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肿节风含片中异嗪皮啶含量

黄增琼;蒋伟哲;黄兴振;梁伟斌;李倩兰;巫世红

关键词:异嗪皮啶, 肿节风,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肿节风含片中异嗪皮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ODS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28:72),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44 nm.结果 异嗪皮啶进样量在0.1098~0.8781 μg范国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23%.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肿节风含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肿节风含片中异嗪皮啶含量

    目的 建立肿节风含片中异嗪皮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ODS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28:72),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44 nm.结果 异嗪皮啶进样量在0.1098~0.8781 μg范国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23%.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肿节风含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黄增琼;蒋伟哲;黄兴振;梁伟斌;李倩兰;巫世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药学监护参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医院各临床科室2004年(药学监护参与用药前)和2005年(药学监护参与用药后)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病历数由药学监护前的22.8%下降到药学监护后的7.2%(P<0.01),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总项目750项,其中药学监护前578项(占77.1%),药学监护后172项(占22.9%).药学监护前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抗菌药物选择不当、给药不当和用药疗程不当等,在药学监护后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药学监护促进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为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模式.

    作者:文远大;谭芳;吴碧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双组分体系中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含量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同时测定双组分体系中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扫描双组分样品的吸收峰,根据吸收度的加和性原理,以阿司匹林的浓度和水杨酸的浓度为未知项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各自的真实浓度.结果 测得的阿司匹林平均回收率为(100.32±0.84)%,水杨酸平均回收率为(99.95±0.81)%.结论 UV法方便快捷,准确可靠,适用于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组成的双组分体系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建行;徐风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001-2005年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1-2005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第一代头孢菌素用量逐年减少,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复方制剂与氧头孢类药物占临床治疗的主导地位.结论 医院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基本合理,应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复方制剂与氧头孢类药物的用量.

    作者:孙惠娟;任百黎;陈少英;胡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咪达唑仑、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作用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结肠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芬太尼1.5 μg/kg,Ⅱ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 mg/kg+异丙酚1 mg/kg+芬太尼1 μg/kg.结果 Ⅰ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比Ⅱ组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术中镇静、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Ⅰ组(P<0.05),而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辅助结肠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皮小波;郑静;江春秀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复方甘草酸苷对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价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多种资料均证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结论 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平;何志春;焦鲁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及应用

    目的 介绍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及应用.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进行介绍.结果 目前肠外营养制剂品种丰富,应用广发.结论 肠外营养制剂发展迅速,应合理应用.

    作者:林琳;孙淑娟;孙岩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抗菌药物静脉滴注给药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目的 设计抗菌药物静脉滴注给药方案.方法 依据药物动力学和抗菌药物药效动力学原理,采用文献报道相关参数设计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青霉素G静脉滴注给药方案.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阿米卡星380.64mg,静脉滴注速率33滴/min,每天给药1次;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给予环丙沙星311.85 mg,静脉滴注速率52滴/min,14h后给予第二剂量;化脓性链球菌感染患者给予青霉素G480万U,静脉滴注速率33滴/min,给药时间间隔12 h.结论 依据药物动力学和抗菌药物药效动力学原理,结合相关试验数据,可以设计静脉滴注给药方案.

    作者:王槐芾;陈茂蓉;童荣生;刘中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红花逍遥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红花逍遥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TLC法)鉴别胶囊剂中的当归、白芍、白术、甘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结果 TLC法鉴定结果满意;回归方程为Y=1.364X-0.053(r=0.999 99),芍药苷进样量在0.104~5.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8%,RSD=1.13%(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红花逍遥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袁小波;孟芹;孟香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镇颤舒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探讨镇颤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镇颤舒胶囊中黄芪、厚朴、葛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芍药苷进行定量分析,用显微鉴别法对僵蚕进行鉴别.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芍药苷进样量在0.201 4~2.01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为1.18%.薄层定性鉴别方法灵敏可靠,专属性强.结论 所用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镇颤舒胶囊的质量.

    作者:刘金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中药保健品中的激素类西药成分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同时分离测定中药保健品中10种常用的激素成分.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 10种激素类成分在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均为0.9999,小检出量范围为20~32 ng/mL.结论 RP-HPLC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快速筛查出纯中药制剂或食用保健品中的激素类西药成分.

    作者:郭瑞锋;郄冰冰;何建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替米沙坦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国内近年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应用较安全.结论 替米沙坦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的有效药物.

    作者:温冬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药师在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药师在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引起患者用药不依从的因素和药师在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结果与结论 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是取得佳治疗效果的基本条件,而药师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庞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缬沙坦和拜新同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缬沙坦与拜新同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115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A组,口服缬沙坦80 mR,每日1次)、拜新同组(B组,口服拜新同30 mg,每日1次)、缬沙坦+拜新同组(C组,晨服缬沙坦80 mg,睡前服拜新同30 mg),疗程均为12周.结果 3组患者血压均有明显下降,总有效率A组为63.3%,B组为68.6%,C组为94.0%.结论 缬沙坦联合拜新同用于治疗中重度高血压比单用缬沙坦或单用拜新同更有效、更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戈霓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浓度呋喃西林溶液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制备高浓度且质量稳定的呋喃西林溶液.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苯甲酸、硼酸以及苯甲酸加硼酸作助溶剂,通过含量测定、澄明度观察、3个月留样观察和稳定性试验,寻找合适的助溶剂及其浓度.结果 0.02%及0.03%的苯甲酸、0.02%苯甲酸+0.2%硼酸、0.03%苯甲酸+0.4%硼酸均能使呋喃丙林溶液浓度达到1:3000,质量稳定,放置3个月不析出结晶,其中以0.02%苯甲酸为助溶剂的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试验结果为理想.结论 以0.02%苯甲酸作为呋喃西林溶液助溶剂效果为理想.

    作者:范尚坦;李金兰;周宁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过氧化氢对50%硫酸镁溶液的抑菌效果

    目的 考察0.03%过氧化氢对50%硫酸镁溶液的抑菌防腐效果.方法 在配制的硫酸镁溶液中添加0.03%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抑苗剂,分别在密封和非密封的状况下同未加抑菌剂的样品进行对照.结果 采用过氧化氢防腐的硫酸镁溶液在两种情况下,放置60 d内都无细菌生成,而未加抑菌剂的样品的细菌学检查全部超标.结论 0.03%过氧化氢抑菌效果明显,可作为50%硫酸镁溶液的抑菌剂.

    作者:汤远亮;姚国新;张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美心力注射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98例

    目的 评价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美心力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美心力对98例患儿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美心力对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结论 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美心力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较好方案.

    作者:陈正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

    目的 建立一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8 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5.4的0.015 mol/L磷酸二氢钾-乙腈(75:25),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甲磺酸罗哌卡因质量浓度在20.74~207.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0%(n=9),RSD=0.91%.日内精密度(RSD<0.5%)与日间精密度(RSD<0.5%)良好,低检测限为0.0104 μg/mL.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峰;杨伟峰;郑金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热淋清颗粒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60例

    目的 评价热淋清颗粒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热淋清颗粒+司帕沙星片)和对照组60例(司帕沙星片)分别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P<0.05).结论 热淋清颗粒联合司帕沙星片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优于单用司帕沙星片.

    作者:陈金文;谭昕;苗智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黄芪扶正口服液的制备及质控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黄芪扶正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 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柱为分析柱,乙腈-水(27:7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检测量在0.12~0.83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100.2%,且重现性较好(RSD=1.9%).结论 检测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芪扶正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伟萍;刘丽仙;刘晓霞;方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