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士忠
根据社会保险的有关理论,分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性质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试行并逐步推广变农民自愿参加为政府强制农民参加,以避免逆向选择的发生,提高新农合的参合率,更好地发挥新农合的作用.
作者:邱家学;赵丽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对泥沙、药材屑、焦屑等导致中药颗粒剂溶化性检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进行探析,并对如何提高中药颗粒剂溶化性提出了建议.
作者:汪海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医药以矿物人药的历史悠久,重镇安神的朱砂、辟蛇蝎毒虫的雄黄就是其中的代表.现行四大国家标准中,含朱砂、雄黄的成方制剂多达440种,占所收载的全部成方制剂的6.34%,其中不乏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丸等经典名药.
作者:崔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分析药店建立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的意义、原则、步骤,并介绍药店顾客满意度测评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为药店评价经营管理状况提供参考.
作者:王淑玲;白辰龙;郭思睿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简述银柴胡及其混淆品的区别,防止混用.方法 从主要性状方面进行比较,并归纳了要点.结果 两者有明显的区别.结论 银柴胡及其混淆品虽外形有些近似,但仍可根据鉴别要点加以区分.
作者:傅厚道;郑继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测定不同种类、不同产地的细辛根茎、叶柄、叶中马兜铃酸及挥发油含量,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马兜铃酸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 柱(250 mm×4.6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钠(39:61)(0.05 mol/L),检测波长为387 nm,流速为1.00 mL/min.挥发油按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附录XD甲法测定.结果 马兜铃酸进样量在5.628~37.52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回归方程为Y=1 305 248.34X-264.1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9%,重现性试验的RSD为1.28%.结论 按细辛部位,挥发油含量根茎>叶>叶柄,马兜铃酸含量根茎<叶柄<叶.
作者:徐玫;李景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给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探讨相关问题.结果与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能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但各医院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建立符合要求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作者:田丽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促进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比试验介绍逆流循环提取、CO2超临界萃取、膜分离、干法制粒、速释薄膜包衣在中药颗粒精制中的应用优势.结果 与传统工艺相比,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提取时间缩短,提取有效活性组分更完全,既节省溶剂,减少制剂服用量,收率明显提高,又解决了颗粒吸湿性问题.结论 中药颗粒精制新技术优势十分明显并可应用于其他中药剂型的生产.
作者:黄昌爱;陈晓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20℃)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6 h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 两药配伍后6 h内的含量、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氟化钠注射液可在配伍后6 h内使用.
作者:郝文耀;庆格乐;刘海涛;齐卫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为零售药店制定市场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必要性,从实施顾客满意战略、提高顾客让渡价值、加强顾客关系管理等方面探讨药店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策略.结果与结论 药店应结合自身状况,适当地制定营销措施,努力提高顾客满意度.
作者:琚志燕;陈玉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完成基本的药物配制工作后,如何与临床结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成为药学与临床的桥梁.
作者:寿军;徐翔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青蒿素前体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重要基础物质,包括有青蒿酸、青蒿素B、青蒿烯等.利用青蒿素前体生物合成青蒿素的技术,可较好地克服青蒿素提取产量低和化学全合成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缺点.
作者:石开云;梅林;蔡中文;张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分析加强对过期药品监管的意义,从立法、设点和有偿回收、打击非法购销过期药品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大对过期药品监管力度的一些建议.
作者:顾海;邱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综述中药在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耐药(MDR)方面的研究现状.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是目前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解决肿瘤细胞的MDR问题,是提高肿瘤化疗疗效的重要举措.
作者:林桂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从生物学特性、有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组织培养等方面综述山茱萸的研究概况和应用前景.
作者:舒晓燕;侯大斌;阮期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提高医院处方书写质量的措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随机抽查,对问题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讨论.结果 在15 638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占6 091张,不合格率38.95%.结论 应建立处方书写质量监管体系和培训、学习、考核制度,以提高医院处方书写质量.
作者:吴世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介绍运用中医理论,采用免煎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乳癖23例,不仅疗效确切,而且避免了传统中药饮片煎煮和携带的不便,适应了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要.
作者:吕庆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对不同含量的原料进行稀配投料和浓配投料加药用炭吸附杂质并煮沸,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方法四是指导生产的佳工艺.结论 生产时选用含量高的原料,在浓配时添加药用炭吸附杂质并进行高温煮沸低温脱炭,能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作者:张英红;霍盛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通过对医生、药师及需求者在中医膏方中不同角色定位的阐述,介绍了中医膏方的适用人群、处方原则、制作要点、服用注意事项.
作者:王铁烽;丁关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