试验的不断深入,其药物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变化调整.

    作者:丘宏强;刘茂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复方氧氟沙星溶液治疗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减少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气管内给药途径.方法 4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临床上常用的3种气道湿化法(超声雾化组13例,间歇气管内滴药组17例,持续气管内滴药组14例),定时测量血药浓度,观察复方氧氟沙星溶液的治疗效果.结果 持续气管内滴药组治疗效果明显大于其他组(P<0.005),且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采用经内套管持续气管内滴药可充分湿化气道,促进患者气道痰液稀释、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发生.

    作者:李贤;王欣淼;秦占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小儿温胃散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小儿温胃散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以及中药外敷内治小儿虚寒腹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方法 用吴茱萸、丁香等5味中药制备小儿温胃散,建立以中药吴茱萸及广木香为指标的薄层色谱鉴别质量控制标准,并对制剂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制剂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9%.结论 小儿温胃散处方合理,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吕建伟;莫现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甲硝唑临床应用趋势及再评价

    目的 对甲硝唑的临床应用进行再评价,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甲硝唑的临床应用特点、优势及扩展范围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 在甲硝唑广泛显示出自身抗感染优势及特点的同时,不要忽视甲硝唑的不良反应和临床预防使用过滥的倾向,要做到正确、规范使用甲硝唑,提高用药质量.

    作者:易晓玲;冉芸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氯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23例

    目的 评价氟沙坦与吲哒帕胺联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7例分成3组,对照组(n=22)服用氯沙坦(50 mg,1次/d),治疗组Ⅰ(n=23)在服用氯沙坦(25 mg,1次/d)的基础上加服吲哒帕胺(2.5 mg,1次/d),治疗组Ⅱ(n=22)加服酒石酸美托洛尔(25 mg,2次/d),疗程均为10周.结果 治疗10周后,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总有效率分别为93.2%和81.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5.8%)比较,前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后者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4,3,1例.结论 低剂量氯沙坦与吲哒帕胺联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较单用氯沙坦效果好.

    作者:林光勇;练红;王增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SP850树脂分离纯化虎杖白藜芦醇苷的研究

    目的 研究SP85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虎杖白藜芦醇苷的工艺条件及技术参数.方法 以白藜芦醇苷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白藜芦醇苷的含量,选择佳工艺条件.结果 虎杖浓度为0.20 g/mL,流速为1 BV/h(BV为柱长体积倍数)时,吸附效果较好;用7.5倍量树脂体积的40%乙醇解析效果较好.结论 用SP85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虎杖白藜芦醇苷可行,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许汉林;熊利容;孙芸;邵继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奥拉西坦对大鼠下丘脑神经元钠钾通道电流的作用

    目的 研究在奥拉西坦作用下大鼠下丘脑神经元钠钾通道电流的变化.方法 应用膜片钳技术的全细胞方法记录奥拉西坦作用下大鼠下丘脑神经元钠钾通道电流.结果 在奥拉西坦作用下,下丘脑神经元平均Na+电流由(4.130±0.210)nA上升为(5.950±0.411)nA,平均K+电流由(5.601±0.221)nA增加为(7.550±0.403)nA,而且作用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奥拉西坦的作用下,下丘脑神经元Na+,K+电流均增大,从而增加了神经元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及传导速度,使动作电位的传导更加容易.

    作者:穆海川;刘松青;叶亚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强力脑清素片中五味子、鹿茸的薄层鉴别

    目的 探讨强力脑清素片(五味子、鹿茸)的质量标准.方法 建立处方中五味子、鹿茸的薄层鉴别方法.结果 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方法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明军;肖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销售终端的118种药品售价调查及差率分析

    目的 调查药品在医院药房和社区药店的售价差率并分析原因.方法 对118种药店、医院共售药品进行售价调查、差率分析、质量对比.结果 品种、规格相同的药品,店售药品较院售药品售价低.降血糖药差率高,可达25%以上;OTC类药品差率低,仅为3.5%.结论 社区药店的药品具有廉价优势,购药环节及物流环节的简约是其形成低价的主要因素.

    作者:姜思通;郝晓佳;王路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