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磷酸胞苷二钠的简易快速测定法

李大平;崔凤云

关键词:三磷酸胞苷二钠, 琼脂糖凝胶电泳, 终点控制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利用琼脂糖凝胶检测三磷酸胞苷二纳(CTP)的方法.方法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TP含量.结果 CTP质量浓度在6~16 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0.9%(n=9).结论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操作简单、电泳速度快、检测成本低,可用于CTP生产过程中发酵、离子交换树脂洗杂及洗脱的终点控制.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努力缩小医药产业与其他产业集聚度的差距

    运用集中度、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以及N指数等计量方法,对我国医药制造业1995年至2004年间的空间集聚度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较低并分析原因,提出提高我国医药制造业集聚度的相关建议.

    作者:丰志培;邓丽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87例药物疑似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收集的87份ADR报告,就患者基本情况、ADR的临床表现与涉及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7例患者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38例(占33.33%),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的较多,共42例(占35.6%).结论 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曾一兵;沈宏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苯甲酸及其钠盐在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

    简要介绍了苯甲酸及其钠盐的理化性质和体内代谢过程,以及它的防腐、助溶等作用,也探讨了它对人体的毒性及其在人体内的解毒机理、安全性.

    作者:曾正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001-2005年我院抗糖尿病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抗糖尿病药物临床应用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运用医院药库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对本院2001-2005年应用抗糖尿病药物的主要品种、用量、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抗糖尿病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均呈增长趋势.结论 抗糖尿病药物市场潜力大,各种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和新型口服糖尿病药物的用量将不断增加.

    作者:孙惠娟;任百黎;张娜;陈少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冬令进补膏方应用注意事项

    通过介绍膏方的适应范围及其应用的注意事项来阐明膏方的作用,以促进膏方在各地区的推广应用.

    作者:黄寿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须立法明确药品不良反应中的生产经营者责任

    目的 探讨解决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中生产经营者责任缺位问题的法律措施.方法 通过生产经营者药品不良反应控制防范责任的分析,得出结论.结果与结论 只有通过法律措施建立有效的利益校正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药品不良反应中生产经营者责任缺位问题.

    作者:于培明;黄泰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竭、酸枣仁及白花蛇舌草的真伪鉴别

    介绍血竭、酸枣仁、白花蛇舌草真品、伪品的特点及其鉴别,以防止购进和使用伪劣药材.

    作者:孙丹春;王晓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中右旋罗哌卡因的限量检查

    目的 建立甲磺酸罗哌卡因原料药及注射液中右旋异构体限量检查的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α1-酸糖蛋白手性固定相的Chiral-AGP柱(100mm×4.0 mm,5μm)为色谱柱,6 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6.70±0.05)-异丙醇(95∶5)为流动相,流速为0.8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分离度为3.15,右旋异构体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518~3.885 μg/mL,r=0.999 1,检查限量为1.48×10-8 g,精密度RSD为1.76%.结论α1-酸糖蛋白手性固定相可用于甲磺酸罗哌卡因中右旋异构体杂质的检测.

    作者:毛庆;何华;张小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基层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作者:罗兰;高健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制药企业GMP认证后员工的设备管理技能培训

    实施GMP是动态、发展、更新的过程.一些制药企业GMP认证后相对注重对员工进行工艺、卫生、质量方面的培训而忽略了对设备使用、维修的教育培训,这种现象应予重视纠正.SFDA已出台了新的GMP认证评定标准.制药企业面临新的CMP标准的评审,如何搞好员工的技能培训,以保证每一名员工熟知各自所使用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知识、清洁要求、保养方法等,结合生产工艺,掌握操作要点,是制药企业新的课题.

    作者:曲维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提高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的对策研究

    分析我国医药产业的集中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策略,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作者:陈兆奎;申俊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常见同色粉末状矿物中药的鉴别

    目的 为保证用药安全,探讨同色粉末状矿物中药的有效鉴别方法.方法 利用灼烧、水试或溶解等简便易行的理化检验手段,对色泽相同或相近的粉末状矿物中药进行快速鉴定.结果与结论方法相对简单实用,能够较快、准确地区分外观相同的药粉,从而避免误用.

    作者:胡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铝酸铋颗粒中甘草酸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铝酸铋颗粒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完善和提高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2 mol/L醋酸铵-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05%(n=6).结论 HPLC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复方铝酸铋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冯会生;田桂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茶碱麻黄碱片中3组分含量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复方茶碱麻黄碱片中可可碱、茶碱、咖啡因3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Alltech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以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三乙胺将pH值调节为6.0±0.1)-甲醇(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5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样品中3种成分能完全分离,可可碱、荼碱、咖啡因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4.10%,102.87%,101.71%,RSD分别为1.3%,1.8%,1.5%.结论 HPLC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有效控制复方茶碱麻黄碱片的质量.

    作者:朱叶青;鲍丽杰;闫占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关于医疗机构制剂室的原辅料管理

    根据制剂生产中原辅料的流转过程,就原辅料的质量标准、原辅料供应商的资格审核、原辅料采购、使用和仓储管理等方面,对医疗机构制剂室如何加强对原辅料流转过程的科学管理进行探讨,以保证合格、优质的原辅料用于制剂配制.

    作者:王秀珠;刘跃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内氧化应激及NIH3T3细胞中促成熟因子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和NIH3T3细胞中促成熟因子(MPF)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替米沙坦治疗组,检测各组给药4,5,11,17周后的血糖、血胰岛素、血脂(TG,TC),11,17周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及MPF活性.结果 与糖尿病组相比,替米沙坦治疗组血糖、血胰岛素及血脂无明显变化,而Scr,BUN,UAE、肾脏MDA含量、肾细胞膜MPF均明显下降,肾脏抗氧化酶活性(Cu,Zn-SOD,CAT,GSH-Px)则明显上升.肾脏内MDA含量的变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与细胞膜、细胞浆MPF活性的变化相关.结论 替米沙坦可以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内的氧化应激,并且可能与其下调MH3T3细胞中MPF活性有关.

    作者:葛璞;车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药营销终端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对中国医药市场的分析,论述医药终端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分别对药店终端、医院终端和第三终端市场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提出发展方向的建议.

    作者:陈新悦;胡鹏飞;倪小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创建诚信制药企业的思考

    随着我国医药市场的全方位开放,制药企业面临着更加开放、更加公平、更加透明的国内外竞争环境,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诚信为本,牢记质量是诚信制药企业永恒的主题,不断提高自己的信誉度,塑造优秀的企业品牌.诚信与失信都是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产物,只要有市场经济,就有失信的长期存在.因此,创建诚信制药企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常抓不懈,不断拓宽思路、创新内容,推动诚信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作者:刘昌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及防范

    目的 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出门差错发生率很低(0.001 2%),未出门差错主要表现为医师不合理处方、药师贴错标签及护师查对松懈.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确能为临床提供优质的静脉滴注用药物,并将给药错误降至低.

    作者:吴瀛达;计佩影;王增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努力构建我国合理用药的社会促进体系

    分析不合理用药的深层次原因,指出构建我国合理用药的社会促进体系必须从政策的完善入手,对用药实施全过程控制,对于相关学科要加大研究力度,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作者:汤少梁;卫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