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维凤
目的 为保证用药安全,探讨同色粉末状矿物中药的有效鉴别方法.方法 利用灼烧、水试或溶解等简便易行的理化检验手段,对色泽相同或相近的粉末状矿物中药进行快速鉴定.结果与结论方法相对简单实用,能够较快、准确地区分外观相同的药粉,从而避免误用.
作者:胡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实施GMP是动态、发展、更新的过程.一些制药企业GMP认证后相对注重对员工进行工艺、卫生、质量方面的培训而忽略了对设备使用、维修的教育培训,这种现象应予重视纠正.SFDA已出台了新的GMP认证评定标准.制药企业面临新的CMP标准的评审,如何搞好员工的技能培训,以保证每一名员工熟知各自所使用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知识、清洁要求、保养方法等,结合生产工艺,掌握操作要点,是制药企业新的课题.
作者:曲维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甲磺酸罗哌卡因原料药及注射液中右旋异构体限量检查的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α1-酸糖蛋白手性固定相的Chiral-AGP柱(100mm×4.0 mm,5μm)为色谱柱,6 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6.70±0.05)-异丙醇(95∶5)为流动相,流速为0.8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分离度为3.15,右旋异构体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518~3.885 μg/mL,r=0.999 1,检查限量为1.48×10-8 g,精密度RSD为1.76%.结论α1-酸糖蛋白手性固定相可用于甲磺酸罗哌卡因中右旋异构体杂质的检测.
作者:毛庆;何华;张小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根据制剂生产中原辅料的流转过程,就原辅料的质量标准、原辅料供应商的资格审核、原辅料采购、使用和仓储管理等方面,对医疗机构制剂室如何加强对原辅料流转过程的科学管理进行探讨,以保证合格、优质的原辅料用于制剂配制.
作者:王秀珠;刘跃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同时测定甲硫氨酸维生素B1注射凌中甲硫氨酸和维生素B1的含量.方法 采用氨基键合柱,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平均回收率及RSD甲硫氨酸分别为99.5%和0.9%,雏生素B1分别为99.4%和1.2%.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适用于该产品的质量分析检验.
作者:张荣桂;马鸿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优选含西药的中药半浸膏片制剂工艺.方法 以甲基丙炔苄胺的标示百分含量及成品片重差异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选.结果正交试验优选的工艺为,用80目筛网筛分西药,西药粉末与中药颗粒中细粉等量递加2次,加入经过40目筛网整粒的中药颗粒中,混合3 h.结论 优选的制剂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沈秉正;王良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新<药品管理法>的颁布实施,取消了地方药品质量标准,尽管目前使用的药品标准均已实行国家标准,即<中国药典>和局(部)颁标准.但因为现行同名药品(特别是中成药)的标准仍不统一;有的标准已修订,却未及时通知药检所,尤其是基层药检所;有的在制定标准时考虑不周,严谨不够;有的在审核标准时未仔细校对,错漏较多,致使在检验中部分药品质量标准可操作性不强,影响检验结果的判定,终难以作出检验结论,致使作为法定药品技术检验机构的药品检验所(以下简称药检所),在按标准对药品进行检验时,仍常常碰到难题,不知现行标准是否有效而难以下检验结论.
作者:李莎;彭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复方茶碱麻黄碱片中可可碱、茶碱、咖啡因3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Alltech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以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三乙胺将pH值调节为6.0±0.1)-甲醇(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5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样品中3种成分能完全分离,可可碱、荼碱、咖啡因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4.10%,102.87%,101.71%,RSD分别为1.3%,1.8%,1.5%.结论 HPLC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有效控制复方茶碱麻黄碱片的质量.
作者:朱叶青;鲍丽杰;闫占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院抗糖尿病药物临床应用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运用医院药库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对本院2001-2005年应用抗糖尿病药物的主要品种、用量、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抗糖尿病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均呈增长趋势.结论 抗糖尿病药物市场潜力大,各种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和新型口服糖尿病药物的用量将不断增加.
作者:孙惠娟;任百黎;张娜;陈少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通过介绍膏方的适应范围及其应用的注意事项来阐明膏方的作用,以促进膏方在各地区的推广应用.
作者:黄寿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指出产业集群是盛行于当今世界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生物医药产业也必然出现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并通过对我国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研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舒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介绍血竭、酸枣仁、白花蛇舌草真品、伪品的特点及其鉴别,以防止购进和使用伪劣药材.
作者:孙丹春;王晓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通过对中国医药市场的分析,论述医药终端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分别对药店终端、医院终端和第三终端市场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提出发展方向的建议.
作者:陈新悦;胡鹏飞;倪小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复方铝酸铋颗粒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完善和提高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2 mol/L醋酸铵-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05%(n=6).结论 HPLC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复方铝酸铋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冯会生;田桂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胆结石摘除术住院患者不同付费方式费用构成和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03-2005年全年肝胆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的病案资料,统计分析其费用构成比例和变化情况.结果不同费用构成中药费所占比例高,其他依次为手术费、检查费、其他费用、治疗费等.在不同付费方式中军队患者的费用低,非医保患者的费用高,2003-2005年平均费用大体上呈增长趋势.结论 住院患者的药费和其他医疗费用构成比例不合理,需要有效地利用相关医疗卫生资源去调整.
作者:万日义;阙文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出门差错发生率很低(0.001 2%),未出门差错主要表现为医师不合理处方、药师贴错标签及护师查对松懈.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确能为临床提供优质的静脉滴注用药物,并将给药错误降至低.
作者:吴瀛达;计佩影;王增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研究用异辛醇和稀释剂(4∶1,V/V)的混合物代替醋酸丁酯萃取麦白霉素的工艺条件及其经济和技术的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麦白霉素的萃取溶剂消耗由6.7 kg/十亿降至2.4kg/十亿,其生产成本降低达42元/十亿,提取的总收率与用醋酸丁酯时相当,产品质量合格、稳定.同时,革除了从萃余液中回收溶剂的工艺步骤,大大降低了能耗.
作者:段永平;李静仁;李红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运用集中度、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以及N指数等计量方法,对我国医药制造业1995年至2004年间的空间集聚度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较低并分析原因,提出提高我国医药制造业集聚度的相关建议.
作者:丰志培;邓丽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分析医药科研学术道德规范缺失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必须从道德自律、制度他律、失范问责等方面着手改进和维护医药科研学术道德规范,提高我国医药科研研发水平.
作者:施伯琰;王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分析我国医药产业的集中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策略,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作者:陈兆奎;申俊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