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筱玲;曹晓天
目的:对抗肿瘤药物长春瑞滨的临床疗效进行经济学评价,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44例肿瘤患者使用国产和进口长春瑞滨的情况,采用小成本法对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两种长春瑞滨在疗效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经济成本上差异显著.结论:国产长春瑞滨在有针对性的化疗新方案中,是安全、有效、经济的抗肿瘤药物.
作者:温明铃;杨珺;丁桥兰;高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综述阿昔洛韦不良反应的新进展,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阅近年有关阿昔洛韦不良反应的报道,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临床新发现并报道的阿昔洛韦的不良反应有固定性药疹、药物性红斑、皮炎、过敏性休克、药物性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尿路刺激、双下肢麻痹、喉麻痹、呛咳、腹绞痛等,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王静;赵睿;袁浩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罗红霉素片中罗红霉素的含量,以便用于生产及质量控制.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67 mol/L磷酸二氢氨溶液(三乙胺调节pH值至6.5)-乙腈(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罗红霉素浓度在0.5~4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2 945 771.202 7 C+110 846.079 7,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为0.54%(n=6).结论:HPLC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用于罗红霉素片中罗红霉素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王成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正确区别党参与明党参,防止混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两原植物形态、性状分别辨析描述,并作显微、理化鉴别.结果:两种药材在原植物、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等方面均有区别.结论:党参和明党参区别明显,不可混用.
作者:仲开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02-2003年的死亡病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以指导今后的工作,控制药物滥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91例死亡病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91例死亡病例抗茵药物应用以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为主,存在药物联用不合理现象.结论:该院近两年来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虽已有很大提高,但对有关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使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高远征;贾菲;高振梅;温明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术后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与剂量、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70例肾移植患者进行251次CsA全血药物浓度测定.结果:肾移植术后不同时间段CsA血药谷浓度0~3个月时为(336.99±224.89)ng/mL,3~6个月为(252.07±113.71)ng/mL, 6~12个月为(195.83±105.11)ng/mL,1~2年为(179.64±85.48)ng/mL,2年以上则为(144.95±55.68)ng/mL.结论:CsA药物浓度的跟踪检测对观察肾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尹玉琴;刘勇;徐贵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以测定痔疮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采用Alltima C18柱,以0.033 mol/L的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痔疮片中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是84.24~421.2 n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2%,RSD为0.76%(n=6).结论:HPLC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黄献;陈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制石淋通薄膜包衣片,提高其稳定性.方法:以加速试验比较石淋通薄膜包衣片与糖衣片的稳定性.结果:与传统的糖衣片比较,石淋通薄膜包衣片可以明显缩短崩解时限,加速试验结果显示其稳定性良好.结论:石淋通薄膜包衣片吸收快、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宝华;颜令义;王铁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致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合理用药.方法: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10年国内公开报道的16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6例迟发型变态反应涉及β-内酰胺类药物19种,青霉素类126例(75.90%),其中以青霉素多(83例,65.87%),其次为氨苄青霉素(24例,19.05%);头孢菌素类40例(占24.10%).临床表现主要为过敏性休克及死亡(87例,52.41%),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70例,42.17%),发生时间主要为用药后2~4 d(73例,43.98%).结论:应重视开展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监察,以减少其发生.
作者:阚淑月;于桂兰;杨建春;郑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介绍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情况.方法:广泛查阅有关资料,综述新型给药系统在天然药物和中药制荆中的应用.结果:目前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口服缓控释、靶向、透皮给药系统3个方面.结论:应加强对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静;袁浩宇;李明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析儿童药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作者:邢花;富丽娟;董丽;曹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针对迫在眉睫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从中药知识产权的专利保护、商标保护、行政保护、商业秘密保护、新药保护五个方面,详析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作者:王高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中氟康唑及有关物质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VP-ODS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pH=7.0的磷酸缓冲溶液-甲醇(55:45),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61 nm.结果:氟康唑浓度在20.6~72.1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精密度试验的RSD为0.59%(n=6),低检测限为4×10-2μg,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为0.3%.结论:该法准确,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方法.
作者:蒋国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根据对中国医药行业传统流程的分析和对现代流程的研究,全面介绍药品现代流程的内容和特征,指出中国医药行业从传统流程向现代流程转变是战略方向.
作者:廖春江;许岩;李朝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A组(32例)单独口服米非司酮25 mg,2次/d,连服3 d;B组(33例)口服米非司酮25 mg,2次/d,连服2 d,第3天肌肉注射甲氨蝶呤40 mg/m2.结果:A,B组治愈率分别为59%、88%,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绒毛膜促性腺素(β-HCG)转阴时间A组为(21±7)d,B组为(12±4)d,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较A组能明显缩短血β-HCG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因腹腔内出血而行手术病例A组有2例,B组有1例.结论: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作者:李莉;王娇琴;范丽英;陈旭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注射液600 mg+5%葡萄糖注射液(GS)25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4个月;对照组(34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症状、消除肝脾肿大、改善肝功能、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变化方面,疗效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该法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健;宋扬;柴艳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前列腺素E1(PGE 1)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疾病方面.PGE1对心绞痛、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心肌梗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脑梗塞、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疗效均较好,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程祝海;丁森林;罗卫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发根农杆菌可转化药用植物而获得毛状根,毛状根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表现出快速、大量合成代谢产物的能力.近年来许多珍贵药材面临着资源受限的状况,甚至濒临灭绝的危险,因此Ri质粒及其发根培养系统因其在有价值的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方面的优越性而被广泛重视,并成为药用资源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介绍了发根农杆菌转化药用植物的机制、感染植物的方法、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毛状根的培养以及获得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闫玉清;汪洋;朱绿松;孙娣;曲敏;徐香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为我国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国中医药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结果与结论:我国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我们看清形势,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何文威;李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测定砂仁、巴戟天、穿心莲、广佛手、广藿香5味南药的农药残留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进样口温度为260℃,检测器温度为280℃,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以10℃/min加温至250℃;载气为高纯N2,流速为1.5 mL/min;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μL.结果:共测定了5种南药中农药α-六六六(α-BHC)、β-六六六(β-BHC)、γ-六六六(γ-BHC)、δ-六六六(δ-BHC)、OP'-滴滴滴(OP'-DDD)、PP'-滴滴滴(PP'-DDD)、OP'-滴滴涕(OP'-DDT)、PP'-滴滴涕(PP'-DDT)和五氯硝基苯(PCNB)的残留量.结论:该研究对保证用药安全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万征;杨柳清;林焕泽;陈华萍;曾荣仕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