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明;陈永志
目的评价利胆通合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胆囊炎患者2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加用利胆通合剂30mL口服,2次/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利胆通合剂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登旭;石磊;王玉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解决儿童哮喘药硫酸沙丁胺醇延迟定时释药难题.方法精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等缓释材料,制成缓释片芯,再包上肠溶衣.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测定主药硫酸沙丁胺醇含量,对其体外释放度进行测定,并进行加速试验和室温留样观察考核其稳定性.结果硫酸沙丁胺醇浓度线性范围为2.5~40.0 μg/mL,r=0.998 9.研制品在pH=1.2的人工胃液中2 h不崩解,在pH=6.8的人工肠液中20 min左右崩解释药;研制品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5 h释药50%左右,7 h释药达95%以上;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研制品的使用期达2年以上.结论应用现代肠溶缓释制剂技术有望解决儿童哮喘药延迟定时释药的难题.
作者:邹美南;曾斌;吕萍;郭彬;王菊萍;魏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对国内2003年1月至2005年2月应用参麦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参麦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有关,其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过程前30 min,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及药师应重视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王书杰;王丽萍;李慧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乙酰螺旋霉素胶囊的一阶导数光谱分析法.方法在246.0 nm波长处测定乙酰螺旋霉素胶囊中乙酰螺旋霉素的含量.结果该法可消除辅料的影响,并与国家标准规定的微生物效价测定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结果满意.
作者:罗功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考察苷力康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4℃条件下5 h内考察两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甘草酸单铵盐的含量变化.结果在试验温度条件下,配伍液在5 h内稳定.结论两药可配伍使用.
作者:邹素萍;旺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测定氨咖黄敏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采用Zorbax SB C18柱(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7 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线性范围是1.60~14.40μg,r=0.999 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0.79%(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隋译;宋宝鹏;苏玉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鸡冠花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其植株中含有多种营养素和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鸡冠花有止血、抗衰老、增强机体耐受力、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预防骨质疏松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作为中药材,鸡冠花仍局限于治疗止血、止带等妇科失血症,而且临床用量逐年减少.鸡冠花药用价值的开发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
作者:张炯炯;徐领城;施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根据我国目前实施的医疗器械质量监管分类管理原则,通过介绍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管模式,分析监管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出完善医疗器械监管模式的建议.
作者:蔡江波;梁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介绍制药企业制定工艺设备的清洁规程、清洁验证方案,阐述清洁方法的监控与再验证的原则和基本要求,为制药企业工艺设备的清洁验证提供参考.
作者:程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考察司帕沙星滴眼液的稳定性,确定其有效期.方法通过光照、高温、低温等影响因素试验,特定条件(40,50,60℃)下恒温15周加速试验及室温留样观察,测定其色泽、pH、含量、有关物质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采用恒温(恒湿)条件下15周内制剂的稳定性与室温留样观察结果一致.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质量稳定,有效期可达2年以上.
作者:涂雪琼;李红;张彧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一个产品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得一席之地,努力寻找产品卖点,塑造产品特色,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
作者:卢锡奂;黄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为提高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一般需对中药材进行炮制.炮制对中药材的性味、作用趋向、归经、有效成分等都会产生影响,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炮制方法的选择.
作者:黄自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介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一些抗菌药物配伍的临床研究结果.方法检索近几年国内期刊有关文献.结果常用中药注射剂与某些抗菌药物配伍有药液浑浊、生成沉淀、颜色改变、含量降低、不良反应增加等情况.结论常用中药注射剂不宜盲目与某些抗菌药物配伍应用.
作者:李文杰;李慧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分析我国医药产业,指出我国医药产业布局分散、企业生产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已成为医药产业发展的障碍,因此企业集群化发展是优化我国医药产业布局的方向,并为政府促进产业布局的集群化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袁方;邱家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介绍龙脑冰片、合成龙脑、艾片和国产梅片的来源、主要成分、鉴别主要特征,以及龙脑冰片与艾片的抑菌对比情况.
作者:周志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艾叶提取物α-萜品烯醇的平喘、止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豚鼠组胺引喘法、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和小鼠气道酚红排泌法等方法.结果与结论α-萜品烯醇具有平喘、止咳、祛痰作用,并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邵宏伟;朱婉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优选浓碘酊的佳处方.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碘和碘化钾含量变化为考察指标,考察碘与碘化钾比例、乙醇浓度两个因素对浓碘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优处方为碘与碘化钾比例1:0.6,乙醇浓度76%.结论按优化处方制备的制剂稳定性较好.
作者:吴兹景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综述了近十年来生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状况,介绍了生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特点,供更好地开发利用生姜作参考.
作者:王颖;李东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作者:卢锡奂;魏婷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重感灵片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以Krama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葛根素进样量在0.158~1.58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6%,RSD=0.72%.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重感灵片中药成分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刚;陈熙佳;张仁学;彭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