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富马酸氯马斯汀片的溶出度

王金龙;姜建国

关键词:富马酸氯马斯汀片, 溶出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富马酸氯马斯汀片的溶出度.方法 以0.1 mol/L盐酸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 r/min,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mL磷酸二氢钾-三乙胺(70:29:1,用磷酸调节pH值为5.0),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 富马酸氯马斯汀片的质量浓度在1.315~0.157 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29%,RSD为0.51%(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富马酸氯马斯汀片的溶出度.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氯沙坦和卡托普利单用与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对氯沙坦和卡托普利单用与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 选择患者204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取单用氯沙坦、卡托普利和两药联用的治疗方案,并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氯沙坦与卡托普利联用方案的成本-效果佳.结论 氯沙坦与卡托普利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是经济、合理的.

    作者:侯明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班布特罗糖浆联合孟鲁司特片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30例

    目的 观察班布特罗糖浆联合孟鲁司特片对小儿过敏性咳嗽的效果.方法 将确诊为小儿过敏性咳嗽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酮替芬片,3岁以下0.5 mg,3~10岁1 mg,每晚1次.治疗组予班布特罗糖浆,2~6岁5 mL,6岁以上10 mL,每晚1次;联用孟鲁司特片,2.5~4岁2.5 mg,4岁以上5 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班布特罗糖浆联合孟鲁司特片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安全有效.

    作者:孙娜芬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浆中替米沙坦浓度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HPLC-FLD)测定人血浆中替米沙坦质量浓度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HC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磷酸调节pH值为3.7)-甲醇(29:71),流速1.0 mL/min,荧光激发波长为300 nm,发射波长为366 nm.结果 替米沙坦和萘普生(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7min和4.4min;替米沙坦质量浓度范围是2.42~484 ng/mL(r=0.9997),低定量质量浓度为2.42 ng/mL.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替米沙坦的血药浓度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陈晓玲;龙恩武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宫血宁胶囊治疗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宫血宁胶囊治疗放置元宫药铜220型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双盲对比研究,观察中药宫血宁胶囊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增多的预防、治疗效果.结果 放置宫内节育器后,两组月经量均较放置前增多,但宫血宁组明显少于安慰剂组(P<0.05);放置后第1,3,5周期两组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第6周期宫血宁组高于安慰剂组(P<0.05);放置后第1,3,5,6周期宫血宁组经量过多的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 在放置元宫药铜220型后服用宫血宁胶囊,可有效减少月经量,降低经量过多的发生率.

    作者:杨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双黄连颗粒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双黄连颗粒体外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培养,观察细胞病变(CPE),观察双黄连颗粒在人喉癌上皮细胞株(Hep-2)中抑制RSV的作用.结果 双黄连颗粒能抑制RSV复制,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结论 双黄连颗粒具有抑制RSV在Hep-2细胞内复制的作用.

    作者:杨洁;刘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不同产地墨旱莲中木樨草素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墨旱莲中木樨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50:5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52 nm.结果 不同产地墨旱莲药材、饮片的木樨草素含量范围为0.039%~0.339%.结论 测定方法简便、可靠.

    作者:刘翔;曹云飞;窦金凤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我院消化系统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消化系统用药的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2-2006年消化系统用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消化系统用药销售金额和品种数逐年增多,抗酸及抗溃疡药、肝病用药占绝大部分,奥美拉唑在5年的销售金额和口服类消化系统用药DDDs排序中均居首位.结论 医院消化系统用药总DDDs排序前10位的药品中大部分为具代表性的品种,品种的选择符合有效、安全原则,用药较为合理.

    作者:黄振光;钟小斌;韦坤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脑钠肽和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对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估的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肌钙蛋白Ⅰ(cTn Ⅰ)水平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20例APE患者通过胸部增强螺旋CT、肺核素扫描、磁共振确诊.结果 BNP>100 pg/mL的患者共8例,BNP<100 pg/mL的患者共12例,BNP升高组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均高于BNP正常组(P<0.05),且BNP水平与右心室舒张末内径显著相关(r=0.739).cTn Ⅰ>0.05 ng/mL的患者共9例,cTnⅠ<0.05 ng/mL的患者共11例,cTnⅠ水平与APE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显著相关(OR=27.65,95%CI=4.67%~148.65%).结论 BNP和cTn Ⅰ可作为判断APE的预后指标,有助于明确危险分层,指导治疗.

    作者:李炳华;王惠阁;张金卓;宋建民;陈春玲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布洛芬片的含量

    目的 测定布洛芬片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273 nm.结果 布洛芬质量浓度在0.101~0.701 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97%,RSD为0.34%.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以用于布洛芬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谭博;赵悦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麻疹并发肝损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麻疹并发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周,对照组(29例)予门冬氨酸钾镁等一般护肝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肝脾肿大和肝功能情况的差异.结果 还原型谷胱甘肽能使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麻疹并发肝损害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世蓬;徐建中;赵云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库仑滴定法测定苯酚滴耳液中苯酚含量

    目的 探讨测定苯酚滴耳液中苯酚含量的简便方法.方法 采用库仑滴定法,以双铂电极电流法确定库仑滴定的终点.结果 苯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4%,RSD为2.80%(n=5).结论 库仑滴定法简便易行,易于推广,可用于苯酚滴耳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红;葛一中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柴芍六君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柴芍六君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建立柴胡、陈皮、甘草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测定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定性方法能检出柴胡、陈皮、甘草,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104~1.04 μg,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3%,RSD=0.96%.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柴芍六君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伟兰;孙艳;孙惠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儿童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儿童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是儿童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难点之一,也是改善疾病预后的关键,因此备受临床工作者关注,但目前对其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作者通过检索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就其西医治疗进展进行了介绍.

    作者:蒋海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危险因素的初步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DN)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几种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34例ESDN血液透析患者和同期透析的46例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Non-ESDN)血液透析患者,回顾分析死亡率、死亡原因、并发症、营养状态及血生化改变.结果 ESDN组1年死亡率、3年死亡率分别为17.6%和38.2%,3年死亡率明显高于Non-ESDN组(P<0.01),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病变(47.4%)和感染性疾病(26.3%),主要并发症是心血管病变(94.1%);两组营养状态评估(SGA)均差,但ESDN组的血浆白蛋白明显低于Non-ESDN组.结论 ESDN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比Non-ESDN高,积极治疗并发症、改善营养状态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谭扬;沈清;曾琍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青霉素的应用与细菌耐药性演变的思考

    青霉素自1941年用于临床以来,在控制感染性疾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但随之出现的严重细菌耐药性,给医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辩证地认识细菌耐药问题,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已成为人类保护自己生存的一个长期乃至永恒的话题.

    作者:边藏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樟脑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樟脑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9 nm波长处测定樟脑的含量.结果 樟脑质量浓度在1.50~3.50 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0.217 C-0.030 3(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1.4%(n=9).方法 精密度的RSD=1.7%(n=5).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樟脑含量测定.

    作者:肖顺林;雷利群;王述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50岁,因头部外伤于2007年5月18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6/80 mm Hg;头部有一6 cm×3 cm大小血肿,疲倦面容,面色轻度苍白,神志清.自诉头痛,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初步诊断为头部外伤致脑震荡、头皮挫裂伤.除进行头部CT等检查、外科清创消毒外,先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批号为060629)1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拟口服脑复康片、血塞通片.

    作者:李运景;陈画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7例晚期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河北省唐山地区晚期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 分析唐山市传染病院2001-2006年收治的7例晚期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肺部感染为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且以多重感染多见,常为肺部细菌感染并发寄生虫或真菌感染.结论 晚期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以呼吸道为主;患者存在严重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易造成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有偿供血感染艾滋病病毒者可由性接触感染其配偶,应提高避孕套的安全使用率.

    作者:魏子安;何淑英;李纯平;吉国强;赵莲蕊;张海涛;刘宇光;郭宝庆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罗红霉素中空栓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治疗儿科疾病的罗红霉素中空栓剂并对其质量控制进行研究.方法 以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罗红霉素为主药制备制剂,用分光光度法对成品质量进行控制,通过长期留样试验考察药品的稳定性.结果 制剂在6个月内性质稳定,符合临床治疗需要.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成品质量可控,性质稳定,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马素英;尚校军;徐红珍;海莹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补肾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补肾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主要药材黄柏、山茱萸、生甘草分别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 定性鉴别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0.95%.结论 质量控制方法简单、易行、精密度高、重现性好,能够有效地控制补肾丸的质量.

    作者:陆晓和;闫冰;魏群利;夏曙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