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期高职护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方式,帮助实习护生向职业护士顺利过渡.方法分析临床实习期护生心理问题的特殊性,采用团体咨询技术开展心理问题干预,同时争取家庭及社会的参与.结果临床实习期护生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特别是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较为突出.结论提高临床实习期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素质,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促进护生尽快适应实习环境.
作者:吕燕萍;彭路南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倾向性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全世界患病率都在增加,增长特别快的是由穷到富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正处于由穷到富这样的阶段.在可以估计的二十年内,很难完全阻止糖尿病患病率的这种上升势头.况且临床上此病病程长、无特效药物根治,疗效多不满意.饮食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基本措施,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还必须用胰岛素治疗,因此构成了糖尿病病人特殊的矛盾心理.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满足其心理需要,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查璐琴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易引起感染性休克,临床死亡率高.讨论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5例出现感染性休克),急诊ERCP检查后行ENBD.结果置管成功率为93.3%,引流有效率为100%,未发生与手术操作有关的并发症.结论ENBD是一种简便、有效而且安全的胆道减压引流方法,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董建毅;杜自忠;马毅;王梦菊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网织红细胞(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至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尚未成熟的红细胞,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检查网织红细胞目前有2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为自动分析仪法,可用流式细胞仪、网织红细胞计数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等观察;第二种方法是显微镜目测法,迄今国内仍多用显微镜直接观察细胞形态且不需昂贵设备,虽有操作费工、费时、受主观因素影响、计数准确性较差等不足,但从临床实际出发,观察RET对贫血患者的诊断、判断病情发展和预后,指导临床用药及药物疗效有一定参考价值[1].以下是我们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进行RET参数动态监测的回顾分析.
作者:李春香;王世钟;陆红艳;许全秀 刊期: 2006年第14期
高职单招班学生的管理需要优秀学生干部的参与,而要从这些组织观念不强的学生中选拔和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干部,需要转变选拔观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
作者:王建武;姚永红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基础环节和关键环节,其在公共卫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就如何加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从技术队伍、职能作用、管理运行机制、公共关系及舆论宣传等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任晓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就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
作者:杨永泉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口技工作者在口腔修复的工艺制作中,造型设计要具有美学价值,就必须按美学的规律来进行艺术造型.要求在懂得造型结构形态、构造结构、空间结构、线条造型的前提下,还必须要具备丰富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
作者:谭立人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心脏损害的监护与治疗.方法对我院ICU收治的47例急性胰腺炎并发心脏损害患者心电图、心肌酶学变化及治疗措施、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轻型组12例,重症组35例.结果于病程的1~3天内出现心电图异常者34例(72.3%);心肌酶学变化:重症组的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较轻型组明显增加,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LDH和AST的增加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2例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均恢复正常,平均住院时间为9.6天;5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心脏损害的治愈率为89.4%.结论(1)心脏损害以心电图异常为多见,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CK和(或)CK-MB升高对于观察病情的危重程度与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3)监测手段的应用对于急性胰腺炎并发心脏损害的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率有重要作用.(4)心肌损害的治疗应以保护心肌为主,提高冠状动脉供血,保持氧供需平衡.
作者:闫文军;宁春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纵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明确诊断为子宫纵隔的患者用宫腔电切镜进行纵隔切除,术后复查宫腔形态,并长期随访其妊娠及足月分娩情况.结果34例患者手术36次,术后随访6个月~5年,妊娠21次,足月分娩16人次,分娩17个婴儿.结论宫腔镜是治疗子宫纵隔的理想方法.
作者:谢秀英;李(龙天)萍;朱天垣;李艳琴;桑翠兰;蔡昺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待学生尊重生命,鼓励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树立健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作者:江春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随着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口腔医学美学的不断成熟发展,口腔修复学的临床实习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往往不同意实习医师为其诊治,这给他们的临床实习带来诸多困难.为此,我们通过改进教学方法[1],强化学生的课间实习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较好地完成每轮的实习计划.
作者:陈意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节育手术是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深入,我们在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发现许多节育对象对节育手术产生抵触、忧虑、恐惧等心理,这就需要我们计划生育工作者尽可能地在实施节育手术前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解决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使节育手术对象在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下实施手术,使手术后的生理状态尽快得到恢复.
作者:马菊秀 刊期: 2006年第14期
阐述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的必要性,指出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步骤及评价指标.
作者:姜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湛江市某中学学生吸烟状况,为学校制订控烟措施及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采取无记名方式,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抽取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共1 480名进行调查.结果尝试过吸烟(包括吸过一口)的学生占24.11%,其中男生为38.15%,女生为8.96%,2者有显著性差异.初中生的尝试吸烟率为26.39%,高中生的尝试吸烟率为21.95%;第一次尝试吸烟时年龄小的仅3岁,初吸烟的主要原因为好奇和好玩,占67.44%.父母都吸烟或其中一人吸烟的高达68.59%,有73.78%的吸烟学生认为父母或周围的人吸烟对自己有影响,98.26%的学生认为吸烟危害健康,88.46%的学生表示反对吸烟,但出现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分离.结论湛江市某中学学生尝试吸烟行为比较普遍,应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齐抓共管,并从低龄学生开始采取控烟措施.
作者:许爱蓉;李春芳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笔者根据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体会,就个别学生中几种异常心理状态的产生原因、具体表现、预防发生及纠正措施谈谈认识和体会.
作者:袁惠民 刊期: 2006年第14期
通过对10位健康受试者一次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和普通片300mg后的交叉生物利用度实验证明该缓释胶囊血药浓度上升缓慢,浓度变化平稳,给药后3~24h内血药浓度维持在30~70μg/ml,24h和36h的血药浓度几乎为普通片的2倍,缓释胶囊的Cmax为(83.6±26.1)μg/ml,Tpeak为(7.0±3.4)h,而普通片的Cmax为(111.9±16.0)μg/ml,Tpeak为(3.2±0.9)h.结果表明该缓释胶囊能使血药浓度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稳定水平,生物利用度与普通片相当.
作者:杨林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5年2月期间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78例,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结果有14例患者(14/78,17.9%)检测到呼吸道合胞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其中有5例(5/14,35.7%)同时培养出致病细菌.不同年龄段患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诱发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病原体.
作者:张方;王嘉祺;马慧;邹凤梅;刘刚;魏莲花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名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目前对中等卫校的学生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笔者就自己8年班主任工作的心得和体会与大家进行探讨和交流.
作者:陈秀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高职对口生是当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其在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基础英语学习的不足和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给高职英语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根据一段时间的教学和调查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以帮助对口生提高英语水平与能力,改善和消除心理障碍.
作者:马晓晔;王月贞 刊期: 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