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肿节风含片中异嗪皮啶含量

黄增琼;蒋伟哲;黄兴振;梁伟斌;李倩兰;巫世红

关键词:异嗪皮啶, 肿节风,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肿节风含片中异嗪皮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ODS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28:72),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44 nm.结果 异嗪皮啶进样量在0.1098~0.8781 μg范国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23%.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肿节风含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炎清颗粒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 建立控制口炎清颗粒质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RP-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3:87,V/V),流速为0.5 mL/min,波长为300 nm.结果 绿原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55~2.75 μg/mL,方法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79%(n=6).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口炎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梅林;袁英;胡承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白癜搽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制备白癜搽剂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 以补骨脂、栀子等药材为主要原料加75%乙醇浸泡1周制成搽剂,同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处方中的补骨脂、栀子进行定性鉴别,并用薄层扫描法对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进行含量控制.结果 薄层色谱上均鉴别出制剂和各自药材的特征斑点,而空白对照色谱无此斑点;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点样量线性范围是2~6 μg,方法的平均回收率补骨脂素为97.13%(RSD=5.84%),异补骨脂素为97.55%(RSD=5.2%).结论 制剂处方及制备工艺合理、简便,质量控制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林清;张恩娟;葛勤;刘同华;曹健;昝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 统计2004-2006年医院麻醉药品处方、品名、用量等,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结论 建议采用三阶梯镇痛方式给药,提倡使用口服镇痛药.

    作者:丁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红花逍遥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红花逍遥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TLC法)鉴别胶囊剂中的当归、白芍、白术、甘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结果 TLC法鉴定结果满意;回归方程为Y=1.364X-0.053(r=0.999 99),芍药苷进样量在0.104~5.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8%,RSD=1.13%(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红花逍遥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袁小波;孟芹;孟香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001-2005年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1-2005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第一代头孢菌素用量逐年减少,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复方制剂与氧头孢类药物占临床治疗的主导地位.结论 医院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基本合理,应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复方制剂与氧头孢类药物的用量.

    作者:孙惠娟;任百黎;陈少英;胡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健康体检网络管理系统的优势与发展方向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更迫切的需要,体检将成为医院业务新的增长点.将体检资料进行网络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可以显著提高体检业务的效率和质量,体检资料可长期保存,同时可以完成多种查询、VIP自动管理、统计报表自动生成及分析.

    作者:张明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缬沙坦和拜新同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缬沙坦与拜新同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115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A组,口服缬沙坦80 mR,每日1次)、拜新同组(B组,口服拜新同30 mg,每日1次)、缬沙坦+拜新同组(C组,晨服缬沙坦80 mg,睡前服拜新同30 mg),疗程均为12周.结果 3组患者血压均有明显下降,总有效率A组为63.3%,B组为68.6%,C组为94.0%.结论 缬沙坦联合拜新同用于治疗中重度高血压比单用缬沙坦或单用拜新同更有效、更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戈霓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过氧化氢对50%硫酸镁溶液的抑菌效果

    目的 考察0.03%过氧化氢对50%硫酸镁溶液的抑菌防腐效果.方法 在配制的硫酸镁溶液中添加0.03%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抑苗剂,分别在密封和非密封的状况下同未加抑菌剂的样品进行对照.结果 采用过氧化氢防腐的硫酸镁溶液在两种情况下,放置60 d内都无细菌生成,而未加抑菌剂的样品的细菌学检查全部超标.结论 0.03%过氧化氢抑菌效果明显,可作为50%硫酸镁溶液的抑菌剂.

    作者:汤远亮;姚国新;张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浓度呋喃西林溶液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制备高浓度且质量稳定的呋喃西林溶液.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苯甲酸、硼酸以及苯甲酸加硼酸作助溶剂,通过含量测定、澄明度观察、3个月留样观察和稳定性试验,寻找合适的助溶剂及其浓度.结果 0.02%及0.03%的苯甲酸、0.02%苯甲酸+0.2%硼酸、0.03%苯甲酸+0.4%硼酸均能使呋喃丙林溶液浓度达到1:3000,质量稳定,放置3个月不析出结晶,其中以0.02%苯甲酸为助溶剂的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试验结果为理想.结论 以0.02%苯甲酸作为呋喃西林溶液助溶剂效果为理想.

    作者:范尚坦;李金兰;周宁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

    目的 建立一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8 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5.4的0.015 mol/L磷酸二氢钾-乙腈(75:25),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甲磺酸罗哌卡因质量浓度在20.74~207.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0%(n=9),RSD=0.91%.日内精密度(RSD<0.5%)与日间精密度(RSD<0.5%)良好,低检测限为0.0104 μg/mL.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峰;杨伟峰;郑金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顺风耳口服液的制备及薄层鉴别

    目的 研究顺风耳口服液的制备和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水蒸馏法、回流提取法、水提醇沉法将药物制成口服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山茱萸、牡丹皮、五味子3味中药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够检测出山茱萸、牡丹皮、五味子药材.结论 方法简便,可用于质量控制.

    作者:张瑶;王林丽;孟德胜;宋志永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非那雄胺血浆浓度测定及其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 建立非那雄胺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测定法,用于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双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2 mg,用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的非那雄胺浓度.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0~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0-24)分别为(123.95±25.47)μg·h/L和(126.35±28.16)μg·h/L,AUC0-(24)分别为(126.12±27.48)μg·h/L和(129.85±29.12)μg·h/L,峰浓度(Cmax)分别为(22.17±3.83)μg/L和(22.48±4.69)μg/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3.1±0.6)h和(2.9±0.8)h,半衰期(t1/2)分别为(4.2±0.3)h和(4.3±0.5)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4±9.2)%.结论 两种非那雄胺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马殷浩;于翠霞;周洁;邹建军;朱余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32例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活动期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20 mg/d)治疗组和奥美拉唑(20 mg/d)对照组,疗程4周,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及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6%和86.6%,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93.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腹痛消失率和消化道症状缓解方面两组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腹痛消失更为迅速,第1天治疗组腹痛消失率为43.3%,而对照组为18.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较好,缓解腹痛迅速,无严重不良反应,是治疗消化性溃疡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白晓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乌司他丁、奥曲肽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68例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奥曲肽同时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 对183例SAP治疗效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同时使 . 用乌司他丁和奥曲肽的患者疗效好于单独用药者.结论 乌司他丁与奥曲肽同时应用能减少SAP的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何盛琴;熊建琼;邓朝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3-苯基-1-茚胺类似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目的 建立可以提示高活性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3-苯基-1-茚胺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信息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研究结构与活性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药物的选择性、指导新化合物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确定34个茚胺类化合物分子的药效构象,与模板分子进行分子叠加,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CoMFA),建立了一个选择性SSRIs的三维定量构效模型.结果 该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cv=0.660,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0.976,标准偏差SEE=0.196,F=181.916.用此模型预测了4个SSRIs的活性,结果与试验值相符.结论 该模型解释了已有的构效关系,且有较高的预测能力,系数等势图映射的受体结合部位的性质对进一步提高该类药物活性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卢律;邓萍;李勤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及应用

    目的 介绍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及应用.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进行介绍.结果 目前肠外营养制剂品种丰富,应用广发.结论 肠外营养制剂发展迅速,应合理应用.

    作者:林琳;孙淑娟;孙岩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中药保健品中的激素类西药成分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同时分离测定中药保健品中10种常用的激素成分.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 10种激素类成分在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均为0.9999,小检出量范围为20~32 ng/mL.结论 RP-HPLC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快速筛查出纯中药制剂或食用保健品中的激素类西药成分.

    作者:郭瑞锋;郄冰冰;何建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边旗中芹菜素含量

    目的 建立草药半边旗中芹菜素含量的准确测定方法,并测定不同采收期的半边旗中芹菜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为283 nm,柱温为35℃.结果 芹菜素进样量在0.076~0.7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6),平均回收率为98.1%(RSD=1.24%).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可靠,可用于半边旗草药的质量控制.

    作者:吕应年;吴科锋;梁念慈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初均速法和经典恒温法考察0.5%盐酸丁卡因滴眼液的稳定性

    目的 考察0.5%盐酸丁卡因滴眼液的稳定性.方法 分别用经典恒温法和初均速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 经典恒温法和初均速法的试验结果基本相符;室温(25℃)下的贮存期分别为2.0年和1.9年.结论 与经典恒温法比较,初均速法工作量小、省时,且数据处理较简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杨晓君;魏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双组分体系中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含量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同时测定双组分体系中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扫描双组分样品的吸收峰,根据吸收度的加和性原理,以阿司匹林的浓度和水杨酸的浓度为未知项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各自的真实浓度.结果 测得的阿司匹林平均回收率为(100.32±0.84)%,水杨酸平均回收率为(99.95±0.81)%.结论 UV法方便快捷,准确可靠,适用于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组成的双组分体系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建行;徐风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