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
在社会的转型期,学生自伤与残害他人生命的事件不断增多.试图从时代特征、教育现状等方面分析其原因,阐述加强生命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虞文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赭朴九味润燥颗粒对燥结型便秘小鼠和大鼠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观察该颗粒对燥结型便秘小鼠排便功能、小肠推进功能和大鼠肠道水分的影响及其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该药能明显促进燥结型小鼠的排便和小肠推进功能,且显著增加燥结型大鼠的肠道水分.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试验均未见明显中毒性改变.结论赭朴九味润燥颗粒通便作用确切,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贺殿;赵继华;贾忠;杨建瑜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网织红细胞(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至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尚未成熟的红细胞,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检查网织红细胞目前有2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为自动分析仪法,可用流式细胞仪、网织红细胞计数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等观察;第二种方法是显微镜目测法,迄今国内仍多用显微镜直接观察细胞形态且不需昂贵设备,虽有操作费工、费时、受主观因素影响、计数准确性较差等不足,但从临床实际出发,观察RET对贫血患者的诊断、判断病情发展和预后,指导临床用药及药物疗效有一定参考价值[1].以下是我们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进行RET参数动态监测的回顾分析.
作者:李春香;王世钟;陆红艳;许全秀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在德育课教学中,美育有着多方面的功能,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的智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等,有助于提高德育课的教学实效.
作者:康逢民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口技工作者在口腔修复的工艺制作中,造型设计要具有美学价值,就必须按美学的规律来进行艺术造型.要求在懂得造型结构形态、构造结构、空间结构、线条造型的前提下,还必须要具备丰富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
作者:谭立人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武威地区1995~2004年间881例食管癌的检出情况.方法查阅相同年限内的内镜登记本及相关病历资料,收集食管癌检出病例.结果食管癌年平均检出率为5.87%,男女之比为3:1,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50~69岁;食管癌多发部位由高到低依次是食管中段、下段、中下段和上段;早期食管癌21例(2.38%),中晚期食管癌860例(97.62%);鳞癌819例,腺癌45例,腺鳞癌17例,分别占92.96%、5.11%和1.93%.结论武威地区是食管癌高发区,内镜是食管癌的重要诊断手段.
作者:吴正奇;张志镒;米登海;杨永成;郭贤;罗冲;周永宁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当前,中等卫生学校越来越多的教师因为感觉当班主任是一种负担,没有乐趣,没有成就感,从而拒绝担任班主任.一部分教师出于职业或社会责任感而长期坚守在班主任岗位,在教育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往往身心疲惫,在日常管理中付出了超量的时间和精力,限制了自身更高水平的发挥.
作者:徐玉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在探索与其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广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些国家近年来为培养人的职业行为能力所采取的一项有力措施.笔者尝试使用以模拟公司与行为导向教学法相结合的形式对医药营销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优越性远远超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学过程中也发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张志义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咨询的现状及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需求.方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对策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实施心理咨询的相应措施,学校应加大心理咨询的宣传力度,重视咨询人员的培训和考证,动员各科室密切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
作者:陈礼翠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士心理压力源,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对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48名护士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士心理因素占前5位的是家长过分挑剔(95.83%)、陪护人员过多(79.17%)、家长配合不力(75.00%)、患儿病情危重(72.92%)、护士缺乏自信心(64.58%).结论护士心理素质与现代护理工作质量密切相关,技术操作的优劣是根本,良好的心理应对能力是关键.
作者:魏玉花;王锦蓉 刊期: 2006年第14期
随着人民群众对护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及整体护理模式在我国的深入推广,对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价值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目前,护理教育中课程设置不适应临床,不利于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现对几所高校大专护理课程设置进行调查,结合我校专科办学层次的现状,探讨课程设置改革,以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有利于整体护理模式的深入开展.
作者:祁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
阐述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的必要性,指出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步骤及评价指标.
作者:姜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兰州市狱警人员的心理卫生状况与社会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组与对照组均接受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自我接纳问卷等4个量表问卷的测查.结果(1)调查组的SCL-90各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2)调查组自我接纳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3)调查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4)多因素回归分析SCL-90总因子得分相关因素主要为躯体症状严重程度、自我接纳因子、躯体症状严重程度与SCL-90总因子得分呈负相关,自我接纳因子得分与SCL-90总因子得分呈负相关.结论狱警人员较对照组心理健康状态有显著性差异,自我接纳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低于对照组.
作者:石洲宝;王彦成;李美娟;陈林庆;陈利民;吴丽荣;刘敏科;莫兴邦;封俊;王勇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把诊断为秋季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8例,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52例,用病毒唑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2组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优于病毒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桂芝 刊期: 2006年第14期
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对于事物的判断更偏重于感性认识,相对缺乏理性思考.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对于某一课程的喜好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为了搞好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努力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张彧璇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骨髓象动态观察分析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49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象、骨髓象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对临床疑似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不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象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1)周围血象:全血细胞减少是本病主要的特点之一,贫血常属正细胞正色素型,少数病例可有轻度红细胞大小不一,但无明显核畸形,网织红细胞计数<2%.(2)骨髓象:①典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三系增生减低,肉眼观油滴增多,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骨髓小粒以非造血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等)和脂肪细胞为主.②不典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活跃,肉眼观油滴增多,粒系细胞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红系细胞增生,幼红细胞比例升高,部分晚幼红细胞可见轻度巨幼样变(炭核红),可见少量的嗜多色红细胞,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骨髓小粒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增多可见(以非造血细胞为主).换部位行多次骨髓穿刺,骨髓象无明显变化.③临床疑似病例的骨髓象:部分增生活跃,少部分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细胞正常或减少,红系细胞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减少不明显,骨髓小粒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均可见.经过多次、多部位穿刺,骨髓象符合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征.④第一次骨髓穿刺表现为混血或干抽的,经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骨髓象均表现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少部分病例做骨髓活检.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组织呈向心性萎缩,即先髂骨、后棘突、再胸骨.在造血细胞进行性减少中,骨髓可出现灶性增生,即早期造血呈代偿性增生.故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的不同阶段,骨髓增生程度不同,同一阶段不同部位骨髓增生情况也不同;再加上干抽或穿刺不当造成的骨髓增生不良假象,有时一二次涂片检查是难以正确反映骨髓造血情况的.当骨髓穿刺涂片难以确诊临床疑似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多次、多部位穿刺进行骨髓象动态观察对进一步诊断有明显作用.
作者:刘瑛;柴晔;张连生;陆红艳 刊期: 2006年第14期
通过对10位健康受试者一次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和普通片300mg后的交叉生物利用度实验证明该缓释胶囊血药浓度上升缓慢,浓度变化平稳,给药后3~24h内血药浓度维持在30~70μg/ml,24h和36h的血药浓度几乎为普通片的2倍,缓释胶囊的Cmax为(83.6±26.1)μg/ml,Tpeak为(7.0±3.4)h,而普通片的Cmax为(111.9±16.0)μg/ml,Tpeak为(3.2±0.9)h.结果表明该缓释胶囊能使血药浓度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稳定水平,生物利用度与普通片相当.
作者:杨林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纵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明确诊断为子宫纵隔的患者用宫腔电切镜进行纵隔切除,术后复查宫腔形态,并长期随访其妊娠及足月分娩情况.结果34例患者手术36次,术后随访6个月~5年,妊娠21次,足月分娩16人次,分娩17个婴儿.结论宫腔镜是治疗子宫纵隔的理想方法.
作者:谢秀英;李(龙天)萍;朱天垣;李艳琴;桑翠兰;蔡昺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名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目前对中等卫校的学生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笔者就自己8年班主任工作的心得和体会与大家进行探讨和交流.
作者:陈秀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学的教学方法,加快培养新型高素质护理人才.方法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将护理管理学的实践内容贯穿到护理学基础的实训课中,提高护生的护理管理能力.结果培养了护生的管理意识,增强了护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增强了护生的责任感和集体凝聚力.结论这种护理管理学的教学改革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措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肖新丽 刊期: 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