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肃省玛曲县一起肺炭疽疫情控制的反思

陈明智;赵永才

关键词:玛曲县, 肺炭疽, 疫情, 控制
摘要: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牛、羊、马等食草动物,人类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病死畜及其血液、排泄物、分泌物或死畜产品(接触传播引起皮肤炭疽),吸入带炭疽芽孢杆菌芽孢的尘埃、气体(呼吸道传播引起肺炭疽),进食病死畜肉类及被芽孢杆菌污染的食物、水等(消化道传播引起肠炭疽)而患本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炭疽列为乙类传染病,但发现肺炭疽后要求按甲类传染病报告和处理.2004年6月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曼日玛乡发生一起炭疽疫情(1例皮肤炭疽,1例肺炭疽),现报告如下,并就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甘肃省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现状及对策

    目的 了解甘肃省国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现状与变化趋势,探讨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甘肃省31家监测医疗保健机构2003年1月~2005年12月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甘肃省3年共监测国产儿58 131例,发现出生缺陷儿691例,出生缺陷发生率平均为118.87/万.前6位缺陷种类依次为:神经管缺陷、先天性脑积水、唇裂合并腭裂、多指(趾)、马蹄内翻足、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分别为25.98/万、17.03/万、13.93/万、10.32/万、8.43/万、8.09/万.出生缺陷发生率在城乡之间及不同年龄段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强农村妇幼保健工作、强化优生优育宣传、做好高危孕产妇管理、提高产前诊断水平等是甘肃省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

    作者:郭金仙;李怡林;邱伟涛;李蓉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口腔专业技能阶段性考核对学生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专业技能考核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个班,均按常规组织教学,其中实验组采用技能操作阶段性考核,对照组实行常规考核.实习1个月后,由实习带教医生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复核.结果 实验组技能考核的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专业技能阶段性考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试技巧.

    作者:朱怀红;陈春英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前牙PFM冠折断后用直、间接法铸造桩核修复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对直、间接法铸造桩核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病例53例,共72颗上前牙,分成2组,分别采用直接及间接法铸造桩核,随访观察2~3年.结果 利用间接法制作桩核,精密度高,固位力强,缩短了临床操作时间,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意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乳腺癌与Ⅰ期乳房再造术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的同时,实施几种保留乳房外形的美容手术方法.方法 对不同分期的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及Ⅰ期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或Ⅰ期假体置入重建并植皮术;对能保留乳头乳晕者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及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乳房再造并假体置入术.结果 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及Ⅰ期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者8例,行Ⅰ期假体置入重建并植皮术者15例;行不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及Ⅰ期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者8例,Ⅰ期假体置入重建并植皮术者2例;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及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乳房再造并假体置入术者2例.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46个月,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1例根治术及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乳房再造术后46个月对侧发生乳腺癌.重建乳房外形良好,乳房下皱襞弧度好,保留乳头乳晕区皮肤无坏死;皮肤无萎缩变硬,手感良好;腹部供区无腹壁疝形成,置入假体手感好,移植皮瓣无坏死.结论 对不同分期的乳腺癌患者在治疗乳腺疾病的同时,采取多种Ⅰ期乳房重建术能大限度地保留乳房外形的美观,是较好的治疗方法,在临床需大样本研究来推广.

    作者:赵庆丽;白晓蓉;郝杰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精液常规分析在不育症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精液参数的变化以提高不育症的诊断水平.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手册进行精液常规分析,记录外观、量、粘稠度、液化时间、pH值,测定精子密度、活率、活力,分析形态.结果 1 732对不育夫妇中,正常精子状态者688例,占被检人数的39.7%;弱精子症者512例,占29.6%;其他依次为少精子症、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无精子症及畸精子症,分别占16.2%、6.2%、5.5%、2.8%;精液量<1.5ml和液化时间>60min的人数分别为166例、289例,各占总数的9.6%和16.7%,其中正常精子状态者分别占7.6%、18.8%.

    作者:柴三明;倪亚莉;刘珍;王琰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从当前医疗行业不正之风谈如何开展医学生素质教育

    当前,医疗行业存在着种种不正之风,通过辩证地分析原因,认为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是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小英;代杏暖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甘肃省2005年全国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自1995、1997、1999、2002年4次在全国统一开展碘缺乏病监测以来,各地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意见的通知〉>的要求:目前已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份),要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已达到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省份,要力争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尚未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省份,要确保达到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为进一步了解全国消除碘缺乏病工作进展情况,卫生部决定于2005年进行第五次全国碘缺乏病监测工作.

    作者:杨海霞;王斌;王燕玲;曹永琴;张育新;姚琳;王尉华;康芬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探讨适合于学分制的卫生职业教育网络教学系统

    网络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是目前教育改革的侧重点和研究热点,针对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性网站匮乏这一现状,主要从网络教育现状、学分制的现状、网络教育与学分制结合的可行性、网站的技术构思等几方面阐述适合于学分制的卫生职业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网络教育对目前学分制条件下卫生职业教育的影响.

    作者:张正宝;刘冬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升学与就业——班主任的心得体会

    在中职教育面临严峻的升学与就业压力面前,我们如何适应当前形势,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与就业,终提高升学率与就业率,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房德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肺癌患者的临终护理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大气污染加重、吸烟率升高,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肺癌晚期患者已无有效治疗方案,长期慢性消耗、恶病质以及肿瘤广泛转移引起的机能紊乱使得患者极为痛苦,做好此类患者的临终护理可以尽大可能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要,减轻精神上的痛苦,确保生命质量.现将笔者2002年8月至2005年10月收集的对40例肺癌患者的护理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顾浩;赵变歌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老年人心理健康及护理

    情绪、智力、性格方面的改变是老年人心理的基本特点.老年人角色转变和社会适应的矛盾、老有所为和身心衰老的矛盾、老有所养和经济困难的矛盾、安度晚年和意外刺激的矛盾是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主要包括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老年患者的情感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老年人心理保健等.

    作者:许加丽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中专卫校多学科综合渗透式环保教育初探

    占我国学生总数70%的农村学生受教育条件的制约,环境教育水平比较落后.中专卫校90%的学生来自农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卫校的教学实际,我们设计出生物、化学、物理、外科、中医、预防医学等多学科综合渗透式环保教育的教学方案,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贾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创伤性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TCD表现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分析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血管痉挛(CVS)发生、发展与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CT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90例TBI住院病人进行头颅CT检查及GCS,并于入院24h后,第3d、5d、7d、10d通过经颅多普勒(TCD)对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及颈内动脉(ICA)颅外端进行脑血流速度检测.结果 37例病人有CVS,其中轻度5例,中度18例,重度14例,有4例终发展为缺血性神经功能损伤;CVS组病人MCA血流速度及Lindegaard Index伤后即升高,伤后3~5d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回落,但仍高于正常.结论 CVS是重型脑外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SAH表现的病人通过TCD监测脑血流速度变化可及早发现CVS,严重CVS可造成脑缺血,影响预后.

    作者:王超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重点演示的作用

    笔者认为,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重视重点演示这一环节可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具体有以下作用.1有利于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心脏的外形及腔内结构是重点,后者又是难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教师利用尸体解剖标本、离体心脏标本及心脏的模型,重点演示心脏的外形有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和三沟,并强调心底及心尖的位置,然后提问,强化矫正.

    作者:李文明;李占生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新生儿半自动换血疗法

    我科从2004年起采用桡动脉联合外周静脉置管,进行新生儿半自动同步换血疗法,换血在封闭回路中进行,为9例患儿治疗,结果表明,此法较脐动静脉换血法效率高,操作简单,现报道如下.

    作者:易彬;唐建明;何莉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设计、制作和应用研究

    1无纸化考试及其设备要求无纸化考试就是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具体做法是:考生输入自己的学号、姓名等个人资料,由计算机从已建立好的题库中抽选试题组卷,考生根据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题目,用键盘输入或用鼠标选择答案,考试结束后计算机自动对照标准答案进行阅卷、记分和成绩统计.无纸化考试使组卷更方便、快捷,阅卷客观公正和迅速,节约了组题、试卷印制装订、监考、改卷、成绩统计等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作者:宁华;皮至明;高虹宇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教师良好情绪的课堂效应

    教师在课堂上良好的情绪表现,往往能产生有声语言难以替代的感染效应.这种效应不仅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创造融洽、平等的对话气氛,而且能使学生较长时间保持注意的强度,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认知的效率,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改变学生的人格品质.

    作者:贾志荣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增强创新意识优化班级管理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必须培养他们的自信精神,要在学习过程中多磨炼他们的意志,要培养他们的协同合作精神,并且使其牢固树立竞争意识.在平常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中必须有意识地锻炼他们.

    作者:郭启煌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氢氧化钙乳牙根管内封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氢氧化钙(calcium hycroxide,CH)与樟脑酚合剂(CP)、甲醛甲酚(FC)在乳牙根管内封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0颗患牙,随机分成3组,根管治疗过程中分别用氢氧化钙和传统的根管消毒药物樟脑酚合剂、甲醛甲酚行根管内封药,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CH组根管内封药总有效率优于CP组、FC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CP组、F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H具有消毒效果持续、不致敏、有收敛性、价廉、实用、方便的优点,在乳牙根管治疗过程中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酚类消毒药物.

    作者:刘启成;牛卫东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性传播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性传播性疾病(STD)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正确认识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阴道炎及尖锐湿疣等STD的病原体,选择先进的、恰当的实验方法是防止STD误诊、漏诊的根本保证.

    作者:徐兆菊;张延光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