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向群;吕璐
目的就69例原发性不孕症和62例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活检了解卵巢功能,分析不孕症的病因,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1年10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不孕症患者69例,继发性不孕症患者62例,共计131例.均于月经来潮后0~12小时内行诊断性刮宫术.所刮取的组织送病理科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检.结果131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有7类,其中以子宫内膜分泌不足占比例大.结论131例不孕症子宫内膜病变中,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症,以子宫内膜分泌不足多见,加之子宫内膜增殖症多为卵巢功能障碍或垂体功能异常所致,多表现为黄体功能不全、无排卵等.
作者:唐荣欣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及癌旁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达,阳性率达83%.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HCC发生密切相关.HBsAg在HCC中表达较癌旁组织中少而弱,可能系肝细胞癌变后不利于HBsAg表达及S基因发生重排或缺失之故.碎点状HBsAg小包涵体,可能为HCC中HBsAg的特殊表现形式.小细胞肝细胞结构不良(LCD)中HBsAg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其它类型病变,支持小细胞LCD更接近癌前病变的观点.HBsAg染色可作为鉴别HBV感染的肝病中癌前病变与早期癌及高分化癌的一种辅助手段.
作者:张宪云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系统介绍无线校园网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设备组成以及它所解决的问题.
作者:靳鹏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生临床技能考试怯场心理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生临床技能考试的应对能力.方法采用座谈及问卷调查法.结果235名护生中有211名出现怯场心理,占89.79%,主要原因有:(1)担心成绩不理想影响就业,占61.61%;(2)担心考试不及格影响毕业,占45.97%;(3)担心操作错误被教师责备,占39.81%;(4)缺乏自信,害怕自己出错,占37.91%;(5)受平时操作影响,占26.07%.结论临床带教教师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护生建立融洽关系,加强护生心理素质训练,加强考前教育,可减轻护生临床考试怯场心理.
作者:戴小云;周爱珍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学籍档案是学生刻苦攻读的记录,是高等学校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辛勤劳动的成果.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学籍档案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日益显现.加强学籍档案管理不仅能应对假学历、假文凭对教育领域的挑战,而且维护了社会诚信.因此,对学籍管理施行科学管理,既能为维护学历文凭的严肃性提供保障,也可提高学籍管理档案的查档效率,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
作者:刘丽君;张惠民 刊期: 2006年第13期
根据藏医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为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教学的要求,满足培养对象的要求,藏医院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院校应为教师继续教育搭建平台,适时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俊福 刊期: 2006年第13期
检体诊断是综合视、触、叩、听、嗅5项操作内容,且通过推理、判断的一种临床诊断方法,是临床医生基本的诊疗技能.过去因其所用器具少,简单实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是临床医生得心应手的资料收集方法.
作者:孙凤利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利用计算机技术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音、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这种教学手段被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1].
作者:何俐 刊期: 2006年第13期
介绍我校开设老年护理与康复课程的情况,同时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提出对老年护理与康复课程的改进措施:将学时增加到40学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态度;更积极广泛地开展角色扮演或课堂讨论;增设实验课.
作者:林妙艺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在法医病理学检验鉴定工作中,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机械性窒息死亡的鉴定,常根据现场勘验,尸体外部和内部征象,局部特征性改变等.但对机械性窒息死亡血中K+、Na+、Cl-变化,书中尚无记载[1,2].为探讨机械性窒息死亡血中K+、Na+、Cl-的变化及其法医病理学意义,笔者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洪涛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实行学分制及弹性学制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符合国家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职业学校应对其认真探索与实践.
作者:车龙浩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全口牙填胶出现气泡的常见原因有:单体过多或加单体调拌不均,塑料填塞不足,填胶过早,填塞后加压不足,热处理时升温过快及材料本身原因.
作者:杨丽 刊期: 2006年第13期
沟通技能教育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为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学校应对在校生进行科学、系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训,为学生自主择业乃至今后的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黄素文;封苏琴;孙丽芳;耿玲;龚丽君;张玉华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在高教园区开设中医保健选修课是传播中医传统保健按摩与针灸思想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大学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的一种良好手段.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突出实践性,采用问题式教学与互动式教学相结合,教学手段多样化;阐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作者:周立峰;李海舟;傅青兰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EM)是妇科的一种常见多发病,近年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已有应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增强剂治疗的研究[1,2].昆明滇红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纯中药制剂--丹莪妇康煎膏已被证实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和降低体液免疫的双向调节作用[3].故本研究以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为治疗组,丹那唑组为对照组,观察其疗效.
作者:杨伟丽;蒲君峰;于陆琼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Ⅰ期再造治疗中的心理状况变化.方法对2003年9月~2004年12月26例行乳腺癌乳房Ⅰ期再造治疗及全身辅助治疗的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分析,随机抽取符合相似条件同期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对照研究.结果随访1年所有病例均无局部复发,26例乳房再造美容效果良21例,中5例.有5例(19%)乳房再造术后患者存在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碍,对照组有20例(77%),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其中对肿瘤复发恐惧感,再造组4例,对照组3例,2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乳房切除术后的女性患者较普遍存在心理缺失.乳腺癌根治术乳房Ⅰ期再造治疗替代改良根治术治疗无法保留乳房的女性患者,不但能取得满意的美容效果,而且能维护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杜延泽;张斌明;杨碎胜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往往被忽视.引用典型事例琐议学生无问题意识现象的成因.
作者:梁福全 刊期: 2006年第13期
为探讨高职护理专业女生与普通院校女生人格特征及心理状况的异同,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量表对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女生和湖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女生进行测查.发现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女生和湖南科技大学女生在说谎、男性化-女性化、偏执、轻躁狂、社会内向5个量表的原始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提示高职护理专业女生可能在性格、心理方面存在其特殊性,易受学习环境、专业方向等的影响,需要在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中引起注意.
作者:黄铁牛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在遵循<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的前提下,总结出眼科学实验教学的四项基本原则:(1)理论联系实践原则;(2)实验与见习相结合原则;(3)实验设置有的放矢原则;(4)全程追踪原则.
作者:朱莉;蔡秀红 刊期: 2006年第13期
为提高教学质量,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层次的课堂教学中.CAI应用方法主要有演播法和插播法.对于基础不同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效果是不同的,为此,探讨CAI应用方法.
作者:王书平 刊期: 200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