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培利
目的 介绍眼用微球制剂特点及应用.方法 概述了眼用微球给药系统的特点,介绍眼用微球载体材料、制备方法、类型,讨论其优点所在.结果 该制剂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结论 眼用微球制剂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胡红;王蕾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万太丹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紫草、槐花、金银花、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TLC图谱中可检出4种药材的特征斑点.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依据.
作者:韩映晨;郑美善;崔光日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药品监管工作,强调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本地区药品安全工作负总责,其含义包括: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把药品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保障本地区药品安全的责任;第二,要定期评估和分析本地区药品安全状况,针对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采取相应措施;第三,要大力支持药品安全监管,不得要求药品监管部门承担经济发展指标和行业发展任务,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增强大局意识,不得以任何形式阻碍和干扰药品监管部门正常监管执法,为药品监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第四,要完善重大药品安全事件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药品安全事件,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应对、有效处置,并正确引导舆论;第五,要切实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到人.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根据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论述新药临床试验过程中相关的伦理学问题,指出新药的临床试验对象是人,所以必须重视和处理好其伦理问题,尊重临床试验受试者的人格,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作者:张进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药店分会经过对全国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典型调查统计,完成了2006年中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基本情况调查报告,资料来源是分会会员单位及部分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数据真实可靠.
作者: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药店分会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改善药品应用的外部环境,促进合理用药,使患者真正得到实惠.方法 从当前药品应用现状及其外部环境分析,找出影响合理用药工作开展的外部因素,提出改善药品应用外部环境的设想.结果与结论 必须有良好的药品应用外部环境,合理用药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作者:巢勤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调查门诊医保中成药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门诊中药房2006年1月至6月份医保中成药处方共2 75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成药在临床各科室都有广泛应用,使用者主要为女性、中老年人,现代剂型受欢迎.但不合格处方较多.结论 中成药处方存在一些问题,须加强合理用药意识.
作者:周忻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分析目前我国药品零售企业主要采用的3种服务模式,即便利性服务、生活化服务和服务理念层次上的服务,指出我国药店应结合本药店的规模、业态以及品牌定位,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设计服务方式,以提高药店的服务水平,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
作者:吴金艳;杨亚明;陈玉文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的滴丸剂,由于具有生物利用度大、胃肠刺激作用小等独特优势而成为近年来引人关注的药用剂型之一.随着固体分散技术的发展,对缓释制剂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在此对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与设备等方面的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作者:管海燕;黄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对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关于多来源品种药材分列提出异议,并建议在药材的功能和主治没有重大差异的情况下,好在同一药材项下分列.
作者:曹兆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简要介绍美国医药物流的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状况,并与我国的医药物流发展情况进行对比,指出可学习和借鉴美国的经验,加快发展我国的医药物流体系.
作者:杨舒杰;陈晶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分析中小型制药企业加强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论述中小型制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需要实现营销战略管理差异化、营销运行管理系统化、营销品类管理集中化、营销终端管理精细化、营销队伍管理职业化等策略.
作者:罗臻;杨建瑜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物流费用管理原理,分析我国医药物流配送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构建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议.
作者:徐君;邵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为加强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提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等规范麻醉药品管理的建议.
作者:云涛;崔立新;刘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葛瓜降糖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Zorbax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8:10:82),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6℃,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 葛根素进样量在0.201~4.02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5 474.879X-101.117 5(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65%,RSD为0.99%(n=5).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孙法丽;马毅;王春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荷叶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方法 用酸提碱沉法制备荷叶提取液,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浓缩,得荷叶提取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监控提取物中荷叶总生物碱收率.结果 所得荷叶提取物中荷叶总生物碱量约为49.1%(g/g).结论 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富集并纯化荷叶提取物,所用方法简便,生产费用低,收率较高.
作者:郄冰冰;王璐;郭瑞锋;何建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对黄芩不同软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佳软化方法.方法 将减压蒸、高压蒸佳工艺软化后的样品与药典方法进行比较,以多指标综合评分考察并优选佳软化工艺.结果 综合评分以减压蒸高,为99.02分.结论 减压蒸为佳软化方法,其对药材的内在质量无影响,方法可行.
作者:廖建萍;任卫琼;阎敏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论述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医疗活动的意义,提出应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指导临床用药方案、加强临床用药管理、指导临床护士使用药物、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合理用药知识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王羽凝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复方黄芪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大黄、丹参、黄芪、甘草进行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上鉴别出制剂和各种药材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无干扰.结论 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法专属性较强,方法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申欣;查娅妮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提高复方川贝止咳糖浆的质量标准,更好地控制产品的质量.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化橘红和薄荷脑的定性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建立了两味药材的TLC鉴别方法,且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可靠,便于普通检验室操作.结论 TLC法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川贝止咳糖浆的质量控制.
作者:辛振杰;李依信;李永斌 刊期: 200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