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增琼;蒋伟哲;黄兴振;梁伟斌;李倩兰;巫世红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更迫切的需要,体检将成为医院业务新的增长点.将体检资料进行网络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可以显著提高体检业务的效率和质量,体检资料可长期保存,同时可以完成多种查询、VIP自动管理、统计报表自动生成及分析.
作者:张明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芪扶正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 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柱为分析柱,乙腈-水(27:7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检测量在0.12~0.83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100.2%,且重现性较好(RSD=1.9%).结论 检测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芪扶正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伟萍;刘丽仙;刘晓霞;方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考察0.5%盐酸丁卡因滴眼液的稳定性.方法 分别用经典恒温法和初均速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 经典恒温法和初均速法的试验结果基本相符;室温(25℃)下的贮存期分别为2.0年和1.9年.结论 与经典恒温法比较,初均速法工作量小、省时,且数据处理较简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杨晓君;魏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归脾丸(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归脾丸(浓缩丸)中黄芪甲苷、远志、木香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归脾丸中甘草酸的含量,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65:30:5),流速为1.0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0 nm.结果 TLC法色谱斑点清晰,空白无干扰;HPLC法的甘草酸平均回收率为100.18%,RSD为1.22%.结论 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归脾丸(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沙娟;赵长振;施爱红;王法琴;叶华;王瑞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的含量.方法 以Hypersil ODS柱为分析柱,流动相为0.02 mol/m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乙腈(80:15: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室温.以外标法计算标示量百分含量.结果 盐酸伐昔洛韦质量浓度在10~6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99.20%,RSD=0.50%(n=5).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的含量.
作者:王蔓琳;徐玉红;李玉珍;李成;郭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同时分离测定中药保健品中10种常用的激素成分.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 10种激素类成分在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均为0.9999,小检出量范围为20~32 ng/mL.结论 RP-HPLC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快速筛查出纯中药制剂或食用保健品中的激素类西药成分.
作者:郭瑞锋;郄冰冰;何建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1-2005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第一代头孢菌素用量逐年减少,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复方制剂与氧头孢类药物占临床治疗的主导地位.结论 医院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基本合理,应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复方制剂与氧头孢类药物的用量.
作者:孙惠娟;任百黎;陈少英;胡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奥曲肽同时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 对183例SAP治疗效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同时使 . 用乌司他丁和奥曲肽的患者疗效好于单独用药者.结论 乌司他丁与奥曲肽同时应用能减少SAP的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何盛琴;熊建琼;邓朝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介绍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及应用.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进行介绍.结果 目前肠外营养制剂品种丰富,应用广发.结论 肠外营养制剂发展迅速,应合理应用.
作者:林琳;孙淑娟;孙岩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variabilin在急性胰腺创伤大鼠模型体内抑制PLA2的效应及其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急性胰腺创伤大鼠模型,分别设立vaariabilin给药组(试验组)及生理盐水给药组(对照组),测定其在模型体内抑制血清及组织内PLA活性的效应.另对照给药后72 h内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变化、腹腔CT表现、胰腺组织光镜和电镜下病理改变.结果 Variabilin在伤后24 h胰腺创伤大鼠模型体内即可表现出较强的抑制血清和胰腺细胞内PLA2的作用(P<0.01),CT扫描显示其可减轻胰腺组织肿胀,光镜和电镜下结果证实其具有保持创伤后胰腺细胞形态完整性、减轻细胞器损伤的作用.结论 Variabilin腹腔内应用于急性胰腺创伤大鼠模型,可在体内抑制血清及组织内PLA2的活性,具有良好的创伤保护作用.
作者:戴睿武;田伏洲;陈莉萍;何发群;汤礼军;董家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风湿定胶囊中有毒成分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乌头碱的含量,测定波长为412 nm.结果 乌头碱浓度在60.03~211.05 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8 1),平均回收率为97.41%,RSD为1.87%.结论 分光光度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乌头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姚志凌;李明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药师在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引起患者用药不依从的因素和药师在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结果与结论 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是取得佳治疗效果的基本条件,而药师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庞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同时测定双组分体系中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扫描双组分样品的吸收峰,根据吸收度的加和性原理,以阿司匹林的浓度和水杨酸的浓度为未知项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各自的真实浓度.结果 测得的阿司匹林平均回收率为(100.32±0.84)%,水杨酸平均回收率为(99.95±0.81)%.结论 UV法方便快捷,准确可靠,适用于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组成的双组分体系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建行;徐风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一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8 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5.4的0.015 mol/L磷酸二氢钾-乙腈(75:25),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甲磺酸罗哌卡因质量浓度在20.74~207.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0%(n=9),RSD=0.91%.日内精密度(RSD<0.5%)与日间精密度(RSD<0.5%)良好,低检测限为0.0104 μg/mL.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峰;杨伟峰;郑金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高浓度且质量稳定的呋喃西林溶液.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苯甲酸、硼酸以及苯甲酸加硼酸作助溶剂,通过含量测定、澄明度观察、3个月留样观察和稳定性试验,寻找合适的助溶剂及其浓度.结果 0.02%及0.03%的苯甲酸、0.02%苯甲酸+0.2%硼酸、0.03%苯甲酸+0.4%硼酸均能使呋喃丙林溶液浓度达到1:3000,质量稳定,放置3个月不析出结晶,其中以0.02%苯甲酸为助溶剂的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试验结果为理想.结论 以0.02%苯甲酸作为呋喃西林溶液助溶剂效果为理想.
作者:范尚坦;李金兰;周宁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控制口炎清颗粒质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RP-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3:87,V/V),流速为0.5 mL/min,波长为300 nm.结果 绿原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55~2.75 μg/mL,方法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79%(n=6).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口炎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梅林;袁英;胡承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顺风耳口服液的制备和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水蒸馏法、回流提取法、水提醇沉法将药物制成口服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山茱萸、牡丹皮、五味子3味中药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够检测出山茱萸、牡丹皮、五味子药材.结论 方法简便,可用于质量控制.
作者:张瑶;王林丽;孟德胜;宋志永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2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心电图特点为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180~210次/min、RR节律不等;12例胺碘酮静脉注射后11例转为窦性心律,1例心室率控制;胺碘酮转复率为91.7%,有效率为100%.结论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有心室率极快、QRS波宽大畸形、RR节律不齐等特点,易引发室颤、猝死危险.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尽早电复律,对血液动力学稳定者可选胺碘酮等延长旁道不应期的药物静脉注射,避免使用洋地黄及异搏定等缩短旁道不应期的药物,有条件的患者可采用射频消融根治.
作者:吴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通过分析比较中美两国临床药学开展的历史和现状,找出妨碍中国临床药学发展的原因,提出推动我国医院临床药学发展的建议.
作者:方姣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药品集中摆放是病区药房调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口服药品的摆放还存在卫生学状况差、分劈片质量差异显著、效期管理和差错核对困难等问题,影响到了药品的内在质量和使用安全.病区药房摆药必须从各个环节把好质量关,保证临床安全用药.
作者:朱婉贞;周伊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