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秀英;李(龙天)萍;朱天垣;李艳琴;桑翠兰;蔡昺
卫生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培养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在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工作、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妇产科学作为高职教育的必修课,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笔者结合十余年妇产科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经验,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方慧英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子宫附件炎是妇科常见病,本病与祖国医学所记载的症瘕、痛经、带下、月经不调等症候中的某些叙述相似,病因多为产后或经期经脉空虚,如不注意卫生,湿热内侵,余邪淤积,就会影响气血运行,气滞血淤而发病.裴氏妇炎颗粒是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裴正学教授在总结子宫附件炎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出的一种中药颗粒口服冲剂,自1998年应用于临床治疗妇科病以来,疗效显著.
作者:邱玉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武威地区1995~2004年间881例食管癌的检出情况.方法查阅相同年限内的内镜登记本及相关病历资料,收集食管癌检出病例.结果食管癌年平均检出率为5.87%,男女之比为3:1,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50~69岁;食管癌多发部位由高到低依次是食管中段、下段、中下段和上段;早期食管癌21例(2.38%),中晚期食管癌860例(97.62%);鳞癌819例,腺癌45例,腺鳞癌17例,分别占92.96%、5.11%和1.93%.结论武威地区是食管癌高发区,内镜是食管癌的重要诊断手段.
作者:吴正奇;张志镒;米登海;杨永成;郭贤;罗冲;周永宁 刊期: 2006年第14期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世纪恶性肿瘤将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甘肃省恶性肿瘤上升趋势居全国首位,已经成为城市和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了研究甘肃省恶性肿瘤的危害程度,我们对甘肃省1990~1992年恶性肿瘤对居民寿命的影响进行分析,为肿瘤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玉琴;宋仲玉;王晓辉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在德育课教学中,美育有着多方面的功能,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的智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等,有助于提高德育课的教学实效.
作者:康逢民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血液中谷丙转氨酶(GPT)、血糖(Glu)、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等4项生化指标测定是离退休干部体检中必须做的实验项目.我们就兰化公司2004~2005年度参加体检的1 040名健康老干部(年龄大于60岁)体检时测定的4项生化指标的结果与640名健康成人体检者(年龄小于60岁)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老干部4项结果的平均水平与年龄的关系及变化范围,便于我们对本公司老干部体检结果有一个更加准确、可信的认识.
作者:王彩凤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对电子商务中的安全要求、采用的安全技术进行论述,着重对加密技术进行说明.
作者:王云;王会诚 刊期: 2006年第14期
随着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口腔医学美学的不断成熟发展,口腔修复学的临床实习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往往不同意实习医师为其诊治,这给他们的临床实习带来诸多困难.为此,我们通过改进教学方法[1],强化学生的课间实习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较好地完成每轮的实习计划.
作者:陈意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节育手术是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深入,我们在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发现许多节育对象对节育手术产生抵触、忧虑、恐惧等心理,这就需要我们计划生育工作者尽可能地在实施节育手术前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解决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使节育手术对象在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下实施手术,使手术后的生理状态尽快得到恢复.
作者:马菊秀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讨论当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作者:魏爱云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入医用羊肠线(简称肠线)和穴位埋入中药浸泡医用羊肠线(简称药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差异.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体重相近、性别与证型相同的配对原则分为2组,每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肥胖指标(体重和腰围),进行疗效分析和比较.结果药线组显效率为53.33%,肠线组显效率为40.33%,经统计学处理,证明2种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效果显著,药线组减肥效果(体重和腰围2方面)优于肠线组.
作者:吴文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索制何首乌中大黄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直接测定,色谱柱为Shim-Pack CLC-C18柱(250mm×4.6mm,5μm),乙腈-水-冰醋酸(60:4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37nm,流速1ml/min,柱温40℃.结果5批不同地区市售制何首乌药材大黄素的含量为0.038%~0.140%.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制何首乌与其他药材的质量检测方法,为含有制何首乌的成药检验提供方法和依据.
作者:吴凯莹;孙德臣;孙海英;李伯军;付艳敏;李铁强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名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目前对中等卫校的学生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笔者就自己8年班主任工作的心得和体会与大家进行探讨和交流.
作者:陈秀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当前,中等卫生学校越来越多的教师因为感觉当班主任是一种负担,没有乐趣,没有成就感,从而拒绝担任班主任.一部分教师出于职业或社会责任感而长期坚守在班主任岗位,在教育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往往身心疲惫,在日常管理中付出了超量的时间和精力,限制了自身更高水平的发挥.
作者:徐玉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通过对10位健康受试者一次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和普通片300mg后的交叉生物利用度实验证明该缓释胶囊血药浓度上升缓慢,浓度变化平稳,给药后3~24h内血药浓度维持在30~70μg/ml,24h和36h的血药浓度几乎为普通片的2倍,缓释胶囊的Cmax为(83.6±26.1)μg/ml,Tpeak为(7.0±3.4)h,而普通片的Cmax为(111.9±16.0)μg/ml,Tpeak为(3.2±0.9)h.结果表明该缓释胶囊能使血药浓度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稳定水平,生物利用度与普通片相当.
作者:杨林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骨髓象动态观察分析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49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象、骨髓象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对临床疑似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不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象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1)周围血象:全血细胞减少是本病主要的特点之一,贫血常属正细胞正色素型,少数病例可有轻度红细胞大小不一,但无明显核畸形,网织红细胞计数<2%.(2)骨髓象:①典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三系增生减低,肉眼观油滴增多,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骨髓小粒以非造血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等)和脂肪细胞为主.②不典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活跃,肉眼观油滴增多,粒系细胞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红系细胞增生,幼红细胞比例升高,部分晚幼红细胞可见轻度巨幼样变(炭核红),可见少量的嗜多色红细胞,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骨髓小粒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增多可见(以非造血细胞为主).换部位行多次骨髓穿刺,骨髓象无明显变化.③临床疑似病例的骨髓象:部分增生活跃,少部分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细胞正常或减少,红系细胞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减少不明显,骨髓小粒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均可见.经过多次、多部位穿刺,骨髓象符合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征.④第一次骨髓穿刺表现为混血或干抽的,经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骨髓象均表现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少部分病例做骨髓活检.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组织呈向心性萎缩,即先髂骨、后棘突、再胸骨.在造血细胞进行性减少中,骨髓可出现灶性增生,即早期造血呈代偿性增生.故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的不同阶段,骨髓增生程度不同,同一阶段不同部位骨髓增生情况也不同;再加上干抽或穿刺不当造成的骨髓增生不良假象,有时一二次涂片检查是难以正确反映骨髓造血情况的.当骨髓穿刺涂片难以确诊临床疑似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多次、多部位穿刺进行骨髓象动态观察对进一步诊断有明显作用.
作者:刘瑛;柴晔;张连生;陆红艳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心脏损害的监护与治疗.方法对我院ICU收治的47例急性胰腺炎并发心脏损害患者心电图、心肌酶学变化及治疗措施、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轻型组12例,重症组35例.结果于病程的1~3天内出现心电图异常者34例(72.3%);心肌酶学变化:重症组的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较轻型组明显增加,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LDH和AST的增加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2例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均恢复正常,平均住院时间为9.6天;5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心脏损害的治愈率为89.4%.结论(1)心脏损害以心电图异常为多见,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CK和(或)CK-MB升高对于观察病情的危重程度与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3)监测手段的应用对于急性胰腺炎并发心脏损害的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率有重要作用.(4)心肌损害的治疗应以保护心肌为主,提高冠状动脉供血,保持氧供需平衡.
作者:闫文军;宁春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近年来,中等专业(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亦是如此.因此,在专业思想教育方面,面临着很多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个人看法.
作者:马林;郭啸山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患者,女,46岁,汉族,主因上腹部胀满1周于2005年11月14日10:00入院.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溃疡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无中毒、药物过敏史.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满,无疼痛,不发热,无头晕、头痛及胸闷、气短,无心悸、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及脓血便,无乏力、纳差,饮食正常,体重无改变,皮肤、粘膜无黄染,为明确诊治遂来我院.
作者:张志勇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对近期发表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科研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影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科研水平的主客观原因,旨在增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主体意识和提高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水平.
作者:袁媛;王新枝 刊期: 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