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加强医药科研学术道德规范的建设

施伯琰;王英

关键词:医药科研, 学术规范, 道德缺失, 改进
摘要:分析医药科研学术道德规范缺失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必须从道德自律、制度他律、失范问责等方面着手改进和维护医药科研学术道德规范,提高我国医药科研研发水平.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穿琥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 对穿琥宁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干扰试验,并建立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干扰试验证明,按拟定标准检验,本品1个规格共3批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 穿琥宁注射液稀释至0.5mg/mL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用鲎试剂法代替家兔法控制穿琥宁注射液的热原是可行的.

    作者:王伟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试论加强医药科研学术道德规范的建设

    分析医药科研学术道德规范缺失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必须从道德自律、制度他律、失范问责等方面着手改进和维护医药科研学术道德规范,提高我国医药科研研发水平.

    作者:施伯琰;王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须立法明确药品不良反应中的生产经营者责任

    目的 探讨解决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中生产经营者责任缺位问题的法律措施.方法 通过生产经营者药品不良反应控制防范责任的分析,得出结论.结果与结论 只有通过法律措施建立有效的利益校正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药品不良反应中生产经营者责任缺位问题.

    作者:于培明;黄泰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骨碎补提取与含量测定研究概况

    骨碎补是一味传统中药,其制剂与饮片临床广泛应用,常用于预防骨质疏松和调节血脂.骨碎补提取方法主要有醇提法、超声醇提取法及水煎法等,其中补黄酮的含量测定以分光光度法为主,柏皮苷的含量测定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今后开发研究的重点应是正确选择炮制方法、总黄酮提取纯化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允;刘毅;姚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疗服务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从经济学角度,论述医疗服务的私人产品性质,指出作为私人产品的医疗服务完全可以由市场提供,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医疗服务市场出现了失灵,因此需要政府干预.

    作者:余绪鹏;冷火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三磷酸胞苷二钠的简易快速测定法

    目的 建立一种利用琼脂糖凝胶检测三磷酸胞苷二纳(CTP)的方法.方法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TP含量.结果 CTP质量浓度在6~16 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0.9%(n=9).结论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操作简单、电泳速度快、检测成本低,可用于CTP生产过程中发酵、离子交换树脂洗杂及洗脱的终点控制.

    作者:李大平;崔凤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含西药的中药半浸膏片制剂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含西药的中药半浸膏片制剂工艺.方法 以甲基丙炔苄胺的标示百分含量及成品片重差异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选.结果正交试验优选的工艺为,用80目筛网筛分西药,西药粉末与中药颗粒中细粉等量递加2次,加入经过40目筛网整粒的中药颗粒中,混合3 h.结论 优选的制剂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沈秉正;王良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建立救济制度弥补药品不良反应的法律空白

    探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在法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药品不良反应的法律适用还有空白,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建立相应的救济制度并及早对不良反应的处置进行立法.

    作者:赵双春;李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滋阴强生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目的 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滋阴强生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规定的常规法对各试验菌株进行菌回收率及控制菌的验证试验.结果 常规法各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均达到70%以上,控制菌检查也符合要求.结论 滋阴强生口服液可以用常规法作为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作者:杨芳;冯志学;谢丽群;彭文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003-2005年胆结石摘除术住院患者不同付费方式费用构成分析

    目的 探讨胆结石摘除术住院患者不同付费方式费用构成和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03-2005年全年肝胆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的病案资料,统计分析其费用构成比例和变化情况.结果不同费用构成中药费所占比例高,其他依次为手术费、检查费、其他费用、治疗费等.在不同付费方式中军队患者的费用低,非医保患者的费用高,2003-2005年平均费用大体上呈增长趋势.结论 住院患者的药费和其他医疗费用构成比例不合理,需要有效地利用相关医疗卫生资源去调整.

    作者:万日义;阙文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现行中成药质量检验技术面临十大困惑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中成药药品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使用现行的检验技术,按照检验流程,对中成药中的性状、装量、理化性质、有效成分及药物的定性、定量等项目进行的检查,无法代表该种中成药的实际质量水平.也就是说,目前的药品检验技术,在对中成药进行检验时,仍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铮;高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及防范

    目的 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出门差错发生率很低(0.001 2%),未出门差错主要表现为医师不合理处方、药师贴错标签及护师查对松懈.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确能为临床提供优质的静脉滴注用药物,并将给药错误降至低.

    作者:吴瀛达;计佩影;王增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内氧化应激及NIH3T3细胞中促成熟因子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和NIH3T3细胞中促成熟因子(MPF)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替米沙坦治疗组,检测各组给药4,5,11,17周后的血糖、血胰岛素、血脂(TG,TC),11,17周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及MPF活性.结果 与糖尿病组相比,替米沙坦治疗组血糖、血胰岛素及血脂无明显变化,而Scr,BUN,UAE、肾脏MDA含量、肾细胞膜MPF均明显下降,肾脏抗氧化酶活性(Cu,Zn-SOD,CAT,GSH-Px)则明显上升.肾脏内MDA含量的变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与细胞膜、细胞浆MPF活性的变化相关.结论 替米沙坦可以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内的氧化应激,并且可能与其下调MH3T3细胞中MPF活性有关.

    作者:葛璞;车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对结核病化学治疗研究的深入,尤其是短程化疗的问世,已可使85%以上初治肺结核患者痊愈,但由于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出现,使结核病又迅速成为全球性危机,开发、研制高效的新型抗结核药物已成为迫切任务.氟喹诺酮类药物无论在体内或体外均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可作为治疗MDR-TB的又一有力武器.

    作者:李建华;宋丰贵;王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产业集群是我国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

    指出产业集群是盛行于当今世界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生物医药产业也必然出现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并通过对我国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研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舒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碳醇复合溶剂萃取麦白霉素工艺研究

    研究用异辛醇和稀释剂(4∶1,V/V)的混合物代替醋酸丁酯萃取麦白霉素的工艺条件及其经济和技术的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麦白霉素的萃取溶剂消耗由6.7 kg/十亿降至2.4kg/十亿,其生产成本降低达42元/十亿,提取的总收率与用醋酸丁酯时相当,产品质量合格、稳定.同时,革除了从萃余液中回收溶剂的工艺步骤,大大降低了能耗.

    作者:段永平;李静仁;李红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基层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作者:罗兰;高健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87例药物疑似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收集的87份ADR报告,就患者基本情况、ADR的临床表现与涉及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7例患者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38例(占33.33%),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的较多,共42例(占35.6%).结论 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曾一兵;沈宏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药品质量标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随着新<药品管理法>的颁布实施,取消了地方药品质量标准,尽管目前使用的药品标准均已实行国家标准,即<中国药典>和局(部)颁标准.但因为现行同名药品(特别是中成药)的标准仍不统一;有的标准已修订,却未及时通知药检所,尤其是基层药检所;有的在制定标准时考虑不周,严谨不够;有的在审核标准时未仔细校对,错漏较多,致使在检验中部分药品质量标准可操作性不强,影响检验结果的判定,终难以作出检验结论,致使作为法定药品技术检验机构的药品检验所(以下简称药检所),在按标准对药品进行检验时,仍常常碰到难题,不知现行标准是否有效而难以下检验结论.

    作者:李莎;彭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苯甲酸及其钠盐在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

    简要介绍了苯甲酸及其钠盐的理化性质和体内代谢过程,以及它的防腐、助溶等作用,也探讨了它对人体的毒性及其在人体内的解毒机理、安全性.

    作者:曾正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