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乳房Ⅰ期再造治疗中的心理状况观察

杜延泽;张斌明;杨碎胜

关键词:乳腺癌, 乳房切除术, 乳房再造术, 美容效果, 心理学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Ⅰ期再造治疗中的心理状况变化.方法对2003年9月~2004年12月26例行乳腺癌乳房Ⅰ期再造治疗及全身辅助治疗的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分析,随机抽取符合相似条件同期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对照研究.结果随访1年所有病例均无局部复发,26例乳房再造美容效果良21例,中5例.有5例(19%)乳房再造术后患者存在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碍,对照组有20例(77%),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其中对肿瘤复发恐惧感,再造组4例,对照组3例,2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乳房切除术后的女性患者较普遍存在心理缺失.乳腺癌根治术乳房Ⅰ期再造治疗替代改良根治术治疗无法保留乳房的女性患者,不但能取得满意的美容效果,而且能维护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炎64例临床观察

    肾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四季均可发病.现将我科1998~2001年以中医药为主治疗64例急慢性肾炎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勾恒年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论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

    论述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考试为手段组织学校教学工作.

    作者:程家娥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高职语文实施过程考核教学的研究

    用过程考核代替卷面考核,应该是职业教育考核的首选方法.它既可以对学生语文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作相对全面、公正、客观、真实的评价,又可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有距离可找、有目标可循.

    作者:沈星怡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的法律思考

    精神科护理工作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及意外情况发生的不可预见性,给繁杂的护理工作增加了风险.患者常常在精神症状支配下,无自知力、不适应住院环境、情绪不能控制、易激惹、好冲动,而出现严重的兴奋、躁动、毁物或自杀、自伤等伤害行为.

    作者:郭岩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CAI应用方法的研究

    为提高教学质量,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层次的课堂教学中.CAI应用方法主要有演播法和插播法.对于基础不同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效果是不同的,为此,探讨CAI应用方法.

    作者:王书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学生无问题意识成因摭谈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往往被忽视.引用典型事例琐议学生无问题意识现象的成因.

    作者:梁福全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机械性窒息死亡血中K+、Na+、Cl-变化的实验研究

    在法医病理学检验鉴定工作中,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机械性窒息死亡的鉴定,常根据现场勘验,尸体外部和内部征象,局部特征性改变等.但对机械性窒息死亡血中K+、Na+、Cl-变化,书中尚无记载[1,2].为探讨机械性窒息死亡血中K+、Na+、Cl-的变化及其法医病理学意义,笔者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洪涛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如何提高专科及职业学校解剖学教学质量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大招生,提高了高校教育资源利用率,满足了广大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但也导致了高等专科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习能力相对有所下降,给教学带来较多困难.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量上扩张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生存的基础.众所周知,解剖学内容繁多,记忆难度大,学生普遍感到难学,但它却是学习其它机能课程及临床课程的基础.可以说解剖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3年来,针对大专生和中专生,我们在解剖学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现总结如下.

    作者:尹康;于剑锋;孙秀玲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并动态观察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外用血T-淋巴细胞亚群(T-LS)变化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在其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法(McAB)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6例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治疗前、治疗中(用药2~3月)、治疗后(总疗程结束停药3月内)T-LS的变化及SIL-2R的水平.同时设对照组26例.结果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CD8、SIL-2R明显增高,CD3、CD4、CD4/CD8比值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进展期较好转期和稳定期变化明显(P<0.001).结论外周血T-LS的变化及血清SIL-2R水平的表达与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周红梅;文惠方;赵斌斌;潘道刚;同重湘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高教园区开设中医保健选修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在高教园区开设中医保健选修课是传播中医传统保健按摩与针灸思想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大学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的一种良好手段.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突出实践性,采用问题式教学与互动式教学相结合,教学手段多样化;阐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作者:周立峰;李海舟;傅青兰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加强在校生人际沟通培训提高毕业生就业发展能力

    沟通技能教育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为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学校应对在校生进行科学、系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训,为学生自主择业乃至今后的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黄素文;封苏琴;孙丽芳;耿玲;龚丽君;张玉华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德育科目无纸化考试分析

    从考试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2方面对无纸化考试进行总结分析,期望对德育科目无纸化考试的研究和推广有所帮助.

    作者:袁汉勋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及癌旁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达的研究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及癌旁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达,阳性率达83%.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HCC发生密切相关.HBsAg在HCC中表达较癌旁组织中少而弱,可能系肝细胞癌变后不利于HBsAg表达及S基因发生重排或缺失之故.碎点状HBsAg小包涵体,可能为HCC中HBsAg的特殊表现形式.小细胞肝细胞结构不良(LCD)中HBsAg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其它类型病变,支持小细胞LCD更接近癌前病变的观点.HBsAg染色可作为鉴别HBV感染的肝病中癌前病变与早期癌及高分化癌的一种辅助手段.

    作者:张宪云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构建高校德育内容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将发生许多深刻的变化.处于大学教育首要地位的高校德育,如何总结过去、面向新时代、求得新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发展、民族素质提高的重要课题.

    作者:蒋军强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护生临床技能考试怯场心理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护生临床技能考试怯场心理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生临床技能考试的应对能力.方法采用座谈及问卷调查法.结果235名护生中有211名出现怯场心理,占89.79%,主要原因有:(1)担心成绩不理想影响就业,占61.61%;(2)担心考试不及格影响毕业,占45.97%;(3)担心操作错误被教师责备,占39.81%;(4)缺乏自信,害怕自己出错,占37.91%;(5)受平时操作影响,占26.07%.结论临床带教教师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护生建立融洽关系,加强护生心理素质训练,加强考前教育,可减轻护生临床考试怯场心理.

    作者:戴小云;周爱珍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131例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孕症子宫内膜的病理分析

    目的就69例原发性不孕症和62例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活检了解卵巢功能,分析不孕症的病因,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1年10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不孕症患者69例,继发性不孕症患者62例,共计131例.均于月经来潮后0~12小时内行诊断性刮宫术.所刮取的组织送病理科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检.结果131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有7类,其中以子宫内膜分泌不足占比例大.结论131例不孕症子宫内膜病变中,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症,以子宫内膜分泌不足多见,加之子宫内膜增殖症多为卵巢功能障碍或垂体功能异常所致,多表现为黄体功能不全、无排卵等.

    作者:唐荣欣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藏医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探讨

    根据藏医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为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教学的要求,满足培养对象的要求,藏医院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院校应为教师继续教育搭建平台,适时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俊福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联合使用硝普钠、多巴胺静脉微量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108例分析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而顽固性心力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宋占杰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中专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就中专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和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王莲招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玻璃体切割术在眼内异物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摘除眼内异物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应用玻璃体切割术取出眼内异物12例(12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眼内异物均取出,成功率100%.视力出院时改善8眼(67%),佳视力达0.8;视力无变化2眼(17%);视力下降2眼(17%).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摘除眼内异物手术成功率极高,能够大程度挽救患者的视力和眼球.

    作者:苏莉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