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
血管内介入治疗在国内兴起于 20世纪 80年代初,在这一领域我国较国外起步晚,但发展非常迅速.而经导管动脉内药物灌注化疗( IACH) [1]加生物治疗则是近年来部分介入工作者对 IACH的深化和进一步探讨.我院于 1997年 8月引进并开展此项工作,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炜明;王育东;张端丰;李建中;陈焕新;伏子姓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多种问题行为,它对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对课堂内学生的合作学习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有效减少或控制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对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行为从其特点、产生原因及表现、调控策略等多层面进行深入分析、探究.
作者:李玉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运用班杜拉的效能理论,结合体育教学中的体适能问题,从大学生体适能自我效能感低的特征、原因,提出教育大学生体适能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对策.
作者:张相林;闵京平;谢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晚期癌痛令人难以忍受,而痛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依据患者疼痛程度、临床状态和精神社会状况的综合评估,患者及其家属对癌痛认知水平的综合评估,镇痛方法与药物临床效果的综合评估,实施个体化镇痛治疗与护理 ,达到有效控制疼痛的目的,从而改善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朱明瑶;戴桂祥;潘霞云;陈安基;张生阶;张文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根据图书馆的发展变化,从导读在图书馆工作中越来越必要,导读方法越来越讲究,导读要求越来越严格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周万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 校本人文课程开发的背景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疾病谱的改变、卫生保健制度的转改,护理的工作对象已由个体扩大为个体、家庭和社区.即便是个体,也不再仅仅是生物的个体,而是具有生物、心理、社会特性的整体的人.既有患病的人,也包括健康人.护理工作对象的扩大,使护士工作的场所也发生了变化,从医院扩大到家庭、社区、学校、工厂等一切有人生活的场所.护理的职责也由仅仅照顾生病的个体,扩展到为人提供贯穿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的疾病护理、健康指导与咨询.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医学方面的知识,更要有足够的人文科学素养.因此,随着人才培养规格的改变,护理专业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也发生了改变,必须由能力本位转变为素质本位.
作者:孙琳;林杰;彭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的择业心态,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 2002级和 2003级高职护生各 50名,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就业观念较陈旧,局限于医疗卫生机构( 79.8%)和稳定的收入 (55.3% ),且对月薪的希望值过高 (1 000~ 1 200元 ).47.9%的护生目前的择业心态是自信的并希望得到学校的就业指导.结论加强就业意识教育,转变护生就业观念;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护生就业竞争力.
作者:龚海蓉;吴明;龚海凡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护理是医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在疾病防治中的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要求护士不但要有较高的护理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更要求护士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做好对患者以及存在潜在健康问题者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所以,发展护理心理学,提高护士的语言艺术势在必行.本文针对仪表性语言、礼仪性语言、词语性语言在护理中的作用论述如下.
作者:陈玉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 问题提出 班级管理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对班级的各种要素进行统一的计划与管理的过程.选择什么样的班级管理模式,关键在于具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达到什么样的管理目的.用现代教育的标准来衡定,以班级为单位的一切教育活动和管理方式,都是围绕促进学生成人、成性、成德,可持续发展而展开的.班级管理除了传统的内涵外,还包括师-生、生-生、个人-团体、学校-社会的循环互动.行政式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存在着众多的弊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对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顺应这一改变,进行新的尝试,寻求更能适应培养多元化人才的管理模式.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与启示,人本化班级管理方式应该走上我们的教育舞台.
作者:张文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改革,首先要转换教育理念,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科学进行课程设置,将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内容与护理专业的医学基础课程(护士礼仪与形体)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健康理论知识和护士礼仪形体的学习,全面发展学生整体素质,塑造学生形体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体育与健康成为为 21世纪医护行业服务、为医学护理人才形象服务的基础.
作者:李毅;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论述护理美学的概念和意义、护理美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加强护理美学教育的措施.
作者:魏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 1995~ 2000年河南省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生长发育规律及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以 1995~ 2000年的 2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的中小学生资料为样本,河南省 1995~ 2000年数据均来自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 [1, 2].选择形态、机能、素质、健康四方面的 22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河南省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继续得到改善即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几种常见病的患病率下降.但在学生体质与健康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即 1995年后体能素质有继续下降趋势,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呈现下降趋势,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城市青少年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学生近视患病率仍居高不下,乡村学生口腔保健水平仍较低等.结论 5年间河南省学生体质与健康总体趋势有进步.形态、少部分素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常见病患病率下降.而大部分身体素质、肺功能有下降趋势,肥胖学生增多,近视患病率仍居高不下,乡村学生口腔保健水平仍较低等问题应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杨现新;芦霞;王云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未来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思维方式.在信息时代来临的大趋势下 ,思维敏锐活跃、接受和适应新事物能力强的大学生 ,已成为新时代的主体网民.庞大的大学生网民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 ,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为此 ,应充分重视网络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新领域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积极开拓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因此,清醒地分析信息网络的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思考如何在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适应时代发展对学校工作的需要,是摆在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作者:陈秉朴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反义寡核苷酸治疗 VEGF转基因鼠和硫尿嘧啶诱导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鼠模型,观察反义寡核苷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并对两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以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作者:吴波;容振勤;张伟林;李永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随着国家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实际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满意度,也就直接影响到护理事业的发展.患者的满意度往往与护患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就成为临床护士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笔者结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近 4个月的临床护理实践认为:从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的管理高度认识护患关系的重要性,依据 ISO的要求做好护患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作者:杨光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职业技能训练早期介入,是指从新生入学即开始每周 1次、细水长流、循序渐进、贯穿全程的职业技能训练.2年首轮探索证明:( 1)技能训练早期介入能够早期唤醒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由死记硬背转变为角色学习,有效防止了角色迟到与信息流失;( 2)技能训练早期介入以细水长流取代了集中训练的米生火急,有效延长了职业技能的磨合时间,提高了职业技能训练的成活率;( 3)业内人士认为这项工作突破了阶段教育框架的束缚,解决了角色迟到与米生火急两项难题,且没有干扰正常的教育秩序,理念先进、方法配套、效果可信,不失为职业技术素质教育的创新之举.
作者:衡水卫生学校课题组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是促进人才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内在要求.进入新世纪,我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顾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历程,总结经验,对进一步探讨今后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是很有意义的.
作者:常平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发展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针对中职生的现状 ,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角度 ,就如何加强人格教育的意义、原则等 ,谈几点认识.
作者:蒋警华;王维智;孙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从教学理念的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探讨医学基础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设计性实验方法进行探索,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作者:仲其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病例 :王某 ,女 ,25岁 ,于 2005年 3月就诊.因半年前受凉后 ,面部及两手背侧逐渐出现米粒大小、褐色、表面光滑的扁平丘疹数十个 ,两颊、额部较多 ,无自觉症状.诊断为扁平疣.采用肌注聚肌胞、维生素 B12及内服中药汤剂等方法治疗 ,但却屡治屡发,效果不显著.此次因感冒半月未愈求治.现恶风发热 ,有汗 ,头项强痛 ,鼻鸣,干呕 ,口微渴,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浮.遂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 : 葛根 15克 ,桂枝 10克 ,芍药 10克 ,生姜 10克,板蓝根 15克 ,苡米 20克,炙甘草 6克 ,大枣 6 枚.服 3剂后感冒痊愈 ,且面部扁平疣有所减少 ,守上继进 16剂.1个月后面部及手背部扁平疣全部消失 ,随访 3月未再复发.
作者:雷鸣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