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之我见

任晓明

关键词:县级疾控中心, 建设, 策略
摘要: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基础环节和关键环节,其在公共卫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就如何加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从技术队伍、职能作用、管理运行机制、公共关系及舆论宣传等方面进行论述.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课程考试改革小议

    中医这门课程因其知识和能力体系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推理性,难以通过旧的教学模式达到目标,任何单一的测评模式都很难反映被测试者智能的全部或大部.而任何一个个体都有其特殊性,人人都有其所长,有其所短,在某方面可能是天才,在另一方面则可能是蠢材.因此,在以素质测评为核心的原则下,中医课测评的方式应该多种多样,做到因人而异,分项与综合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口头与书面相结合.

    作者:胡玖珍;黄杏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咨询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咨询的现状及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需求.方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对策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实施心理咨询的相应措施,学校应加大心理咨询的宣传力度,重视咨询人员的培训和考证,动员各科室密切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

    作者:陈礼翠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1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把诊断为秋季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8例,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52例,用病毒唑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2组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优于病毒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桂芝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谈谈学生的几种异常心理及纠正方法

    笔者根据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体会,就个别学生中几种异常心理状态的产生原因、具体表现、预防发生及纠正措施谈谈认识和体会.

    作者:袁惠民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改革高职护理管理学的教学方法培养护生的管理能力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学的教学方法,加快培养新型高素质护理人才.方法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将护理管理学的实践内容贯穿到护理学基础的实训课中,提高护生的护理管理能力.结果培养了护生的管理意识,增强了护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增强了护生的责任感和集体凝聚力.结论这种护理管理学的教学改革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措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肖新丽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纵隔3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纵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明确诊断为子宫纵隔的患者用宫腔电切镜进行纵隔切除,术后复查宫腔形态,并长期随访其妊娠及足月分娩情况.结果34例患者手术36次,术后随访6个月~5年,妊娠21次,足月分娩16人次,分娩17个婴儿.结论宫腔镜是治疗子宫纵隔的理想方法.

    作者:谢秀英;李(龙天)萍;朱天垣;李艳琴;桑翠兰;蔡昺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糖尿病病人的矛盾心理及护理对策

    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倾向性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全世界患病率都在增加,增长特别快的是由穷到富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正处于由穷到富这样的阶段.在可以估计的二十年内,很难完全阻止糖尿病患病率的这种上升势头.况且临床上此病病程长、无特效药物根治,疗效多不满意.饮食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基本措施,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还必须用胰岛素治疗,因此构成了糖尿病病人特殊的矛盾心理.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满足其心理需要,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查璐琴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化学-机械法去腐微创技术治疗深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化学-机械法去腐微创技术治疗深龋的临床效果.方法把86颗深龋患牙随机分为治疗组(44颗)与对照组(42颗),分别用Carisolv凝胶及其配套工具去腐充填及常规高速电钻机械去腐充填,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成功率为88.64%,对照组成功率为71.43%,经x2检验,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arisolv治疗深龋较传统去腐法安全、有效.

    作者:李静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健美操对中专护生心肺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为了研究健美操运动对中专护生心肺功能的影响,随机抽取60名15~16岁的护生,分成2组,经过16周的实验研究,测试对心肺功能有影响的各种指标,结果表明,健美操运动对中专护生的心血管系统、心肺功能和身体工作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对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瑶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整体护理模式下专科护理课程设置改革的探讨

    随着人民群众对护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及整体护理模式在我国的深入推广,对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价值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目前,护理教育中课程设置不适应临床,不利于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现对几所高校大专护理课程设置进行调查,结合我校专科办学层次的现状,探讨课程设置改革,以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有利于整体护理模式的深入开展.

    作者:祁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对经皮穿刺腋静脉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的研究

    目的总结根据体表定位标志结合X线透视经腋静脉穿刺植入起搏器电极导线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中应用的体会.方法对18例患者经皮穿刺腋静脉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结果18例患者均在3分钟内穿刺成功,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体表定位标志结合X线透视经腋静脉穿刺置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可行、实用、安全.

    作者:袁耀峰;杨宝平;马志仁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医药营销专业使用模拟公司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探索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在探索与其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广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些国家近年来为培养人的职业行为能力所采取的一项有力措施.笔者尝试使用以模拟公司与行为导向教学法相结合的形式对医药营销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优越性远远超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学过程中也发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张志义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

    患者,女,46岁,汉族,主因上腹部胀满1周于2005年11月14日10:00入院.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溃疡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无中毒、药物过敏史.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满,无疼痛,不发热,无头晕、头痛及胸闷、气短,无心悸、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及脓血便,无乏力、纳差,饮食正常,体重无改变,皮肤、粘膜无黄染,为明确诊治遂来我院.

    作者:张志勇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骨髓象动态观察分析在诊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骨髓象动态观察分析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49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象、骨髓象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对临床疑似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不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象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1)周围血象:全血细胞减少是本病主要的特点之一,贫血常属正细胞正色素型,少数病例可有轻度红细胞大小不一,但无明显核畸形,网织红细胞计数<2%.(2)骨髓象:①典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三系增生减低,肉眼观油滴增多,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骨髓小粒以非造血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等)和脂肪细胞为主.②不典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活跃,肉眼观油滴增多,粒系细胞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红系细胞增生,幼红细胞比例升高,部分晚幼红细胞可见轻度巨幼样变(炭核红),可见少量的嗜多色红细胞,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骨髓小粒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增多可见(以非造血细胞为主).换部位行多次骨髓穿刺,骨髓象无明显变化.③临床疑似病例的骨髓象:部分增生活跃,少部分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细胞正常或减少,红系细胞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减少不明显,骨髓小粒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均可见.经过多次、多部位穿刺,骨髓象符合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征.④第一次骨髓穿刺表现为混血或干抽的,经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骨髓象均表现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少部分病例做骨髓活检.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组织呈向心性萎缩,即先髂骨、后棘突、再胸骨.在造血细胞进行性减少中,骨髓可出现灶性增生,即早期造血呈代偿性增生.故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的不同阶段,骨髓增生程度不同,同一阶段不同部位骨髓增生情况也不同;再加上干抽或穿刺不当造成的骨髓增生不良假象,有时一二次涂片检查是难以正确反映骨髓造血情况的.当骨髓穿刺涂片难以确诊临床疑似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多次、多部位穿刺进行骨髓象动态观察对进一步诊断有明显作用.

    作者:刘瑛;柴晔;张连生;陆红艳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后进生,也称为问题学生.在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似乎比全日制普通高中难度更大,但弱势主导理论告诉我们:如果一个集体中弱势群体得到特别关注并获得良好的转化,那么整个集体就会得到空前的发展.

    作者:施启富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ENB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应用价值

    目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易引起感染性休克,临床死亡率高.讨论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5例出现感染性休克),急诊ERCP检查后行ENBD.结果置管成功率为93.3%,引流有效率为100%,未发生与手术操作有关的并发症.结论ENBD是一种简便、有效而且安全的胆道减压引流方法,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董建毅;杜自忠;马毅;王梦菊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口腔修复造型与美学修养

    口技工作者在口腔修复的工艺制作中,造型设计要具有美学价值,就必须按美学的规律来进行艺术造型.要求在懂得造型结构形态、构造结构、空间结构、线条造型的前提下,还必须要具备丰富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

    作者:谭立人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5年2月期间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78例,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结果有14例患者(14/78,17.9%)检测到呼吸道合胞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其中有5例(5/14,35.7%)同时培养出致病细菌.不同年龄段患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诱发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病原体.

    作者:张方;王嘉祺;马慧;邹凤梅;刘刚;魏莲花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学校德育工作要从培养学生做人的3个目标抓起

    学校德育工作要做出实效,首先应立足学生的基本做人要求,其次应培养学生做人的责任感,后把这种责任感升华为一种奉献精神.

    作者:李舒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医学院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教学实践探索

    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待学生尊重生命,鼓励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树立健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作者:江春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