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燕;周群
目的 调查宕昌县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方法 选取城关镇、哈达铺镇、理川镇、沙湾镇、官亭镇、南阳镇6个镇18~55岁的妇女就有关性知识、性卫生、孕期健康知识和分娩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个被调查地区的妇女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差异比较大,不同地区的妇女对不同的知识给出的正确答案的比率都不相同,其中以南阳镇较高,除在对分娩地选择问题上排在第四位外,其他问题基本上都排在第一位.结论 不同地区的妇女对生殖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同,为了提高偏远山区妇女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要进一步加强这些地区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力度.
作者:黄丽辉;陈献珍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对人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技术精益求精.实习生应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服务思想、良好的服务态度、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整洁文雅的仪表并讲究语言艺术.
作者:尚凌双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微生物学实验技能考核的现状,对实验考核内容、方法进行改革,取得了理想效果.
作者:肖兴 刊期: 2006年第18期
为了解医学新生入校后的学习状况,掌握他们在学习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沈阳医学院580名医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就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高校的教改、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赵颖;刘彦明;单新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讨论育龄妇女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方法 对8例育龄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样癌6例,腺鳞癌1例,鳞癌1例.结论 育龄妇女子宫内膜癌多数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少数为腺鳞癌和鳞癌.
作者:刘玉卿;黄波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性传播性疾病(STD)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正确认识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阴道炎及尖锐湿疣等STD的病原体,选择先进的、恰当的实验方法是防止STD误诊、漏诊的根本保证.
作者:徐兆菊;张延光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为儿童和婴幼儿常见的实体瘤之一,恶性程度高,早期即可侵犯造血组织,骨髓转移率为48.2%~50%.现将我院接诊的2例以骨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NB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英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在嘉峪关市的发病特点及其妊娠结局.方法 对嘉峪关市3家医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已确诊的65例ICP患者进行血清总胆汁酸(TBA)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测定;选择每例ICP患者分娩后紧临的1例为对照组,与65例ICP患者比较,并进行妊娠结局分析.结果 ICP患者血清TBA以轻度升高为主,占87.10%(TB<30μmol/L);ICP组与对照组在终止妊娠的孕周、羊水污染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国产儿死亡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地区ICP发病率为1.69%,血清TBA以轻度升高为主,因此,应加强ICP患者孕期管理,防治早产,孕晚期严密监护防止胎儿宫内窘迫致羊水污染.
作者:王弘;王春玉 刊期: 2006年第18期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见的手术,是产科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是妇幼卫生专业、助产专业必须开出的实验项目.但一直以来,由于教学模型不理想,可操作性不强,实验课只是观看录像、教师模型演示,或让学生象征性地在纱布垫上进行切开缝合操作练习,实验效果不佳.近几年,我校妇产科学教研室购置了新西兰Tellyes International Group制造的SBC073001会阴切开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改良组合,完善了实验项目,提高了实验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下面简介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作者:曹月霞;李小梅;李燕琼 刊期: 2006年第18期
人本教育观是基于关注人及人的能力发展而优化教学模式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归宿、以人的发展为主线,一切教育活动与过程都紧紧围绕育人进行.在护理教学中,突破现有的教学模式,确立人本教育原则,明确人本教学目标,完善人本教学过程,促进护理人才全面发展,既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理论命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实施的教学实践问题.
作者:曲海英;冯卫红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班集体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集体建设的有效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魏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卵巢良性肿瘤伴腹水和血清CA-125抗原升高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术前多考虑卵巢癌而手术治疗,于术中确诊为卵巢良性肿瘤;术前均无病理学和(或)细胞学阳性发现,也无特征性的超声表现.该类疾病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纤维瘤样病变和盆腔结核性肿块常见.结论 盆腔肿块伴腹水和血清CA-125抗原升高时并不能立即诊断为卵巢癌,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是惟一确诊的方法;对可疑病例及早行探查手术是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狄晓鸿 刊期: 2006年第18期
通过小说中主人公高加林事业、爱情上的曲折,分析在他身上所反映的城乡冲突及由此而见的路遥的乡土情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路遥乡土情结的缘由.
作者:尤勇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培养中等医学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牢固掌握必要的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避免高分低能,要达到这个目的,主要通过2个环节:一是理论教育,二是临床实习,而处于二者之间的过渡阶段主要通过课间医院见习及实验室模拟操作来完成.从目前我国中等医学教育的现状看,较多的中等卫生学校因条件有限,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去医院见习的机会不多,不能保证每名学生都能亲自接触患者、询问病史、做出诊断并在患者身上直接操作练习.因此,实验室模拟操作、病案分析就成了学生临床前技能训练的主要方式.这一方式对妇产科教学来说就更有其重要意义.如果忽视这一重要性,将对妇产科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作者:郭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建立和巩固肿瘤登记报告队伍是开展肿瘤登记报告的前提条件,是了解肿瘤发病状况、控制肿瘤高发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近两年对肿瘤登记报告队伍的培训及管理的体会,介绍肿瘤登记报告队伍的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并就培训管理和效果评价提出建议.
作者:王晓辉;刘玉琴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占我国学生总数70%的农村学生受教育条件的制约,环境教育水平比较落后.中专卫校90%的学生来自农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卫校的教学实际,我们设计出生物、化学、物理、外科、中医、预防医学等多学科综合渗透式环保教育的教学方案,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贾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国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现状与变化趋势,探讨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甘肃省31家监测医疗保健机构2003年1月~2005年12月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甘肃省3年共监测国产儿58 131例,发现出生缺陷儿691例,出生缺陷发生率平均为118.87/万.前6位缺陷种类依次为:神经管缺陷、先天性脑积水、唇裂合并腭裂、多指(趾)、马蹄内翻足、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分别为25.98/万、17.03/万、13.93/万、10.32/万、8.43/万、8.09/万.出生缺陷发生率在城乡之间及不同年龄段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强农村妇幼保健工作、强化优生优育宣传、做好高危孕产妇管理、提高产前诊断水平等是甘肃省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
作者:郭金仙;李怡林;邱伟涛;李蓉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卫生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符合职业要求的合格的护理工作者,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突出时代特点、突出职业培养目标,运用全新的教育方式使护生明确职业素质要求,树立和培养正确的护理观念,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游晓慧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牛、羊、马等食草动物,人类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病死畜及其血液、排泄物、分泌物或死畜产品(接触传播引起皮肤炭疽),吸入带炭疽芽孢杆菌芽孢的尘埃、气体(呼吸道传播引起肺炭疽),进食病死畜肉类及被芽孢杆菌污染的食物、水等(消化道传播引起肠炭疽)而患本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炭疽列为乙类传染病,但发现肺炭疽后要求按甲类传染病报告和处理.2004年6月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曼日玛乡发生一起炭疽疫情(1例皮肤炭疽,1例肺炭疽),现报告如下,并就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
作者:陈明智;赵永才 刊期: 2006年第18期
近年来,由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使医学检验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如何用好仪器现已成为检验科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日立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因其速度快、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使用,现将我科在多年使用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故障处理办法及经验介绍给大家,以供用户参考.
作者:司玉春;齐发梅 刊期: 200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